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ure picture
鉅亨網 AFP

台積電法說會 8 重點一次看:Q3 營收拚創高、車用晶片荒改善、先進製程最新進度

2021-07-16 鉅亨網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昨 (15) 日召開法說,雖然第二季 EPS 低於市場預期,但第三季營收可望季增 1 成,再度挑戰歷史新高,此外,晶圓代工產值、車用晶片荒、先進製程、海外布局等議題,也都是法人高度關注的焦點,《鉅亨網》整理出本次法說八大重點,讓讀者一文看懂。

延伸閱讀:看 K 線、觀察走勢圖一定準嗎?關於技術分析,投資新手必知的 4 件事

Q2 獲利低於預期

台積電第二季毛利率 50%、營益率 39.1%,雙率均較上季下滑,但符合財測預期,單季稅後純益 1343.6 億元,季減 3.8%,年增 11.2%,每股純益 5.18 元,低於市場預期;上半年稅後純益 2740.49 億元,年增 15.2%,每股純益 10.57 元。

Q3 財測續拚新猷

台積電公布第三季財測數字,營收估達 146-149 億美元,季增 9.8-12.1%,中位數約 10.95%,將續創新高;以 1 美元兌換新台幣 27.9 元計算,第三季營收估 4073.4-4157.1 億元,毛利率估 49.5-51.5%,營益率估 38.5-40.5%,續站穩高檔。

二度上調晶圓代工產值

台積電再度上調對今年半導體產業(不含記憶體)、晶圓代工產值預估,預期將分別成長 17%、20%,也是今年第二度上調,但對台積電本身營收預估維持不變、估美元營收將成長 20% 以上。

今、明年產能吃緊

總裁魏哲家透露,由於先進製程和特殊製程需求持續強勁,今年全年產能非常吃緊,明年也會維持同樣狀態。

魏哲家說,目前半導體缺貨情況因長期需求及短期供給不平衡,加上疫情、地緣政治等因素影響,即便未來可能出現庫存修正,但受 5G、高效運算等應用驅動,預期下修情況不會像過去那麼明顯。

車用晶片荒 Q3 改善

對於車用晶片短缺情況,魏哲家表示,為支援全球汽車產業,已採取前所未有的行動,包括重新調度其他產業客戶產能,本季車用晶片短缺情況就可望大幅改善。台積電上半年 MCU 產量已較去年同期增加 30%,預估今年整體產量將較去年提升 60%。

先進製程進度

魏哲家表示,5 奈米進入量產第二年,目前良率良好,受惠智慧型手機與高效運算相關應用驅動,需求續強,預估今年將占晶圓銷售金額約 2 成,4 奈米預計本季試產,2022 年量產。

3 奈米方面,魏哲家說明,按計畫開發且進度良好,已開發完整平台支援高效能運算及智慧型手機應用,相較 5 奈米,3 奈米量產第一年會有更多新產品設計定案,預計今年試產,2022 年下半年量產。關於 3 奈米發展趨緩疑慮,魏哲家透露,量產的時程是與客戶共同決定,也是最符合客戶需求。

加速海外布局

關於美國設廠,董事長劉德音說,亞利桑那州 12 吋晶圓廠按計畫進行中,進度良好,正處於快速學習階段,以優化美國廠營運效率,預計 2022 年下半年裝機,2024 年第一季量產,也不排除擴建二期廠房的可能。

中國南京廠方面,目前為 16 奈米月產能 2.5 萬片,將採用 28 奈米製程進一步擴產,以支持客戶的迫切需求,預計 2022 年下半年開始量產,並在 2023 年年中達到每月 4 萬片的產能。劉德音破除日前傳出美政府對台積電施壓,敦促不要在南京擴廠的傳言。

至於日本 3D IC 研發中心,劉德音表示,已與超過 20 個日本廠商合作,除先進封裝外,也將合作開發先進材料與載板,但目前仍不考慮在日本設立 3D IC 廠,在當地建晶圓廠仍在盡職調查中,主要考慮增加特殊製程產能。

延伸閱讀:BNT 疫苗誰能先打?陳時中:優先給學生,1 至 10 類不再增接種對象

採購疫苗無關政治

針對疫苗採購相關議題,劉德音表示,順利獲各方支持並簽約,樂見台積電與鴻海永齡基金會共同取得 1000 萬劑 BNT 疫苗,不認為結果有政治因素參與其中;談及地緣政治因素的影響,他也說,對各家企業都是挑戰,但美國現任政府政策可預期性相對較高。

(本文轉自鉅亨網

繼續閱讀 台積電
相關文章
商業 Business > 創新創業
feature picture
經理人

Make Taiwan Great Again|顏志光與aeroride的信任實驗

2025-09-10 經理人X敦謙快線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在全球資本重新洗牌、本土創業生態尋求出路的當此刻,台灣正逐漸醞釀一種新的合作模式,不靠矽谷、不等外資,而是由在地資本、在地品牌與在地創業者共同編織的成長網絡。當大型創投收緊佈局,國際資金回流母國,對早期創業者來說,找到一位願意理解、願意陪伴的投資人,變得比以往更為關鍵。

陪跑式創業投資,為團隊敲開正確的資源大門

「我不缺機會去追求成功,但我更在意,能不能打造一個讓更多人成功的環境。」唯福投資董事長顏志光這樣說。

他談的不只是投資,而是一份責任的傳承,希望為下一代創業者鋪路,讓成果能被更多人分享。過去,他曾是雀客國際酒店集團與敦謙國際智能的早期投資人,如今這兩個品牌皆已在各自領域成長茁壯、創造聲量。這些成功案例,更讓他篤定,真正的伯樂之所以可貴,不在於收割成果,而在於陪伴創業者走過成長的每一步。在顏志光看來,陪伴型投資不是對報表的斤斤計較,而是在關鍵時刻送上最需要的資源,為團隊敲開正確的大門,也在無數次的嘗試與磨練中,陪他們走向成功。 「像 aeroride想切入銀行通路,我就幫他敲門,但敲完之後是團隊自己去談、去拿下機會。」

他口中的 aeroride,正是台灣首家整合機場接送、海外接送、機場貴賓室、環宇禮遇通關、旅平險與 eSIM 服務的一站式出行平台。如同他早年投資雀客與敦謙時所展現的眼光一樣,他在 aeroride 身上,看見了產業數位轉型的契機。

台灣過去的機場接送市場長期存在服務分散、流程繁瑣、體驗斷裂等問題,aeroride試圖從「最後一哩」重新定義出行的體驗,讓搭乘成為一種被照顧、可預期的完整體驗。 aeroride創辦人楊翊軒,以自身的駕駛經驗為基礎,搶進第一線傾聽顧客聲音,目前已帶領團隊將服務拓展至全球18個市場。營收、毛利、訂單數與會員數都呈現穩定成長。

在顏志光眼中,商業模式可以被複製,但創辦人的領導特質卻無法仿造。他強調,正直、堅持與使命必達,是他願意投入資源的關鍵。「像 Charlie(楊翊軒)就很有行動力、使命必達,不是說一套做一套的人。」

在地品牌 × 創業者 × 資本方,打造信任共創的台灣模式

楊翊軒自述,自己沒有說服投資人的技巧,也不習慣「演戲」。從方向盤出發的他,靠著四萬趟服務經驗,無論是政要名流還是留學生,都從一次次接送裡學會了如何制定一個尊重細節、以人為本的出行系統。

「我們的 APP 讓旅客能決定每個細節:駕駛如何稱呼乘客、車上準備什麼飲品,甚至一些臨時的小代購需求,都能被滿足。」楊翊軒說。這份對細節的敏感,讓 aeroride建立起難以取代的品牌黏著度,也讓顏志光格外欣賞。他也談到,在與顏志光的合作過程中,最珍惜的是對方的信任與尊重。「顏董幫我們敲了很多重要的門,我也都很戰戰兢兢去完成,不能丟他的臉。」這份信任成為持續擴張的後盾,也說明一個好的創業者需要的不是監控,而是舞台。

作為 aeroride最早的合作夥伴之一,雀客國際酒店集團創辦人戴東杰 (Bart) 分享他作為產業方的觀察。「旅宿產業需要新的服務來創造體驗差異,而 aeroride的服務剛好契合我們的痛點。」他坦言,當時楊翊軒是主動來敲門的團隊,「市場上的選擇其實很多,不管是 USPACE、 UGO、 55688,還是傳統的肯驛,都有各自的做法。但真正第一個做到、而且真的解決問題的,是 aeroride!」

不僅如此,戴東杰也在關鍵時刻扮演引介者的角色,牽起創業者與投資人的連結。「當時我覺得 aeroride的服務值得被更多人看見,便介紹他給顏董,沒想到他們的理念一拍即合。」這場看似無心插柳的結盟,意外構成一種嶄新的三角架構,以在地品牌為應用場景、創業者為執行者、資本方為後援,三者彼此信任且資源共享,展現出「在地資本 × 在地品牌 × 在地新創」的文化共振與實踐可能。戴東杰始終相信,新創團隊最需要的不是被檢視的框架,而是被信任的空間。他強調,他並非要找最會說服人的人,而是要找「最願意把事情做到極致的人」。

中頁.jpg
由左至右分別為:雀客國際酒店集團創辦人戴東杰、唯福投資董事長顏志光、 aeroride創辦人楊翊軒,因為對創業有共同的理解及願景,一拍即合,開啟在地品牌 × 創業者 × 資本方,以信任為基礎的合作模式。
經理人

打造承接創業夢的本土育成平台,共築創新藍圖

如今,這場關於資本與創業的跨域對話,沒有華麗的口號,只有彼此對「人」的信任。顏志光透過走訪世界各地的交流觀察到,無論是紅杉資本的分拆海外業務或 Y Combinator的策略轉變,都恰恰是台灣資本市場該把握的絕佳機會。

他亦表示,將持續關注創業育成,更期待能將觸角延伸至校園內,從更源頭開始注入資源與量能,協助台灣創新創業社群的穩健成長。「我真正想做的不是基金,而是打造一個可以承接創業夢想的環境,一個讓創業者有資源、有陪伴,也能面對真實市場的育成場域。」顏志光語氣平實卻帶有深遠的決心。他希望未來能協助建立更「接地氣」的育成平台,讓創業是能接受真實市場挑戰的項目。

此刻,由楊翊軒一手打造的 aeroride正是顏志光實踐這份理念的第一步。這場投資,將不只是財務數字上的往來,更是他為年輕人提供舞台、為台灣新創注入活水與活力的具體行動。透過將資源投向一位他所認可、具備「正直」與「使命必達」特質的創業者,顏志光正與一群有志青年打造一個共好的創新創業生態,為台灣的未來描繪一個更具文化底蘊的可行藍圖。

3.jpg
經理人

經理人 x aeroride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