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ure picture
攝影 / 賀大新

君悅凱菲屋、漢來海港都賣起便當!疫情下除了外帶,餐廳還能怎麼救營收?

2021-05-20 中央社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吃到飽」餐廳是餐飲業的「金雞母」,但疫情籠罩下,近期多家知名自助餐廳已忍痛停業、轉賣外帶餐盒,和過去一年吸金上億元的規模相比,疫情未好轉前,業者只能無奈「度小月」。

「吃到飽」餐廳向來備受台灣民眾青睞,假日幾乎一位難求,多數「吃到飽」自助餐廳吸金能力極強,普遍一年可貢獻新台幣 1 億至 5 億元的營收不等,堪稱餐飲業的「金雞母」。

延伸閱讀:疫情引爆搶購潮,消費者都買什麼?罐頭、零食排行第一,還有誰上榜?

但近期疫情嚴峻,全台警戒升至三級,多家知名吃到飽餐廳人流慘跌,台北晶華酒店栢麗廳、台北君悅飯店凱菲屋、漢來海港餐廳、饗食天堂等近期均「忍痛」做出調整營業決策,部分停業、部分暫停內用改以外帶餐盒或套餐銷售,盼能在兼顧成本下,「多少補貼一點家用」。

台北君悅:「凱菲屋」、「彩」改做外帶便當

台北君悅目前館內有 9 間餐廳,目前只留 4 間餐廳持續營業,過去來客率約7、8 成,目前已降至 10 到 15%,其餘 5 間餐廳暫時歇業,包含吃到飽餐廳「凱菲屋」、「彩」等,改做外帶便當與套餐,以企業類型訂單彌補短缺營收。

單是一家「凱菲屋」年營收就高達億元規模,這次會做出關閉吃到飽自助餐廳的決策,台北君悅表示,一來是安全防疫考量,二來是因為吃到飽一天會開出 4 個餐期,一次擺出來有 200 多道菜,在人流規模大幅縮減下,不符合成本效益,而目前外帶市場需求較旺,將既有廚師人力轉移支援,也是權宜之計。

台北君悅指出,多數企業改採遠距上班,也讓企業外帶訂單縮水,目前 外帶便當一天大約賣出 200、300 個,大致能打平食材成本 ;而客房方面,受惠長住型國外旅客,住房率仍維持 1 成 5、2 成左右,但比過去一年平均 4 成左右下滑不少。

台北晶華:栢麗廳停業,調理包產品熱銷

餐飲在飯店業的營收扮演的角色愈來愈重,台北晶華酒店的栢麗廳一年可貢獻約 4.3 億元的業績,吸金能力極強,目前也因為疫情原因暫時歇業。

晶華行銷公關部副總張筠表示,柏麗廳已停業,全館目前只有 3 家餐廳營業,但上週末 外帶、外送業績成長 40% 以上,牛肉麵等調理包產品也熱銷 ,成為營收支撐主力。

延伸閱讀:只訂一桌也接、出餐還要加辦活動!面對尾牙取消潮,晶華如何守住業績?

漢來海港:改外帶便當,趕製冷凍食品

「漢來海港」吃到飽餐廳為漢來美食的金雞母,旗下 7 個據點每年可貢獻約 20 多億元的營收,但去年受到疫情衝擊,整體營收下滑 35%,原先預估今年「漢來海港」可望重啟成長軌道,但先前有部桃醫院感染事件,影響桃園分店營收,還有海港台中店曾短暫遭停業,加上 5 月起全台疫情升溫,都為重回過去營收高峰增添變數。

延伸閱讀:防疫升三級警戒,餐廳生意怎麼辦?餐飲服務主管,需有6大準備

漢來美食旗下多品牌、據點在近期均暫停內用,包括 7 間「漢來海港」吃到飽餐廳等首度暫停內用,改以外帶便當與套餐的形式經營。

漢來主管透露,過去一年在疫情較恐慌時,當時餐廳都還有營業,單月外帶營收估達 600 萬元,和沒有疫情時,單月約 2 億元的營收規模有一段相當的差距,目前情況可能更嚴峻,所幸 漢來美食去年開始戮力發展電商與零售商品,新品牌「來拌麵」近期不到一周時間在電商通路就賣出逾萬包

此外,漢來美食也加緊冷凍食品的銷售舖貨,去年熱賣的「家鄉獅子頭」、「台式滷肉豆腐」目前都由中央廚房趕製備貨中,依照去年 5 月初在官網一周就賣掉 500 組的銷售情況來看,看好今年會更搶手。

饗食天堂:提供外帶、外送服務

饗賓餐旅集團旗下有「饗食天堂」、「饗饗」、「旭集」等吃到飽品牌,也是目前台灣規模最大的連鎖自助餐廳龍頭。

饗賓餐旅集團日前已率先宣布,全台 7 大品牌共 46 間門巿暫停內用服務,提供外帶外送服務;總經理陳毅航表示,「現在對餐飲業與所有的實體經濟來說,就是最壞的狀況」,不能預測何時會變好,但肯定不會更壞,相信 1 個月到 2 個月內會好轉。

(本文出自「中央社」。)

繼續閱讀 餐飲業
相關文章
商業 Business > 創新創業
feature picture
經理人

Make Taiwan Great Again|顏志光與aeroride的信任實驗

2025-09-10 經理人X敦謙快線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在全球資本重新洗牌、本土創業生態尋求出路的當此刻,台灣正逐漸醞釀一種新的合作模式,不靠矽谷、不等外資,而是由在地資本、在地品牌與在地創業者共同編織的成長網絡。當大型創投收緊佈局,國際資金回流母國,對早期創業者來說,找到一位願意理解、願意陪伴的投資人,變得比以往更為關鍵。

陪跑式創業投資,為團隊敲開正確的資源大門

「我不缺機會去追求成功,但我更在意,能不能打造一個讓更多人成功的環境。」唯福投資董事長顏志光這樣說。

他談的不只是投資,而是一份責任的傳承,希望為下一代創業者鋪路,讓成果能被更多人分享。過去,他曾是雀客國際酒店集團與敦謙國際智能的早期投資人,如今這兩個品牌皆已在各自領域成長茁壯、創造聲量。這些成功案例,更讓他篤定,真正的伯樂之所以可貴,不在於收割成果,而在於陪伴創業者走過成長的每一步。在顏志光看來,陪伴型投資不是對報表的斤斤計較,而是在關鍵時刻送上最需要的資源,為團隊敲開正確的大門,也在無數次的嘗試與磨練中,陪他們走向成功。 「像 aeroride想切入銀行通路,我就幫他敲門,但敲完之後是團隊自己去談、去拿下機會。」

他口中的 aeroride,正是台灣首家整合機場接送、海外接送、機場貴賓室、環宇禮遇通關、旅平險與 eSIM 服務的一站式出行平台。如同他早年投資雀客與敦謙時所展現的眼光一樣,他在 aeroride 身上,看見了產業數位轉型的契機。

台灣過去的機場接送市場長期存在服務分散、流程繁瑣、體驗斷裂等問題,aeroride試圖從「最後一哩」重新定義出行的體驗,讓搭乘成為一種被照顧、可預期的完整體驗。 aeroride創辦人楊翊軒,以自身的駕駛經驗為基礎,搶進第一線傾聽顧客聲音,目前已帶領團隊將服務拓展至全球18個市場。營收、毛利、訂單數與會員數都呈現穩定成長。

在顏志光眼中,商業模式可以被複製,但創辦人的領導特質卻無法仿造。他強調,正直、堅持與使命必達,是他願意投入資源的關鍵。「像 Charlie(楊翊軒)就很有行動力、使命必達,不是說一套做一套的人。」

在地品牌 × 創業者 × 資本方,打造信任共創的台灣模式

楊翊軒自述,自己沒有說服投資人的技巧,也不習慣「演戲」。從方向盤出發的他,靠著四萬趟服務經驗,無論是政要名流還是留學生,都從一次次接送裡學會了如何制定一個尊重細節、以人為本的出行系統。

「我們的 APP 讓旅客能決定每個細節:駕駛如何稱呼乘客、車上準備什麼飲品,甚至一些臨時的小代購需求,都能被滿足。」楊翊軒說。這份對細節的敏感,讓 aeroride建立起難以取代的品牌黏著度,也讓顏志光格外欣賞。他也談到,在與顏志光的合作過程中,最珍惜的是對方的信任與尊重。「顏董幫我們敲了很多重要的門,我也都很戰戰兢兢去完成,不能丟他的臉。」這份信任成為持續擴張的後盾,也說明一個好的創業者需要的不是監控,而是舞台。

作為 aeroride最早的合作夥伴之一,雀客國際酒店集團創辦人戴東杰 (Bart) 分享他作為產業方的觀察。「旅宿產業需要新的服務來創造體驗差異,而 aeroride的服務剛好契合我們的痛點。」他坦言,當時楊翊軒是主動來敲門的團隊,「市場上的選擇其實很多,不管是 USPACE、 UGO、 55688,還是傳統的肯驛,都有各自的做法。但真正第一個做到、而且真的解決問題的,是 aeroride!」

不僅如此,戴東杰也在關鍵時刻扮演引介者的角色,牽起創業者與投資人的連結。「當時我覺得 aeroride的服務值得被更多人看見,便介紹他給顏董,沒想到他們的理念一拍即合。」這場看似無心插柳的結盟,意外構成一種嶄新的三角架構,以在地品牌為應用場景、創業者為執行者、資本方為後援,三者彼此信任且資源共享,展現出「在地資本 × 在地品牌 × 在地新創」的文化共振與實踐可能。戴東杰始終相信,新創團隊最需要的不是被檢視的框架,而是被信任的空間。他強調,他並非要找最會說服人的人,而是要找「最願意把事情做到極致的人」。

中頁.jpg
由左至右分別為:雀客國際酒店集團創辦人戴東杰、唯福投資董事長顏志光、 aeroride創辦人楊翊軒,因為對創業有共同的理解及願景,一拍即合,開啟在地品牌 × 創業者 × 資本方,以信任為基礎的合作模式。
經理人

打造承接創業夢的本土育成平台,共築創新藍圖

如今,這場關於資本與創業的跨域對話,沒有華麗的口號,只有彼此對「人」的信任。顏志光透過走訪世界各地的交流觀察到,無論是紅杉資本的分拆海外業務或 Y Combinator的策略轉變,都恰恰是台灣資本市場該把握的絕佳機會。

他亦表示,將持續關注創業育成,更期待能將觸角延伸至校園內,從更源頭開始注入資源與量能,協助台灣創新創業社群的穩健成長。「我真正想做的不是基金,而是打造一個可以承接創業夢想的環境,一個讓創業者有資源、有陪伴,也能面對真實市場的育成場域。」顏志光語氣平實卻帶有深遠的決心。他希望未來能協助建立更「接地氣」的育成平台,讓創業是能接受真實市場挑戰的項目。

此刻,由楊翊軒一手打造的 aeroride正是顏志光實踐這份理念的第一步。這場投資,將不只是財務數字上的往來,更是他為年輕人提供舞台、為台灣新創注入活水與活力的具體行動。透過將資源投向一位他所認可、具備「正直」與「使命必達」特質的創業者,顏志光正與一群有志青年打造一個共好的創新創業生態,為台灣的未來描繪一個更具文化底蘊的可行藍圖。

3.jpg
經理人

經理人 x aeroride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