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客戶初次見面,約哪最好、該聊什麼?日本傳奇業務員的成交祕訣


第一次和客戶見面時,該做什麼才好呢?這對業務員來說,是極為重要的問題。第一印象的好壞,將大大影響業務員與客戶的關係,當然必須小心注意。
「初次見面」赴約前,絕對該先做的事
第一次和客戶見面前,我有件一定會做的事。那就是再次確認見面的目的。這個目的絕對不是「賣保險」,而是「建立名為信任的資產」。每次出發前,我都會再確認一次。
說得更誇張一點,我會告訴自己「今天不聊保險的事也沒關係」。因為才第一次見面,首先,最重要的是讓對方接受我這個人。即使這次沒提到保險的事,只要建立起還有機會相約見面的關係就好。最糟糕的狀況是遇到對保險毫無興趣的人,那就只見這次面也沒關係。我會這樣對自己說。
聽起來很煩,但我這人個性謹慎,要是不每次這麼確認,我總擔心「想賣掉商品」的心情會不小心洩漏出來。就算只有一點點,只要被客戶察覺到業務有這種念頭,客戶的心就會立刻遠離。「想賣掉商品」是業務的「職業病」,一定要再三提醒自己,將心情整理好才行。
另外,我在與客戶見面前,經常打電話給妻子。
業務這份工作,面對的往往是一連串「被否定」。「被否定」這件事,會對人的心理造成很大的打擊。老實說,和客戶見面令人「害怕」。但是,要是帶著這份恐懼心情去和客戶見面,可能連客戶都會感受到莫名其妙的緊張感。
所以,我會在與客戶見面前,先打給絕對不會說任何否定我的話,只會對我說「加油喔」的妻子,聽聽她的聲音。剛開始這麼做的時候,每天至少打十通電話給她。
可能會有人說「都老大不小了,是在撒什麼嬌?」。但是,我倒覺得如果有可以撒嬌的對象,那就撒嬌一下比較好。只要是能對「成果」加分的事,我決定都盡可能去做。
比起高級飯店的咖啡廳,街頭小咖啡店更好
心情整理好了,就前往約定碰面的地方。
我不怎麼講究「地點」;有些業務員喜歡跟客戶約在高級飯店的咖啡廳,原因是「為了展現對客戶的敬意,選擇高級的場所比較好」或「想成為一個提供優秀服務的業務,自己最好也接受別人優秀的服務」等,我聽了覺得也有道理,起初曾經仿效過,但是很快就不再堅持去這些高級的地方了。
這是因為,要是每次都去高級飯店咖啡廳,幾次下來的費用就「高得嚇死人」,去這些地方還經常遇到同行跑來打招呼,教人坐立不安。
再說,比起仰賴「場地」的力量,用只有自己能做到的方式為客戶提供服務不是更好嗎? 自己的「價值」不是來自高級場地,也無須依靠身著名牌華服,而是自然而然散發的東西。
因此,我不再與客戶相約飯店的高級咖啡廳,更常去的是空間寬敞舒適又安靜的街頭咖啡店。儘管只是普通咖啡店,只要能確保舒適空間,就不會對客戶失禮。更何況,離車站近的街頭咖啡店對客戶來說反而更方便。
當然,我最晚也會在約定時間的十分鐘前抵達、入座。當客戶蒞臨時,我會立刻從位子上起身招呼,讓對方一眼就能看見。總而言之,要拋棄各種邪念,只懷抱「能見到您真是太開心了」的心情,直率開朗地打招呼。
適度的「緊張」是業務員的後盾
打完招呼坐下來,差不多就要正式開始了。
因為是第一次見面,無論如何都會緊張。不過,完全沒必要消除這份緊張。我反而認為,適度的「緊張」是業務員的好幫手。
明明是初次見面的對象,對方卻擺出一副很熟的樣子,無論是誰都會覺得「這傢伙怎麼這樣」吧?所以,刻意「裝熟」其實會造成反效果。有點緊張的業務員,比較容易讓客戶留下好印象。
最重要的,是自己也要享受見面這件事,會造成妨礙的是「想賣掉商品」或「非賣掉不可」等邪念。將這些東西拋到腦後吧!只要想著如何和眼前的客戶用心交流,一起開心度過見面當下的時光就好。只要能讓客戶產生「和金沢在一起很開心,心情變得積極向前了」的感覺,這次的見面就算非常成功。當身為一個人類的自己獲得對方認同與接受,工作自然就會開始順利。
仔細想想,雖然見面的原因是「推銷保險」,在地球上幾十億人口中,我們兩人能如此碰面,已經是奇蹟般的緣份。只要去想如何讓這份難能可貴的緣份更美好就好。為此,最好把「賣保險」這件事忘掉。
那麼,該如何和眼前的客戶用心交流呢。答案很簡單,找出「共通點」即可。
拉近彼此距離的訣竅,就是盡可能找出共通點。 出身地也好,興趣也好,喜歡的運動也好,就讀的大學也好,小孩或美食話題也好,什麼都可以,總之就是要找出能讓彼此深入交談的「共通話題」。
當然,找尋共通話題時,絕對不能冒昧「打探」或「追究」客戶的私事。拉近距離不是靠這種方法。一開始,可以先提供一些不會踩到地雷的普通話題,和客戶一來一往地聊天。想像以「面」的方式鋪展自己有興趣的話題即可。
一邊這麼聊,一邊就要觀察對方的反應。
一定會在聊到某個話題時,看到對方向前探身,聲音語氣提高了一些,或是表情忽然為之一亮的瞬間。這一個瞬間,就是客戶對話題感興趣的證據。只要找到並抓住這個「點」深入聊下去,彼此的對話一定會熱烈起來。這時,就能順利縮短和客戶之間的距離了。
就像這樣,我和第一次見面的客戶聊天時,都會想像自己正從「面」的鋪陳中找尋「點」。效果很好,請大家不妨試試看。
對客戶抱持純粹的關心,是業務成功的「祕訣」
想知道和對方有什麼共通點,事前的準備也很重要。
見面之前,可事先盡可能調查關於客戶的事。如果客戶是透過別人介紹的,也可以請介紹者提供一些情報。現在這個時代,光是上網查都能查到不少值得參考的資訊。如果對方有玩社群網站,從中更是能夠獲得具有深度的情報。就像這樣,從與對方的共通點中找尋「正中紅心」的話題。
這種方式曾立下大功,讓我和一位實力派經營者初次見面就培養了好感情。
得知有機會和那位客戶見面時,我立刻上網查詢對方的相關資訊。一查才知道,他高中時曾是打入甲子園的棒球選手,而且還拿下亞軍。我心想,這個話題絕對「會中」。我國中高中也是棒球隊,沒有比這更好的共通點了。
當然,要是一見面就拿出這話題,那可就表現得太刻意了。
所以,一開始我先自我介紹,提到自己辭去 TBS 的工作轉行投入保險業的原因。對方聽了就說:「是喔,那你真的豁出去了耶。」似乎對我這人開始感興趣的樣子,我知道機會來了「就趁現在!」,於是便轉移話題說:「聽說您以前打過棒球?」
因為才剛提到我曾是美式足球員的事,再拿棒球當話題一點也不會不自然。聽我這麼問時,起初對方只有「對啊」的淡淡反應,但總算是開啟了這個話題。
於是我接著說:「能打進甲子園真不容易耶。我國中高中也打過棒球,甲子園實在是個太遙遠的夢想。」對方似乎覺得「喔? 你滿懂的嘛」,臉上表情也為之一變。我打蛇隨棍上繼續說:「而且您隸屬的球隊還拿下了亞軍,真的很厲害。」這是我的真心話,對方聽了臉上更是笑容滿面。
看到這樣的笑容,就代表對方已經敞開心扉。我接著提出「當時都做了哪些練習呢」和「遇到戰況危急時,要用什麼態度面對呢」等棒球專業問題,他都毫不藏私地一一與我分享。就這樣,當天結束會面時,我們兩人之間的距離,已經拉近得像認識多年的朋友。
如上所述,找到共通點,能為我們帶來很大的力量。為了找出共通點,一定要先拋棄「想賣出商品」的心情。充其量只能以一個人的身分對客戶表現單純的興趣;就這層意義來說,或許「對客戶感興趣」正是業務成功的「祕訣」。
(本文出自《超級業務大全》,墨刻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