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整理 Janis

當遠距、混合辦公變成常態,如何與同事保持密切互動?給主管的 6 個管理建議


遠距工作對於我們的工作效率究竟有沒有影響?答案因人而異,WewWork 去(2020)年 7 發布的《在家工作對團隊協作的影響》(暫譯,The impact of working from home on collaboration)報告中揭露,居家上班的員工開會和腦力激盪的效率減少了 11%,而維持社交關係的能力下降了 17%,其中,有高達 90% 的員工希望一周至少能進辦公室一次。
WeWork 的這份報告更指出,協作型(Collaborative)工作者——亦即超過 65% 的上班時間必須與他人協作的職位——是在居家辦公最掙扎的族群,據統計,這類型的員工數占了一間辦公室的 14~46%。
雖然遠距工作後,協作型工作者仍然可以與同事維持社交關係,但是在工作上變得比較沒有效率,他們面臨到的問題包含:與同事共同執行專案或任務時,無法快速做出決定、用創意解決問題或是激盪出新點子,就連內部訓練、指導的過程都遭遇瓶頸。比起其他較不需要與他人合作的員工,協作型工作者自認工作效率減少了 12~18%。
然而經歷過這一波疫情,已經有許多公司宣布,未來將採取混合型(hybrid)辦公,部分員工將繼續保持遠距工作,在新的辦公趨勢下,那些必須與同事密切合作的員工該怎麼辦呢?《Fast Company》建議,有 6 個做法可以協助團隊在遠距或混合辦公的的狀況下,依然保持高效率:
1. 把握會議前後的非正式互動
除了討論公事外,私下的互動也很重要,許多創意點子都誕生於此。團隊可以在線上討論或會議前,先預留一段 10 分鐘的閒聊時間(也可在會議後進行),聊聊天更新彼此的近況,有助於聯絡感情以及培養默契。
2. 成員間密切的一對一對話
鼓勵團隊成員間保持密切交流是遠距團隊合作的一大關鍵,可以讓同事每周留個 30 分鐘與其他團隊成員對話,雖然最好是討論可以分享給大家的內容,但不需要特別設定議程。
3. 安排遠距工作的員工在重要會議上露臉
若是狀況許可,可以安排長期遠距工作的員工偶爾親自出席季度或年度的會議,在面對面的環境下,更能建立同事之間的關係與信任。
4. 主管的一對一關懷
在團體會議中,並非每個人都能自在地表達意見,因此,主管應該每周花一點時間與團隊成員一對一對談,這樣一來,主管不僅能掌握每個人的狀況,也便於協調團隊中所有人的工作。
5. 定期在辦公室外聚會
Team Building 或策略型會議之所以會經常在公司以外的地方進行,就是為了避免干擾。若疫情趨緩後,保持兩年一次或一年一度的實體聚會相當重要,能讓團隊成員保持更緊密的連結。
6. 鼓勵遠距工作的員工偶爾進辦公室
即便是長期遠距工作的員工,也應該花一點時間熟悉辦公室,可以一周一次、一月一次或一季一次,無論頻率如何,都有助於幫助員工更了解公司內部的文化。
參考資料/WeWork, Fast Compa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