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整理 Vincent

待業一陣子的求職者,要用嗎?對工作「空窗期」有偏見,可能害你錯失好人才


許多人會盡可能在下一份工作有著落後,才會放心辭職。主要原因還是,待業容易令人擔憂,不僅是空窗期沒收入必須吃老本,看著身旁的人職涯不斷推進、成長,也難免緊張,覺得自己輸人一截。尤其是履歷上那一段空白,在求職時可能會被面試官問一些尖銳的問題。
然而,《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卻指出,履歷上有過「待業空窗期」的人,反而是企業最該找的人才!
無論這個待業空窗期是去了其他國家 long-stay 放鬆旅行,還是純粹跟家人共度了一個暑假,這都代表這個人花了一些時間做了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替自己好好充電、探索自我需求。最重要的是,敢放自己休息一陣子,其實需要極大的「勇氣」,不是人人都有的特質。
以下條列出 3 個有過待業空窗期的求職者可能具備的優點,如果你有徵才需求,不妨參考看看吧!
1. 能認清自己不喜歡的事情,並果斷放棄
一個有待業空窗期的求職者,恐怕代表他滿突然就離開了上一份工作,沒有太多時間可以尋覓下一份工作。這其實是好事,代表對方能認清自己真的不喜歡當下的工作內容或環境,且願意果斷離開。可以不受現實環境影響,面對自己喜好的人實屬難得。
而且經歷過待業空窗期的人,比較有機會深入思考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情,在找下一份工作時,才能投自己所好,做自己有熱情的事。
2. 身心靈獲得適度放鬆
很多人就是閒不下來,即便還沒找到一份正式工作,空窗期也會去兼職「加減賺一點」。
有些沒有待業空窗期的人,恐怕把自己當賺錢機器,已經過度燃燒自己,當他開始下一份工作時,可能也還沒真正準備好。以疲憊的身心狀態迎接新的工作挑戰,效果不一定好。
3. 重視工作與生活之間的平衡
願意進入待業空窗期的人,絕對是除了工作,也相當重視生活品質的人。而職場上工作表現突出的人,通常不是那個最埋首工作、長期加班的人,而是有花時間好好生活、從生活中取得靈感和能量的人,畢竟生活開心,工作才會做得好,否則終將進入惡性循環。
徵才端要懂得正視空窗期的優點,用好奇取代成見,好好理解求職者空窗待業的原因、和做了什麼事,會更有機會挖到寶,說不定能因此找到已經充飽電力、準備衝刺的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