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ure picture
2021大師智庫論壇登場 張忠謀剖析台灣半導體優勢

台灣人才敬業又優秀,卻「難」有下個護國神山? 張忠謀:符合 3 要件才有可能

2021-04-22 數位時代 程倚華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在 21 日,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在「2021 大師智庫論壇-新經濟 新機遇 新挑戰」中,以「珍惜台灣半導體晶圓製造的優勢」為主題發表演說。

在演講中,他提到了台灣晶圓製造業在國際上的優勢,並且認為,台灣難有下一座「護國神山」。他認為,半導體晶圓製造是一個攸關民生、國防、經濟的行業,要創造這樣的優勢並不容易,未來要守住也不容易,期盼政府、社會以及台積電本身都能共同努力守護台積電的市場優勢。

「這個演講是我的一個呼籲,對台灣政府、社會,以及對台積電的呼籲。」張忠謀說。

回顧台積電發展史,張忠謀:台灣的最大優勢是人才

在演講中,張忠謀由半導體簡史開始說起。從 1948 年開始回顧,說到當時半導體還是實驗室的科學家才會知道的名詞。那一年,美國 ATT Bell Labs 中的三位物理學家開始實驗生產電晶體說起。一直到 1980 年代,半導體應用才快速拓展,積體電路(IC)逐漸成為家喻戶曉的名詞。

延伸閱讀:人生最重要一次升遷,部門有很多恐慌聲音!張忠謀當 60 年總經理,學到最重要的 5 件事

而在 1987 年,張忠謀在台灣創立了台積電,到了 2020 年台積電已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半導體公司。張忠謀回憶,在 1985 年,曾找上英特爾(Intel)投資台積電,不過由於當時時機不對、景氣也不好,「不過總之他(Intel)本來的確有點看不起(晶圓製造業),」因此 Intel 拒絕投資。不過,如今稱霸世界半導體市場多年的英特爾也在今年宣報要投入晶圓製造服務。「這件事情相當有諷刺性。」張忠謀說。

張忠謀演講
張忠謀以「珍惜台灣半導體晶圓製造的優勢」為主題發表演說。
王郁倫攝影
台積電張忠謀簡報
張忠謀介紹半導體簡史。
程倚華攝影
張忠謀演講
王郁倫攝影

他也提到,台灣在晶圓製造方面的最大優勢在於人才。「美國的敬業程度絕對不如台灣,」張忠謀說,在台灣無論是工程師、技工、作業員都相當優秀,而且願意投入製造業。「這是很大的優勢。」

同時,台灣的高鐵、高速公路交通方便,適合大規模製造業的人員調動。他舉例,像是台積電位於新竹、台南、台中的 3 個製造中心,若要彼此調度,雖然無法當天通勤,但是台積電供應宿舍,可以週末回家,員工不必為了調動搬家。

台灣能有下一座「護國神山」?張忠謀一字回應:難!

放眼來自國際的競爭,張忠謀在演講中,一一盤點。看到來自美國的競爭,他認為,與台灣相較之下,美國的水電、土地絕對是優勢,但是台灣以人才取勝,整體而言,「美國的單位成本顯著較台灣高。」

延伸閱讀:面試時能說什麼、別說什麼?張忠謀透露,最討厭聽到「這句話」

另一方面,在中國大陸過去 20 年補貼數百億美元發展半導體之後,張忠謀觀察,目前中國大陸的半導體製造技術依然落後台積電 5 年以上。「大陸現在還不是對手,尤其是在晶圓製造方面。」

基於種種優勢,讓台積電如今在全球半導體的產業的領先地位,因此有了台灣的「護國神山」之稱。人們也常常會問到,台灣的下一座護國神山會是什麼?

面對這個問題,張忠謀用一個字回覆:「難!」他認為,若護國神山的定義是 對全世界重要、台灣又有高市佔的行業,必須要有對的產品、商業模式以及多年的經營與努力。 「我找到了一個晶圓製造之後,沒有再找到過。」他說。

(本文轉自數位時代

繼續閱讀 時事觀點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