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一企管公司總經理 林宜璟

等人提拔,不如自己拿梯子往上爬

成為「受歡迎」的主管,不如成為「受尊敬」的主管!如何建立士氣,帶領團隊創造績效?


一、你快樂嗎?
團隊領導的課堂上,談到「快樂」這個問題。
學員問:「我要如何才能讓我的團隊成員快樂?」
我回答:「我認為經理人該負責的是快樂的工作環境,而不是快樂的員工。團隊成員快不快樂是他們自己的選擇。經理人管不了,也不用管。」
學員又問:「那怎樣建立快樂的工作環境?」
我再回答:「兩個重點。第一點,了解並尊重普遍的人性,基本上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第二點,清楚誠信的說明組織運作的邏輯。員工與組織因了解而分手不是壞事,但絕不要因誤會而結合。」
我想學員心中還有不少疑惑,我也說得不夠清楚。但是課堂時間有限,那時也就只能這樣停住。
所以利用這一章的篇幅,說明一下我對於快樂跟領導關係的看法。
但是這時可能有些人心中浮起另一個問題。他說:「我就慣老闆啊!我本來就不認為應該要讓我的團隊成員快樂。那這樣子的話這篇文章跟我有關係嗎?」
我的答案是:你可以不用讓你的團隊成員快樂,但是你必須要知道你的團隊成員快不快樂,以及快不快樂的原因及所造成的影響。希望這個回答有引起你好奇,讓你想繼續讀下去。
把這件事情說清楚,要分幾個層次:
- 什麼是快樂的團隊?
- 經理人的職責是什麼?
- 團隊士氣和團隊績效的關係
- 如何建立高士氣的工作環境?
為了讓討論能夠聚焦,文中所討論的團隊局限在「以營利為目標」的團隊,白話文就是一般的「公司」。不在這個類別裡面的團隊應該會有不同的角度,但不在本篇討論的範圍。
二、什麼是快樂的團隊?
「快樂是什麼」是哲學問題,很複雜,我們先放一邊。管理是實用的行為科學,所以就讓我們用行為來定義快樂的團隊。
快樂的團隊:團隊成員很喜歡加入這個團隊,並且在這個團隊裡覺得開心。但是這樣快樂的團隊就是一個好的團隊嗎?請思考以下幾種情況:
- 公司有錢主管不管事。 大家每天進公司就打遊戲,網購,每個月時間到了就有薪水入帳。雖然以後怎樣不知道,但至少現在大家上班很開心。
- 團隊成員感情融洽,只差沒有歃血為盟。 槍口一致對外,別的部門敢動我們,絕對給他死。
- 主管人好又大方,還有強大的個人魅力。 只要跟著他,沒有煩惱,心情大好。
我想你看得出來,以上團隊雖然都快樂,但是第一種情況是打混,第二種情況恐怕導致本位主義,第三種情況可能是個人崇拜。看起來都不太對勁。因為不管經理人用什麼方式領導團隊,最終的目標就是創造績效。
三、經理人的天職是績效
僱用經理人的是公司,而公司存在的目的是什麼?從歷史上最早的股份有限公司「荷蘭東印度公司」到現在,這個目的的核心一直沒有變,就是:追求股東的最大利益。所以經理的天職也就是完成被交付的績效目標以創造股東最大效益。
只是在公司的發展過程中,有另外兩個重要的觀念加進來了,一個是「長期」,一個是「多數股東」。而這些觀念進來之後,才型塑了我們熟悉的現代公司面貌。歷史是好東西,看清過往今來公司發展的脈絡,對於人在公司打拼的我們大有幫助。接下來討論這兩觀念以及為公司帶來的改變。
長期:
早期的公司其實名聲不好。為了極大化股東利益,往往傷害了員工,還有社會的利益。如「悲慘世界」等的文學作品,都部份描述了過往公司的樣貌。
但是慢慢的公司的經營者發現這樣下去不行。如果不重視員工、社會的話,終究要付出慘重的代價。也就是短期的利益有了,但長期的利益卻會出大問題。所以一些我們現在熟悉的觀念及作法就誕生了。比如:工會、員工退休金、各式各樣的員工福利、職災預防、環境保護,企業社會責任,反托拉司法等。
多數股東:
有很長一段時間,股市都是大股東的天堂,小股東的套房。小股東在股市被宰殺是應該,賺到錢是例外。
但是一樣的,如果長期這樣下去,小股東就不玩了,對公司也有重大傷害。於是我們有了:防治內線交易的法律、公司治理、對財務報表的規範,等等。
說了這麼多,要強調的只有一件事:完成績效以創造股東最大的利益是經理人最優先的目標。只是這個目標要在長期及多數股東的前提下來思考。如果有經理人會把團隊的快樂當成優先的工作目標,那真是誤會大了。
除非,快樂的團隊會帶來高績效。
所以下一個討論重點就是,團隊的快樂和績效的關係。
四、團隊士氣和團隊績效的關係
錯的問題裡找不到對的答案。從以上討論,我們知道快樂其實和團隊的績效並沒有什麼關係。打混摸魚、本位主義,主管搞個人崇拜的團隊,可能都很快樂,但未必有好的績效。也就是課堂上的學員問了一個錯的問題。
對的問題是:怎樣的一種團隊氛圍最有助於團隊績效?這不會有簡單的唯一答案,但我個人認為「士氣」可能是很適當的選擇。一樣為士氣下個我的版本的行為定義。
士氣:完成團隊共同目標的意願
以上這個定義有兩個要素:「共同目標」和完成共同目標的「意願」。所以團隊成員彼此不一定喜歡,但是為了完成共同目標他們可以一起合作。某個成員在團隊可能有壓力,甚至有些不開心,但是為了共同目標,他可以承受。有些成員覺得老闆不盡人情,但為了共同目標,他們可以不放在心上。
這樣境界的團隊士氣,才是經理人該全力追求的聖杯。
管理者想「建立一個快樂團隊」的出發點是良善的,但一開始的角度偏差可能造成接下來的全盤大錯,最常見的結果就是管理一心想成為「受歡迎」的主管。
受歡迎不對嗎?不對!
領導者會受歡迎有很多原因。公司給他很多資源讓他可以隨便撒,個性親和,樂於助人,甚至長得美、長得帥。一個能讓團隊快樂的主管,更通常就是一個受歡迎的主管。但是許多的研究告訴我們,這些因素和團隊的績效並沒有什麼關聯。
回到最根本,管理者最關鍵的還是團隊績效。而依我個人的經驗,與其追求成為「受歡迎」的主管,不如成為「受尊敬」的主管。
- 受尊敬的主管更能讓部屬接受共同的目標,即使目標對個人而言有挑戰,甚至不自在。
- 受尊敬的主管能更有效的協調團隊的衝突。
- 受尊敬的主管更能為團隊爭取資源。
- 受尊敬的主管讓團隊更有榮譽及成就感。
綜合以上各點,受尊敬的主管更有機會帶領團隊創造績效。
最後,最重要的,比起受歡迎的主管,受尊敬的主管走得更遠,內在的感受也更好。
再說一次: 成為「受歡迎」的主管,不如成為「受尊敬」的主管。
五、建立高士氣的工作環境
最後,要談的就是如何建立高士氣的工作環境。
依循我在課堂上給學員的回答( 雖然現在的命題已經從「快樂」轉換成「士氣」),關鍵一樣在兩件事上:
1. 了解並尊重普遍的人性;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團隊是人組成的,管理離不開人性。人性何其複雜,如何了解人性,尊重人性不是這裡有限短短篇幅能深談的。但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個我們都熟悉的原則,大致就是所有準則的基礎了。
但這裡是要特別提醒的是,有許多主管的問題反而是「己之所欲,施於人」。主管因為有經驗,常常會把自己的想法,或是認為好的做法硬要塞給部屬。而又因為主管有職權,部屬即使心裡不舒服,不認同,也只能忍耐接受。
主管的好意,反而常常消磨了團隊的士氣。
人最喜歡自己的想法,其次是自己有參與的想法;你的肉可能別人的毒藥。帶領團隊,特別是管理知識工作者時,「己之所欲,施於人」是主管要特別注意的。
2. 清楚誠信的說明組織運作的邏輯:
員工與組織因了解而分手不是壞事,但絕不要因誤會而結合。講清楚說明白,其它都是各自的選擇。
比方說在新創企業中,高壓力、加班是常態,薪水也不高,但有無限美好的未來。如果主管讓團隊成員一開始就有正確的期待,那就可以減少後續的誤會和衝突。
領導風格也無所謂好壞對錯。暴君賈伯斯和幸福企業的許文龍都有忠誠的追隨者。領導者能做、該做的只有誠信,其它剩下的事,生命自會找到出口。
六、結語
想讓團隊成員快樂,是領導目標的迷思。真正該努力的,是士氣而不是快樂。
當個被尊敬的管理,而不是被喜歡的管理者。「己之所欲,施於人」是管理的盲點。最後,維持士氣,「誠信」是關鍵。其它的,交給團隊成員自己的選擇。
(本文出自《等人提拔,不如自己拿梯子往上爬》,蔚藍文化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