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ure picture
104 玩數據

2021 消失中的 7 個職務!不敵數位浪潮的工作者,下一步如何轉型?

2021-08-31 經理人編輯部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日前表示「未來,勞動將是選擇性的工作」,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曾經提到「未來許多工作將被 AI 取代」。

據 104 玩數據觀察,近五年就業市場平均每月工作機會數都不到 300 個、甚至只有個位數,且企業徵才需求急遽縮減,將近 500 個職務當中,有 7 個職務因不敵數位浪潮與產業轉型「正在消失中」!到底哪些職務正在消失?求職者和上班族應該避開或趁早轉型?

延伸閱讀:未來職場哪些技能最搶手?麥肯錫:有這 13 種能力,工作不怕被 AI 搶走

2021 年消失中的 7 個職務,工作者如何轉型?

逐一分析七個「消失中的職務」背景、以及轉型下一步:

(室內)電話及電報機裝修工

「抱歉!我家沒有室內電話。」隨著智慧裝置普及、以及各種免費通訊的 App 百花齊放,傳統電話機已逐漸被取代;國家通訊委員會也統計,室內電話用戶數逐年下降,十年來已減少 19%,室內電話及電報機裝修工苦有技術卻苦無機會,今年 1 到 8 月平均每月工作機會數只剩 1 個(註:電信公司視需求自行專案招募),最近 5 年的薪資中位數 3.5 萬。勞動部的資料也顯示,電信產業的建設期早已結束,基礎建設之管道、機房、線路等需求亦已接近飽和。

下一步: 純粹的室內電話及電報機硬體裝修,已無法滿足通訊產業數位化。需具備電信網路規劃設計和維運的能力,或擴大硬體裝修到有線電視、電腦組裝、電機裝修等產品維修,平均月薪 3 萬~3.7 萬不等。

珠心算老師

當算盤成為古董,當珠心算被電腦運算取代,當更多才藝也具備專注的附加價值時,家長們對珠心算各有主張,已讓珠心算老師的徵才需求減弱。今年 1 到 8 月平均每月工作機會數只剩 4 個,最近 5 年,最多每月也只需求 12 人,薪資中位數 2.55 萬。

下一步: 珠心算老師轉向幼兒安親班老師、行政人員,或因商學背景進入金融業擔任銀行辦事員、保險業務,或擔任電話行銷居多,平均月薪4萬~4.3萬不等。

電台主持人

「人人都是自媒,網紅就是我」的時代來臨!廣播先因網路興起而失去資訊快又廣的優勢,近年電台主持人「兩極化」,知名大咖、挖角不需開缺,自媒體素人,因 Podcast、Clubhouse 爆紅,無需申請廣播執照、人人皆可透過簡易設備成為虛擬世界的主持人。今年 1 到 8 月平均每月工作機會數只剩 6 個,最近 5 年,每月最多也不超過 20 個,薪資中位數 3.2 萬。

下一步: 電台主持人轉向電商、電視購物、網購、直播平台、演講個人講師,續拿主持麥克風。具備企劃及內容能力者,傳播媒體企劃人員、行銷企劃人員、記者/編採。具備音控硬體設備者,轉向錄音室、直播、或影片製作技術人員,平均月薪 3.5 萬~4.2 萬不等。

家庭代工

客廳即工廠,曾被視為婆媽在家拚經濟範例的家庭代工,在 1970 年代創造台灣的經濟奇蹟。常見手縫鞋面、聖誕燈泡、瓶貼、鎖蓋、改標籤等,隨著生產自動化、工廠外移、以及「商品標示法」漸趨完備等影響,企業需求大減。今年 1 到 8 月平均每月工作機會數只剩 86 個,比五年前的 163 個衰減 47.2%,薪資中位數 2.35 萬。

下一步: 從事家庭代工者多為女性,當前幾乎無工可代,多轉較容易入手的作業員/包裝員、門市/店員/專櫃人員、餐飲服務生、行政助理, 平均月薪 2.6 萬~3 萬不等。

手工打版師

打版人員為將設計師的圖稿,精確繪製成服裝版型。隨著「快時尚」興起,加上台灣紡織業因勞動力成本提升產業外移至東南亞等國家,使得打版人員的需求逐漸減少,今年 1 到 8 月平均每月工作機會數只剩 140 個,比五年前的 204 個衰減 31.6%,薪資中位數 3.5 萬。

下一步: 手工打版師多為資深年長的裁縫師,或是設計師兼作打版師,當版型確認後,即進入產線生產。手工打版師已是複合型職務,跨到服裝/皮包/鞋類的設計師、或轉向採購,平均月薪 4 萬~4.2 萬不等。

派報生/傳單派送

多久沒翻報「紙」了?數位化興起,網路取代傳統紙媒,實體廣告改為數位廣告,派報生已消失於日常生活中,傳單派送多改為定點人形立牌,今年 1 到 8 月平均每月工作機會數只剩 203 個,比五年前的 288 個衰減 29.4%,薪資中位數 2.6 萬。

下一步: 派報生/傳單派送以年輕男性居多,無報可派之後,多轉作外務/快遞/送貨、餐廚助手或廚師、電話客服等,平均月薪 3.2 萬~3.5 萬不等。

延伸閱讀:看待工作的眼光,決定了你是否幸福!工作分 3 個層次,你在第幾層?

林木伐運工作者

伐木曾是台灣紅極一時的產業,採伐量曾一度來到 180 萬立方米,不過隨著綠色意識抬頭,台灣已在 1993 年全面禁伐天然林,即便開伐人造林也可能因社會觀感卻步,木材自給率僅 1.02%,使得產業相關職務面臨消失的危機。連續五年,林木伐運工作者每月平均工作數都不超過5個,薪資中位數為 3 萬元。

下一步: 林木伐運工作者以男性居多,因具備自然山林知識,履歷表資料庫也觀察到部分工作者具備觀光業領隊或導遊執照,平均月薪 4.8 萬~5.2 萬;有些則依所學背景擔任生產設備工程師,平均月薪 4.3 萬。

資料來源/104 玩數據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