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琦、Janis

在家工作地雷好多!email 一直來、小孩開會就吵鬧,如何重整生活節奏?


自新冠病毒(COVID-19)爆發以來,愈來愈多的工作者採取居家辦公(WFH,work from home)。其實不少雇主擔心,看不到人,員工會不會在偷懶?
確實,家中分心的誘惑不少,不過康乃爾大學副教授凡妮莎‧博恩斯(Vanessa Bohns)和倫敦商學院博士後研究員羅拉‧茱拉格(Laura Giurage)在《哈佛商業評論》上的文章指出,居家辦公的長期隱憂,其實是失去上下班界線的過勞。
許多研究都指出,不分上下班時間對心理健康有害,就算只是下班後收到主管寄來的 email,對許多人來說都會造成心理壓力。該怎麼建立健康的工作方式呢?以下是幾點建議。
運用環境、衣著、裝置,建立在家的上班儀式
自由撰稿人珍‧米勒(Jen Miller)於《紐約時報》分享居家工作 15 年的經驗談。他認為在家工作最大的挑戰就是維持工作步調,第一件事是正常的生活作息,在該上班的時間起床、刷牙洗臉並穿好衣服,甚至化一點妝,讓自己切換到「工作模式」。
因為在家常常會透過視訊會議溝通,如果讓同事或老闆看到你邋遢的一面,對自己的形象也不太好。
此外,在家中設置一個專門工作的地方,最主要就是要讓自己不要分心,督促自己,到這裡就是要「工作」。《遠距工作模式》建議,如果你用同一台電腦工作和娛樂,就很難發揮自制力。比較符合人性,也比較可行的策略就是使用不同裝置分隔這兩件事。把工作用電腦固定在居家辦公室,然後沙發上放著追劇用的 iPad,或者切割工作與居家用的郵件及聊天帳號。上班時可以幫助你專注,下班後也可以讓你專心放鬆不被工作干擾。
工作環境的燈光盡量選用比較冷色調的燈光,更能保持專注度,也可以讓辦公的桌子盡量靠近窗戶,有自然光的照射能降低長時間工作對眼睛造成的傷害。
另一方面,在家工作其實很容易「忘記下班」,當工作一忙或是事情很多,又沒有人提醒你「下班囉!」,就會不小心加班,反而比進辦公室更有壓力。所以即便是在家,也要記得時間到了就放下工作。
如果必須和小孩一起工作,你需要和孩子溝通清楚你在家裡工作,不像假日一樣在家陪他們玩。讓孩子知道你的專用工作區,你在那裡表示你在工作,請他們克制找你的衝動,同時承諾他們幾點會是家庭或遊戲時間。
找出家人的生活節奏,一手工作、一手帶小孩
家務太多也很容易讓人分心,最好盡量減少需要做的生活決定。比方說前一天決定好午餐要吃什麼,以專注在工作上。充分利用孩子吃飯、螢幕、遊戲與午睡的時間,這是家長用來工作的精華時段。
和伴侶一起工作的重點是,不要因為身處同一個空間,就一直和對方講話,哪怕是問早餐吃什麼、分享手機上看到的有趣新聞,都可能打擾到對方。最好有共識幾點到幾點是工作時間,等到午餐或休息時間再放鬆。
另外一個建議是家務分擔,以往常常有某一方承擔比較多家務,但因為雙方都在家裡工作,家裡比較容易髒亂,所以建議重新分配家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