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整理 周頌宜

燕麥奶Oatly 風光掛牌,星巴克、cama 都買單!投資人為何卻不再看好?


提起燕麥奶,你或多或少聽過瑞典品牌 Oatly,連鎖咖啡業者如星巴克(Starbucks)、cama、CAFÉ!N 都曾用 Oatly 燕麥奶取代牛奶,製作植物奶咖啡。2021 年 2 月,Oatly 在美國申請首次公開募股(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每股定價 17 美元(約新台幣 471 元),於 5 月 20 日正式交易收在每股 20.2 美元(約新台幣 559 元),漲幅達 19%,估值來到 120 億美元(約新台幣 3323.4 億元),表現不俗。
Oatly 是 1990 年代初期由瑞典食品化學教授里卡德.奧斯特(Rickard Öste)與兄弟軟體工程師伯恩.奧斯特(Bjorn Öste)聯手創立。2012 年他們聘請了托尼.彼得森(Toni Petersson)接任執行長,主打環境友善、強調永續經營的理念,成功獲得新世代消費者認同,把 Oatly 從瑞典推向世界。
會計帳目不實、排放超標廢水,Oatly 蒙上「漂綠」陰影
但近期人們對 Oatly 是否環保產生質疑。《英國廣播公司》(BBC)指出,製作每盎司燕麥奶產生的溫室氣體是牛奶的 1/3,確實大幅降低地球的負擔。「燕麥奶本身沒有問題,問題出在 Oatly 的經營策略,」紐約投資公司 Spruce Point 在 2021 年 7 月發布調查報告,條列 Oatly 幾大罪狀,包含會計帳目不實,以及快速擴張造成的環境汙染。
Spruce Point 創辦人班.阿克斯勒(Ben Axler)表示,Oatly 對投資人宣稱,2018 年美國營收約 1200 萬美元(約新台幣 3.32 億元),和尼爾森(Nielsen)及瑞典雜誌《Umgas》報導的 600 萬美元(約新台幣 1.66 億元)相差 2 倍。
最為人詬病的是,Oatly 在 IPO 報告書多次強調產品的永續性(sustainability),包括平均每公升較牛奶減少 80% 溫室氣體、79% 土地使用、60% 能源消耗等,卻做出背道而馳的行為。像是 Oatly 位於美國紐澤西州的工廠,排放超標廢水;為了快速打入各國市場,產品從歐洲運往亞洲的運輸汙染,都讓 Oatly 貼上「漂綠」的標籤。
事實上,根據 Oatly 的公開報告書,公司在 2020 年產生的碳排量增加 111%,大幅高於去年同期的 81%。對此,Oatly 積極尋找可再生能源,並加速建設亞洲當地的工廠,縮短供應鏈。
阿克斯勒認為,Oatly 急速成長的同時,已偏離當初的綠色使命。Spruce Point 的報告書也為資本市場投下一顆震撼彈,Oatly 股價在 5 天內下跌 17%,也在投資人心中埋下懷疑的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