成功 Success > 職涯發展
feature picture
Magnet.me on Unsplash

35 歲的 PM 適合創業、轉職嗎?寫給資深工作者的 3 個職涯建議

2021-04-09 PM Tone 夏松明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從事 PM(產品經理)培訓教學以來,一直都會有學員或是臉友們來詢問有關 PM 職涯發展的相關問題,這些問題可以歸納成兩大類,第一類是屬於剛入行的新手 PM 實際工作上遇到的狀況或困難(如:PM 權責、求職、面試、薪資等);第二類則是資深 PM 碰到職場上的低潮期或是撞牆期(如:因疫情關係造成的失業或是工作調整等),一時之間不知如何做出決擇……

延伸閱讀:菜鳥PM的震撼教育!夠專業的PM,不會只是「傳聲筒」

本文的重點將針對已經擔任 PM 職務十年左右的朋友們(假設是 25 歲開始擔任 PM,十年後恰好是 35 歲)所撰寫的,綜合 35 歲 PM 們的問題及想知道的「答案」,不外乎有:35 歲的 PM,只能是資深 PM 嗎?還是有機會更上一層樓?如果想創業,是否可行?想轉換跑道,還來的及嗎?

筆者將以過來人的經驗,提出在這個階段的三個難題與方向建議,本文內容雖然是針對 PM 職務而寫,但同樣也適合其他領域的你閱讀喔。

資深 PM 想創業、轉職,適合嗎?決定職涯去路的 3 道難題

難題 1:只能是資深 PM 嗎?還是有機會更上一層樓?

如果是集團企業,筆者認為,35 歲左右的 PM 理應是公司最成熟也是最炙手可熱的響噹噹人物!

試想:假設你從 25 歲開始接觸 PM 職務(35 歲等於已經累積了十年的工作經驗),一開始可能是 PM 助理(PM Coordinator)或是扮演跑腿、文書的工作,時間久了,接觸產品機會變多了,只要你不是只有聽命於事或是虛應了事,相信終將會得到上司及主管的信任,開始操刀或運營某一個產品,這也就表示你已經可以「獨當一面」,至少是個有實權的管理職(「理」字輩或「長」字輩),可能還帶領一個小團隊。

上述筆者所描述的情況,相信是很多 PM 引領期盼的職涯歷程,但依照筆者的觀察,在台灣的中大型集團企業,除了二代接班人之外,想在 35 歲左右,就可以操作產品大小事的人,機率是少之又少。

那麼,只能繼續待在公司等升遷嗎?遇到這個難題,筆者有以下三點建議:

  1. 如果你的同儕、或是比你還年輕的同事都已經「卡」到比你高的職位,那麼你真的該好好思考下一步。
  2. 如果你在公司的表現還不錯,這十年間也有得到晉升或加薪的肯定,接下來的 3~5 年應該是一個機會點(當上層有位置出缺的時候),能否更上一層樓,就看這期間你是否能沉住氣、繼續有戰功。
  3. 如果你的企圖心強,夠積極主動,你可以嘗試申請調任或外派到其他單位或國家,只要你的工作態度得到公司的信任,經過這樣的歷練,肯定是很有機會往上爬。

看到這裡,大家可能會問:

「我現在是在新創公司,遇到的情況會一樣嗎?」

其實,答案還蠻簡單的,如果一間新創公司能夠撐過十年,表示這家公司已經突破初創的關卡,產品服務已經上市且運營得宜,公司也有一定的營收及獲利,那麼現在的你,肯定是公司高層主管(如:產品長)之一。

shutterstock_1159667905_genX_中年_woman_think_sidewa
Shutterstock

難題 2:如果想創業,是否可行?

麻省理工學院(MIT)的一份實證研究發現,45 歲,才是創業成功機率最高的年齡。這些學者教授以全美國 7 年間,一共 270 萬名創業者為對象,發現他們所創的企業,5 年間成長幅度位在金字塔頂端 0.1% 的公司,創辦人的創業平均年齡是 45 歲。而且,若 50 歲才創業者,成功機率要比起 30 歲多出近一倍。

如果依據這樣的調查資料來看,35 歲左右其實對創業成功者而言相對年輕,不過,如果真想創業,筆者建議請至少先評估以下三個面向:

  1. 在目前的工作上,是否已經有累積「從 0 到 1」的經驗?意即參與整個新產品開發的流程,並將產品成功上市。
  2. 在過去的工作上,除了 PM 的職務之外,是否有歷練過其他職務(業務、行銷、研發等)?
  3. 在過去的工作上,是否有累積一定的現金流(cash flow),創業的資金來源從何而來?營運資金(working capital)可以支撐多久?

如果以上三個面向都評估過且也符合上述的條件,那麼,接下來你要做的也是最重要的事─就是要想辦法說服你的家人(另一半或父母),因為,他們很有可能是你之後創業路上最大的助力也是阻力來源之一。

難題 3:想轉換跑道,還來的及嗎?

如果到了 35 歲,還沒辦法往上爬,大部分不得志的 PM 便會開始「胡思亂想」──這份工作是不適不適合我?是不是選錯行了?還有更惶恐的 PM 會想到「下一個公司會不會更好」?

舉例來說,曾經有學員來詢問筆者,「自己從大學畢業後,就一直在公司擔任採購這個職務,做了將近八年,一路從基層做到「理」字輩……之後想轉換跑道為 PM,有可能嗎?」筆者回覆該學員,如果真的要轉成 PM,必須先面對兩個挑戰:第一,你可能得放棄現在職銜上的權力及薪資待遇;第二,對於新的職務也可能要有「重新開始」的準備。

因此,在決定要不要轉換跑道之前,筆者建議請至少先評估以下三個面向:

  1. 在目前的工作上,是否有累績 Credit(如:專案執行品質),並得到主管或老闆的信任?
  2. 過去是否曾為公司立下戰功(如:獲取產品訂單),在公司的功勞簿上,有記上一筆?
  3. 除了日常工作之外,你是否有其他興趣、專長(如:程式撰寫、影音圖像處理、數據擷取分析、攝影旅遊等)?

以上三點是從公司的角度,決定你是否適合「轉換跑道」的關鍵要因。簡單來說,無論你現在是 PM 或是其他的職務,你必須先扮演好現在的角色,竭盡所能的發揮自身專長,相信之後無論是轉換到哪個新跑道(如:內轉或被挖角),肯定都能游刃有餘。

結語

工作十年,代表一個「里程碑」,也是一個「轉折點」。運氣好的人,你的職涯發展從此一帆風順,但多數的朋友應該是碰撞的鼻青臉腫、遍體麟傷。

本文所提及的三個難題,除了是多數資深 PM 們會有的困擾,相信也是在職場工作十年左右的朋友會遇到的問題,筆者提出的方向建議或許無法給予大家完整的解答(畢竟每家企業、每個人的情況都不盡相同),但可以確定的是,每個人在職場上都不能停止學習。

(本文出自 PM Tone

繼續閱讀 職涯規畫
相關文章
商業 Business > 經營策略
feature picture
南港國際skypark

交通、機能、綠意一次到位!「南港國際SKY PARK」打造未來生活典範

2025-08-01 經理人X南港國際skypark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隨著工作生活一體化成為現代菁英的生活常態,對住宅的定義早已不再僅限於居住空間,而是講求效率、生活品味與地段價值的綜合體驗。

坐落於南港核心的「南港國際SKYPARK」,以東京指標性開發案「麻布台之丘」為靈感,融合住宅、商場、飯店、辦公、公園5大創新機能,打造出一座全方位的生活聚落,精準回應新世代菁英的居住需求,開創城市菁英住宅的嶄新格局。

從工業重鎮到科技金融軸帶,南港成台北新核心

「南港國際SKY PARK」是由國泰集團領軍,匯聚旗下國泰人壽、國泰建設、國泰商旅等事業體資源,並攜手三商美邦人壽及華泰大飯店集團聯手打造而成。

該基地前身曾是台鐵的南港客車調車場,隨著政府啟動「東區門戶計畫」推動都市更新,轉型成為占地高達1.65萬坪的複合式開發案,不僅是目前全台最大規模的公辦民營都更案,更被譽為「台北東區新地標」,將引領南港邁向國際生活新風貌。

回顧南港的發展脈絡,它始終是台灣重要的產業與交通節點。從最早期的港口貿易村落、1970年代的工業重鎮、到近年因應都市計畫與跨區重劃,逐步轉型為科技與文創產業匯聚的智慧特區。

南港國際skypark
南港國際SKYPARK
南港國際skypark

現今南港不只有展覽館、台北流行音樂中心等大型場館,更聚集多座產業園區,包括南港軟體園區、國家生技研究園區及台北生技園區。此外,隨著信義計劃區與內湖科學園區腹地日益飽和,越來越多大型企業將目光轉向南港,進駐此地的商辦大樓或在此設立企業總部,例如,中國信託、Nvidia、台灣微軟、IBM、Intel、聯強國際、展碁國際等國際與本土指標企業,形成一條完整的金融科技走廊。未來隨著企業群聚效應擴大、就業人口增加,對中高端住宅的需求勢必同步提升。

面對南港正快速成長的居住需求,「南港國際 SKY PARK」以國際城中城為定位,打造出All in One複合式生活場域,融合住宅、商辦、商場與綠地,提供完整且便利的日常機能,並透過以下三大特色,實現兼顧交通、機能與綠意的城市新生活。

特色1、多元交通系統,串連城市生活軸線

「南港國際 SKY PARK」所坐落的地段,正處於這場城市變革的核心要位,讓住戶可以享有多元且便利的交通選擇。

倘若是習慣自行開車的人,「南港國際 SKY PARK」週邊坐擁3條東西向主幹道--忠孝東路七段、市民大道七段與南港路,皆為貫穿台北市的重要交通動脈,可快速抵達信義計畫區、饒河夜市或松山商圈,或可經由附近的成功橋與成美橋直通內湖科技園區,且車程多在15分鐘內,無論是通勤、逛街或與親友聚餐皆相當快速方便。

南港國際skypark
信義計畫區、松山商圈、內科園區皆在15分鐘生活圈內,打造高效率、低距離的都會節奏。
南港國際skypark

若是想要搭乘大眾運輸工具,走路10分鐘即可達捷運藍線昆陽站,15分鐘可至捷運與台鐵共構的松山車站,未來隨著鄰近開發案「富邦之丘」完工,步行至松山站的時間可望縮短至12分鐘內。此外,位在「南港國際 SKY PARK」左右兩側的玉東公園和新新公園皆設有YouBike 站點,無縫銜接台北流行音樂中心、南港車站等重要地標。

特色2、全方位生活機能,一站滿足都會需求

「南港國際SKYPARK」宛如一座現代化的國際城中城,住戶下樓便能進入商場空間,輕鬆滿足閱讀、餐飲、休閒、健身到育兒等各種日常生活需求。

目前,全區共設有3棟住宅大樓、5棟辦公大樓和1棟飯店及商場,其中,住宅大樓的第5至21樓為住宅,共計528戶,主力坪數介於24至40坪、為2至3房配置格局,鎖定都會核心中堅族群的實質居住需求。

在商場規劃上,則涵蓋影城、書店、健身房、24小時便利商店、私廚料理、超市、輕食咖啡店、幼兒園及安親班等8大主題,提供一站式生活機能,不論是日常採買、休閒娛樂、親子教養或健康管理,都能在社區內一應俱全,落實「住在城市核心、生活近在咫尺」的現代生活理想。

南港國際skypark
住戶下樓即達商場,閱讀、健身、親子教養一次到位,落實「生活近在咫尺」的核心便利。
南港國際skypark

特色3、豐富綠地景觀,打造都市中的綠意棲地

在都市叢林中坐擁大片綠地,是件難能可貴的事,而「南港國際SKYPARK」巧妙結合地理優勢與建築設計,讓住戶得以擁有超過2萬坪的綠地景觀,即便身處繁忙都會區,也能親近自然、享受綠意生活。

南港的綠地和公園其實不多,但「南港國際SKYPARK」位置得天獨厚,左右兩側便是新新公園與玉東公園,被近1萬坪的天然綠意環繞。建築本身亦在1樓打造7400坪的開放式生活綠地,成為住戶日常散步、親子活動的舒適空間;5樓更設有2,700坪的空中花園,巧妙銜接商場與住宅動線,形塑一條專屬住戶的「空中綠廊」。三大綠帶串連,總計超過2萬坪的綠地空間,為在此生活的住戶,帶來鬧中取靜、綠意盎然的都會綠生活。

南港國際skypark
近1萬坪的天然綠意環繞在「南港國際SKYPARK」周邊,成就難得一見的都會綠生活日常。
南港國際skypark

在產業群聚、軌道建設與城市更新等多重利多加持下,南港正迅速轉型為台北的新核心區。「南港國際 SKY PARK」不僅坐擁地段、機能、交通與綠意,更透過全區規劃實現「住、辦、遊、憩」一體的生活藍圖,是少數能真正實現國際級居住品質的指標建案,也象徵南港邁向世界級城市生活的重要起點。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