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 Leadership > 領導力
feature picture
pxhere

2021年最佳 CEO 出爐!超越微軟、蘋果執行長,員工眼中的最佳領導者是「他」

2022-01-04 編譯‧整理 Kevin Liu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職場資訊平台 Comparably 日前公布 2021年 最佳 CEO 評比統計,其中 Adobe 執行長山塔努.納拉言(Shantanu Narayen)獲選年度最佳執行長、IBM 執行長阿溫德・克里希納(Arvind Krishna)居次,而微軟執行長薩蒂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排名第 3。

前年(2020)被 Comparably 評選為年度最佳 CEO 的 Zoom 執行長袁征(Eric Yuan)2021 年則排在第 4,第 5 到 10 名依序為五金工具商史丹利百得執行長詹姆斯.羅利(Jim Loree)、提供雲端通訊解決方案的 RingCentral 執行長弗拉德・什穆尼斯(Vladimir Shmunis) 、雲端軟體及服務公司 ZoomInfo 執行長亨利・舒克(Henry Schuck)、新創線上健身器材公司 Peloton 執行長約翰・佛利(John Foley)、Google 執行長桑德爾・皮蔡(Sundar Pichai)與線上教育機構 Chegg 集團執行長丹・羅森斯威(Dan Rosensweig)。

延伸閱讀:CEO 的重點工作是「看履歷」?Google、GE 前執行長給我的領導啟發

前 10 名中,有 7 家是屬於科技軟體開發或服務業,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史丹利百得,其他 9 家都已經邁入雲端或線上服務產業,似乎預告雲端產業已成為未來人類生活不可或缺的服務。

2021年最佳 CEO TOP 10

排名 CEO 公司名
1 山塔努.納拉言(Shantanu Narayen) Adobe
2 阿溫德・克里希納(Arvind Krishna) IBM
3 薩蒂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 微軟(Microsoft)
4 袁征(Eric Yuan) Zoom
5 詹姆斯.羅利(Jim Loree) 史丹利百得(Stanley Black & Decker)
6 弗拉德・什穆尼斯(Vladimir Shmunis) RingCentral
7 亨利・舒克(Henry Schuck) ZoomInfo
8 約翰・佛利(John Foley) Peloton
9 桑德爾・皮蔡(Sundar Pichai) Google
10 丹・羅森斯威(Dan Rosensweig) Chegg

Adobe CEO 納拉言力排眾議、推動公司走向「訂閱制」

排名第一的 Adobe 執行長納拉言,出生於印度海德拉巴(Hyderabad)。納拉言曾在蘋果(Apple)擔任工程師 6 年,在 90 年代矽谷創業潮時,他創立線上照片平台 Pictra,雖然不算成功,但卻因此和開發 Photoshop、Illustrator、Premiere 與 Acrobat 等知名影像處理軟體的 Adobe 有了交集,1998 年因此獲邀加入 Adobe,擔任產品行銷與開發資深副總裁,2005 年成為公司營運長。

納拉言在 2007 年接任 Adobe 執行長時,當年 Adobe 一度面臨旗下套裝軟體銷售疲軟的問題,2013 年納拉言決定將旗下販售的影像處理軟體改成雲端「訂閱制」,取消原先買斷套裝軟體的銷售模式。

這個轉型當初曾受到嚴重質疑,但最終大為成功。在他任內 Adobe 不斷進行併購,納拉言在軟體人才充足的印度大舉投資,並成立人工智慧實驗室,目前 Adobe 在印度已有 6000 名員工,此舉也吸引不少世界級企業爭相布局印度,更反映在股價上,Adobe 在 2021 年 11 月市值一度超過 3000 億美元(約新台幣 8.28 兆元)。在他 14 年的領導下,Adobe 已成為全球矚目的科技公司。

延伸閱讀:為什麼 Google、微軟 CEO 都是印度人?4 大特質,讓印度「盛產」執行長

克里希納帶領 IBM 完成百年來最大收購案

過去多年來表現慘淡的「藍色巨人」IBM 在 2021 年第二季營收大幅成長,是過去 3 年以來成長幅度最大的一季,主因在於雲端運算業務需求增長,IBM 執行長克里希納(Arvind Krishna)對於全年營收樂觀看待。而克里希納的表現也獲得肯定,在這個榜上排名第二。

兩年前接下 IBM 執行長的克里希納在走馬上任前,曾是 IBM 雲端與認知軟體資深副總裁、IBM 混合雲資深副總裁及 IBM 研究院等單位主管,在 IBM 任職已超過 30 年,而他在 2018 年 IBM 宣布以 340 億美元收購開源軟體公司紅帽(Red Hat)時,克里希納即是幕後重要推手,擔任收購的首席架構師,帶領 IBM 完成這項百年來金額最大的收購案。

領導 IBM 雲端部門多年,克里希納點名雲端運算、人工智慧、量子運算與區塊鏈是這家百年企業未來發展的重中之重,而斥資巨額收購的紅帽就扮演關鍵角色。

克里希納指出,未來企業將逐步將資訊架構在雲端平台,部分關鍵或敏感資料則選擇放在自建的本地平台,雲端平台也可能依企業需求選擇一個或多個平台,因此能夠讓企業在包括 Amazon、Microsoft、IBM 等雲端平台或是客戶自建的資料中心無縫接軌,以 Linux 為基礎的紅帽軟體就是最佳的平台,也就是他所強調的混合雲計算。也因此,混合雲無疑是克里希納最寄與厚望的部門。

雖然克里希納執掌 IBM 時間並不久,但市場與員工普遍認為克里希納正帶領 IBM 走在正確道路上,有望讓這家百年企業重振雄風。

Comparably 年度最佳 CEO 排行榜,主要評選範圍為 7 萬間大型企業(員工數達 500 人以上),透過員工匿名問卷評比過去一年公司執行長的表現統計而成。

排在第 25 名的蘋果執行長提姆.庫克(Tim Cook)、Google 執行長皮蔡和微軟執行長納德拉則是連續 5 次入榜的執行長。

資料來源:Business Insider, CEO Magazine, CRN, Washington Post

繼續閱讀 領導帶人
相關文章
成功 Success > 職涯發展
feature picture
攝影 / 賀大新

聽到「寫程式」就關上耳朵?AI 時代下的文科生大機會:3招跨過門檻,從庶務中解放、放大專業

2025-08-24 林柏源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職場裡,行銷人常被形容為「萬事通」:從貼文、部落格、簡報、影片到活動執行,樣樣都得一手包辦。尤其在小型團隊,策略與執行往往無法切割,導致專業人員的時間被大量瑣碎事務消耗。

這樣的困境,Webbrain AI 共同創辦人 Sofia 再熟悉不過。儘管最有價值的工作是策略規劃,真正耗掉大部分精力的卻是執行細節。她表示,執行端約占到 60%,策略大約僅有 40% 的時間可用。

但當公司決定「全面導入 AI」時,文科背景出身的她,卻發現了另一種可能:Vibe Coding —— 一種讓非工程師也能用自然語言與 AI 協作,完成自動化流程的方法。更重要的是,這種方式不僅解放了工時,也逐步改變了她與團隊的分工模式。

人人都能用 AI 寫程式!把手動瑣事自動化,解放更多時間給人生要事

談到「寫程式」,許多文科背景的朋友可能就關起耳朵、覺得事不關己。但事實是,有一定比例的「重複性」工作,像是資料複製貼上、報表整理,甚至是客製化郵件發送等「行政庶務」,明明能被自動化解決。

許多人即便有心,卻可能力不從心,一是不知從何下手,二是在實際摸索前,就被「感覺好難」的心理門檻拒之門外。

Sofia 坦言,自己也曾經害怕「數學不好、邏輯差」,加上擔心打擾同事,往往讓她不敢嘗試新工具。不過,AI 就像一位永遠不會翻白眼的同事,不管問題多抽象、簡單,AI 都會耐心回答,甚至協助 debug。「面對 AI 可以放心提問,不用擔心被嘲笑,」。

這種安全感,讓她第一次真正感覺自己能更自在地接觸技術世界。心理障礙的解除,是 Vibe Coding 能在文科人才之間快速傳播的關鍵。因為 當挫折感不再成為阻礙,每個人都有機會透過語言驅動技術,進一步放大自身專業、更解放工作時間時,就更有機會重新聚焦對自己職涯、人生的要事。

Vibe Coding 不難!克服心理門檻的3心法:從生活中「重複的痛」開始

如果想進一步利用 AI 為自己加值、嘗試 Vibe Coding,但還是有些茫然、恐懼,Sophia 分享了她的 3 個心法:

1. 建立認知:AI 不會翻你白眼,不用怕問笨問題

勇敢嘗試,不要害怕,因為 AI 不會對你翻白眼。不需要擔心自己邏輯或數學不好,因為 AI 在這方面的能力比你強,你可以借助它的力量來達成目標。

2. 找到一個想解決的「具體問題」

從日常生活中或工作中,一個讓你困擾已久的重複性問題開始。當你解決一個實際問題並看到成果時,那種成就感會推動你繼續學習。

3. 善用「工具箱」思維:建立自己的組合技

不用急著決定使用哪一個工具,只要跟 AI 說你的問題是什麼,它就會給你具體的建議。你可以將不同的 AI 模型視為工具箱中的不同工具,例如有些 AI 擅長生成文字,有些則擅長寫程式。重要的是,找到最適合你工作需求的工具組合,而不是死守一個工具。

Sophia 指出,擁有工具箱思維讓減少對技術人員的依賴,先自己嘗試完成初版,再與工程師協作完成更完整的版本。遇到無法解決或較複雜的狀況時,再由人類同事出手補強。這種「先 AI、後人工補強」的模式,大幅提高了效率,也讓團隊資源分配更合理。

《職場必備 Vibe Coding 實作課》微型線上課 裡,Sofia 會帶著你親手打造屬於自己的工具箱:

  • 學會怎麼描述需求,挑對 AI 模型來產出成果
  • 學會用 Google Apps Script、各種小模組,把工作瑣事自動化
  • 實作成果可應用在職場中,包括團購表單、名片掃描小幫手、互動提案網站、導購產品頁面
  • 獲得示範成品,直接套用整理過後的程式碼,小幅修改就能上線

也曾害怕「公司還需要我嗎?」用行動把 AI 焦慮,化為競爭力

AI 的快速普及,也帶來另一種焦慮。Sofia 提到,當她第一次看到 AI 能生成部落格內容時,心中確實浮現過「那還需要我嗎?」的疑慮。

但隨著使用經驗增加,她逐漸理解:AI 幫助的是高重複、低差異的任務,而專業人員真正的價值在於策略思考與溝通;因為 AI 的加入,自己能把更多時間回到策略與溝通上,這才是最能發揮行銷價值的地方。

換言之,AI 不會讓行銷人失去價值,而是迫使專業人才重新定義自己的價值。能與 AI 協作的人,才有機會把焦慮轉化為競爭力。

AI 的角色,正逐步從「工具」走向「同事」。它不一定會取代你的專業,但很可能重塑你的工作方式。關鍵不在於你是否會寫程式,而在於是否願意嘗試,讓 AI 成為團隊的一員。

在這個全新的分工時代,能與 AI 共事的人,將在職場中展現更強的競爭力。

《職場必備 Vibe Coding 實作課》

資料來源:《職場必備 Vibe Coding 實作課》微型線上課數位關鍵字 EP 192. 文組人也能上手的 Vibe Coding!AI 如何協助行銷人員解決重複性工作

繼續閱讀 AI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