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 Leadership > 領導力
feature picture
pixabay

成為「受歡迎」的主管,不如成為「受尊敬」的主管!如何建立士氣,帶領團隊創造績效?

2021-12-01 宇一企管公司總經理 林宜璟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一、你快樂嗎?

團隊領導的課堂上,談到「快樂」這個問題。

學員問:「我要如何才能讓我的團隊成員快樂?」

我回答:「我認為經理人該負責的是快樂的工作環境,而不是快樂的員工。團隊成員快不快樂是他們自己的選擇。經理人管不了,也不用管。」

學員又問:「那怎樣建立快樂的工作環境?」

我再回答:「兩個重點。第一點,了解並尊重普遍的人性,基本上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第二點,清楚誠信的說明組織運作的邏輯。員工與組織因了解而分手不是壞事,但絕不要因誤會而結合。」

我想學員心中還有不少疑惑,我也說得不夠清楚。但是課堂時間有限,那時也就只能這樣停住。

所以利用這一章的篇幅,說明一下我對於快樂跟領導關係的看法。

但是這時可能有些人心中浮起另一個問題。他說:「我就慣老闆啊!我本來就不認為應該要讓我的團隊成員快樂。那這樣子的話這篇文章跟我有關係嗎?」

我的答案是:你可以不用讓你的團隊成員快樂,但是你必須要知道你的團隊成員快不快樂,以及快不快樂的原因及所造成的影響。希望這個回答有引起你好奇,讓你想繼續讀下去。

把這件事情說清楚,要分幾個層次:

  1. 什麼是快樂的團隊?
  2. 經理人的職責是什麼?
  3. 團隊士氣和團隊績效的關係
  4. 如何建立高士氣的工作環境?

為了讓討論能夠聚焦,文中所討論的團隊局限在「以營利為目標」的團隊,白話文就是一般的「公司」。不在這個類別裡面的團隊應該會有不同的角度,但不在本篇討論的範圍。

二、什麼是快樂的團隊?

「快樂是什麼」是哲學問題,很複雜,我們先放一邊。管理是實用的行為科學,所以就讓我們用行為來定義快樂的團隊。

快樂的團隊:團隊成員很喜歡加入這個團隊,並且在這個團隊裡覺得開心。但是這樣快樂的團隊就是一個好的團隊嗎?請思考以下幾種情況:

  1. 公司有錢主管不管事。 大家每天進公司就打遊戲,網購,每個月時間到了就有薪水入帳。雖然以後怎樣不知道,但至少現在大家上班很開心。
  2. 團隊成員感情融洽,只差沒有歃血為盟。 槍口一致對外,別的部門敢動我們,絕對給他死。
  3. 主管人好又大方,還有強大的個人魅力。 只要跟著他,沒有煩惱,心情大好。

我想你看得出來,以上團隊雖然都快樂,但是第一種情況是打混,第二種情況恐怕導致本位主義,第三種情況可能是個人崇拜。看起來都不太對勁。因為不管經理人用什麼方式領導團隊,最終的目標就是創造績效。

三、經理人的天職是績效

僱用經理人的是公司,而公司存在的目的是什麼?從歷史上最早的股份有限公司「荷蘭東印度公司」到現在,這個目的的核心一直沒有變,就是:追求股東的最大利益。所以經理的天職也就是完成被交付的績效目標以創造股東最大效益。

只是在公司的發展過程中,有另外兩個重要的觀念加進來了,一個是「長期」,一個是「多數股東」。而這些觀念進來之後,才型塑了我們熟悉的現代公司面貌。歷史是好東西,看清過往今來公司發展的脈絡,對於人在公司打拼的我們大有幫助。接下來討論這兩觀念以及為公司帶來的改變。

長期:

早期的公司其實名聲不好。為了極大化股東利益,往往傷害了員工,還有社會的利益。如「悲慘世界」等的文學作品,都部份描述了過往公司的樣貌。

但是慢慢的公司的經營者發現這樣下去不行。如果不重視員工、社會的話,終究要付出慘重的代價。也就是短期的利益有了,但長期的利益卻會出大問題。所以一些我們現在熟悉的觀念及作法就誕生了。比如:工會、員工退休金、各式各樣的員工福利、職災預防、環境保護,企業社會責任,反托拉司法等。

多數股東:

有很長一段時間,股市都是大股東的天堂,小股東的套房。小股東在股市被宰殺是應該,賺到錢是例外。

但是一樣的,如果長期這樣下去,小股東就不玩了,對公司也有重大傷害。於是我們有了:防治內線交易的法律、公司治理、對財務報表的規範,等等。

說了這麼多,要強調的只有一件事:完成績效以創造股東最大的利益是經理人最優先的目標。只是這個目標要在長期及多數股東的前提下來思考。如果有經理人會把團隊的快樂當成優先的工作目標,那真是誤會大了。

除非,快樂的團隊會帶來高績效。

所以下一個討論重點就是,團隊的快樂和績效的關係。

四、團隊士氣和團隊績效的關係

錯的問題裡找不到對的答案。從以上討論,我們知道快樂其實和團隊的績效並沒有什麼關係。打混摸魚、本位主義,主管搞個人崇拜的團隊,可能都很快樂,但未必有好的績效。也就是課堂上的學員問了一個錯的問題。

對的問題是:怎樣的一種團隊氛圍最有助於團隊績效?這不會有簡單的唯一答案,但我個人認為「士氣」可能是很適當的選擇。一樣為士氣下個我的版本的行為定義。

士氣:完成團隊共同目標的意願

以上這個定義有兩個要素:「共同目標」和完成共同目標的「意願」。所以團隊成員彼此不一定喜歡,但是為了完成共同目標他們可以一起合作。某個成員在團隊可能有壓力,甚至有些不開心,但是為了共同目標,他可以承受。有些成員覺得老闆不盡人情,但為了共同目標,他們可以不放在心上。

這樣境界的團隊士氣,才是經理人該全力追求的聖杯。

管理者想「建立一個快樂團隊」的出發點是良善的,但一開始的角度偏差可能造成接下來的全盤大錯,最常見的結果就是管理一心想成為「受歡迎」的主管。

受歡迎不對嗎?不對!

領導者會受歡迎有很多原因。公司給他很多資源讓他可以隨便撒,個性親和,樂於助人,甚至長得美、長得帥。一個能讓團隊快樂的主管,更通常就是一個受歡迎的主管。但是許多的研究告訴我們,這些因素和團隊的績效並沒有什麼關聯。

回到最根本,管理者最關鍵的還是團隊績效。而依我個人的經驗,與其追求成為「受歡迎」的主管,不如成為「受尊敬」的主管。

  1. 受尊敬的主管更能讓部屬接受共同的目標,即使目標對個人而言有挑戰,甚至不自在。
  2. 受尊敬的主管能更有效的協調團隊的衝突。
  3. 受尊敬的主管更能為團隊爭取資源。
  4. 受尊敬的主管讓團隊更有榮譽及成就感。

綜合以上各點,受尊敬的主管更有機會帶領團隊創造績效。

最後,最重要的,比起受歡迎的主管,受尊敬的主管走得更遠,內在的感受也更好。

再說一次: 成為「受歡迎」的主管,不如成為「受尊敬」的主管。

五、建立高士氣的工作環境

最後,要談的就是如何建立高士氣的工作環境。
依循我在課堂上給學員的回答( 雖然現在的命題已經從「快樂」轉換成「士氣」),關鍵一樣在兩件事上:

1. 了解並尊重普遍的人性;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團隊是人組成的,管理離不開人性。人性何其複雜,如何了解人性,尊重人性不是這裡有限短短篇幅能深談的。但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個我們都熟悉的原則,大致就是所有準則的基礎了。

但這裡是要特別提醒的是,有許多主管的問題反而是「己之所欲,施於人」。主管因為有經驗,常常會把自己的想法,或是認為好的做法硬要塞給部屬。而又因為主管有職權,部屬即使心裡不舒服,不認同,也只能忍耐接受。

主管的好意,反而常常消磨了團隊的士氣。

人最喜歡自己的想法,其次是自己有參與的想法;你的肉可能別人的毒藥。帶領團隊,特別是管理知識工作者時,「己之所欲,施於人」是主管要特別注意的。

2. 清楚誠信的說明組織運作的邏輯:

員工與組織因了解而分手不是壞事,但絕不要因誤會而結合。講清楚說明白,其它都是各自的選擇。

比方說在新創企業中,高壓力、加班是常態,薪水也不高,但有無限美好的未來。如果主管讓團隊成員一開始就有正確的期待,那就可以減少後續的誤會和衝突。

領導風格也無所謂好壞對錯。暴君賈伯斯和幸福企業的許文龍都有忠誠的追隨者。領導者能做、該做的只有誠信,其它剩下的事,生命自會找到出口。

六、結語

想讓團隊成員快樂,是領導目標的迷思。真正該努力的,是士氣而不是快樂。
當個被尊敬的管理,而不是被喜歡的管理者。「己之所欲,施於人」是管理的盲點。最後,維持士氣,「誠信」是關鍵。其它的,交給團隊成員自己的選擇。

(本文出自《等人提拔,不如自己拿梯子往上爬》,蔚藍文化出版)

繼續閱讀 領導帶人
相關文章

等人提拔,不如自己拿梯子往上爬

管理 Management > 財務管理
feature picture
經理人

挺你所想,中國信託銀行 ATM 推出創新無障礙服務與AI防詐應用!

2025-09-30 經理人 X 中國信託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中國信託銀行透過 ATM 落實普惠金融,根據不同族群的需求設計操作介面,也結合政府部門與AI機制提高防詐成效,以「挺你所想」為精神致力提供有溫度的數位金融體驗。

在金管會最新公佈的「2024年我國普惠金融衡量指標,台灣有多項指標都超越國際平均,特別是 ATM 普及率,每 10 萬名成年人平均擁有 165 台 ATM,是全球平均值的 3.14 倍。這背後不只是政府政策驅動,更有金融業者的努力,而以「全客群服務、以人為本」為根基的中國信託為例,不僅廣泛佈建 ATM、針對不同族群設計友善操作介面,更結合創造科技打造防詐警示機制,成為台灣普惠金融成績亮眼的重要推力。

數位平台經營處副總經理李雅婷表示:「ATM 是我們推動普惠金融的重要節點,從回應多元需求出發,為不同族群量身打造貼近日常的服務,讓客戶感受到中信是可以與你一起生活的銀行。」中國信託以科技與使用者為中心,搭起金融服務的橋樑,充分體現「挺你所想」的精神,讓每一位使用者都能無障礙地享有金融資源。

中國信託長期致力於金融服務普及化,透過廣泛佈建ATM網絡來延伸服務據點,目前裝機量達7,700台,為全台之冠。佈點策略不僅覆蓋都會核心區域,更深入阿里山、鵝鑾鼻、馬祖等偏鄉觀光景點,讓民眾無論身處何地都能享有便利金融服務。

中國信託X經理人_Tammy81 拷貝 切.jpg
中國信託數位平台部李蓓雯部長(左三)推動ATM介面與功能優化,並分享與不同客群訪談的實務經驗;數位經營部陳瑞怡科長(左四)則以行銷視角,強化ATM的趣味性與互動性,共同提升客戶體驗,打造「挺你所想的數位金融」。
經理人

針對外籍人士,開發多國語言與語音服務

在追求服務普及化的同時,中國信託亦重視服務的包容性,針對不同族群量身打造友善操作介面,致力讓每一個人都能享有更好的金融服務使用體驗。

舉例來說,ATM原本僅提供中英文介面,但中國信託深知語言是影響使用體驗的關鍵門檻,因此根據觀光局來台旅客統計資料,鎖定最常來台的外籍遊客國籍,以及外籍移工主要來源國,逐步擴充 ATM 多國語言和語音服務。

目前,中國信託 ATM 已提供 12 國語言介面及 7 國語音導引,不僅真正做到語言無障礙的金融服務,更大幅提升使用體驗。以泰籍移工為例,以前在操作 ATM 時,只能依賴原生國網友分享的教學影片,才知道下一步該按哪一個選項,如今可以直接選擇母語介面或使用語音導引,輕鬆完成各項金融交易,充分印證了 ATM 多語言服務的價值。

針對中高齡族群,確保介面簡潔易懂

此外,因應超高齡社會的到來,中國信託在2-3年前便展開部署,主動邀請中高齡族群進行使用者訪談,深入了解他們在操作 ATM 時的痛點與需求,並設計出專屬的「大字模式」。該模式不僅放大字體、加強色彩對比,重點凸顯存款、提款、轉帳與查詢等常用服務,更進一步調整交易流程設計,讓每個頁面僅呈現 1-2 個選項,同時移除與金融交易無關的訊息,確保操作介面簡單明瞭,使用者能夠一目瞭然。

這項貼心設計自推出後獲得熱烈回響,每月超過 10 萬人次使用,目前累積使用人次達 20-30 萬人,為中國信託致力提供「有溫度的數位金融體驗」的最佳見證。

針對身視聽障族群,用科技與設計打造無障礙金融服務

要挺客戶,就要傾聽不同客戶的聲音,除了外國人、外籍移工及中高齡長者,中國信託亦相當重視身視聽障人士的需求。針對坐輪椅的身障族群,中國信託設計了「鍵盤對應螢幕選項」的功能,使用者透過鍵盤輸入各功能選項所對應的數字或代碼,就可完成金融交易,解決身障人士觸碰不到螢幕的困擾。

隨著與身障人士持續的訪談,中國信託發現重度殘障者因無法側身的緣故,在操作鍵盤時相當辛苦,為此,中國信託於2025年改裝部分 ATM 並增設第二螢幕,讓輪椅族不必側身就能操作第二螢幕及完成交易。

至於視障族群,中國信託則導入「語音操作模式」,使用者只要戴上耳機,便可依循語音引導完成交易,讓視障人士可以像一般人一樣,不僅能自主完成金融交易,還能保有個人隱私。值得一提的是,中國信託在初期僅提供視障語音提款、轉帳與查詢服務,但經使用者訪談發現,視障人士對 ATM 存款功能的需求極大,遂領先業界推出視障語音存款服務,更因此獲金管會肯定,鼓勵其他金融機構參考中國信託模式導入相關服務。

而聽障族群,中國信託設計了「文字客服串接功能」。當聽障者在 ATM 操作過程中遇到問題,螢幕會自動跳出 QR Code,只要掃描即可直接進入文字客服介面,與客服人員溝通,快速解決問題。

圖一.jpg
中國信託數位平台部林家正科長(左一)分享ATM防詐的心路歷程,揭示幕後努力與實務挑戰。
經理人

針對防詐應用,3階段進化將 ATM 打造成第一道防線

在 ATM 服務上,中國信託不僅重視使用體驗,更積極思考如何發揮防詐打詐效果,從宣導提醒、即時通報到AI智能防護的3階段進化,將 ATM 打造成防詐前線,在關鍵時刻守護民眾資產。

近年來,AI 技術日益成熟,中國信託於 2025 年全面升級 ATM 防詐機制,導入 AI 智能辨識技術。當系統偵測到使用者五官遭遮蔽(如配戴口罩或安全帽),將即時跳出警示頁面,提醒用戶移除遮蔽物,以順利進行下一步交易。此舉不僅強化 ATM 的安全防護力,更展現中國信託在防詐領域的創新作為與企業責任。

從 ATM 操作介面到防詐應用,中國信託近來更將普惠金融理念延伸至行銷面,推出「ATM 交易即時抽」活動,無論是中信或他行客戶,只要在中國信託ATM進行台幣跨行提款/轉帳/存款及外幣跨行提款/存款等交易,就能參加抽獎並立即得知結果,讓金融服務體驗充滿驚喜與溫度。

中國信託X經理人_Tammy107.jpg
「從客戶需求出發,ATM是落實普惠金融的橋樑,更是體現『挺你所想』精神的具體行動。」——中國信託數位平台經營處副總經理李雅婷(左六)。中國信託團隊透過深入訪談,掌握多元需求,持續優化友善金融服務的每一個細節,致力提供有溫度的數位金融體驗。
經理人

活動自推出後便大受歡迎,兩個多月以來累計參與人次超過200 萬人,更有幸運客戶在社交平台發文分享中獎喜悅,該則貼文獲得數萬顆愛心,甚至吸引媒體爭相報導,成功引發熱烈話題。透過這樣兼具趣味性與互動性的設計,中國信託不僅提升了客戶體驗,也更體現了讓每位客戶在每個接觸點上都能更貼近生活的願景,陪伴客戶,成為與你一起生活的銀行。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