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 Success > 決策技術
feature picture
shutterstock

經理人如何避免判斷失誤?降低 3 種思考雜訊,提升決策品質

2022-02-21 整理.撰文 簡鈺璇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在認識什麼是「雜訊」以前,我們先玩個遊戲。首先,打開手機的碼表功能,不看螢幕、默數 10 秒按下停止鍵,目標是「產生 5 次 10 秒整的時間」。查看結果時,會發生兩種現象,一是 5 次的數秒幾乎都在 10 秒內,或是 10 秒以上完成。另一種是忽快忽慢型,呈現「11、9、12、13、8」這串成績。

第一種現象,你會知道調整的方向,數秒加快或減慢,《雜訊》將比較容易察覺的情況,稱為「偏誤」(bias)。但第二種情況沒有數秒的邏輯,可能讓你無從改起,這種稱為「雜訊」(noise)。

更具體的例子是,想像人們的決策就像打靶,理想上應全部射中靶心,但常見的狀況是彈孔都偏向靶心的一邊,就是偏誤,例如在有性別偏見的社會中,同樣的職位男性薪資較高,這是比較容易辨認的現象,如同讀秒常常偏快一樣。

然而,如果彈孔是分散在靶心的周圍,沒有一定的排列邏輯,就像忽快忽慢的讀秒狀況,就是雜訊。簡單來說,雜訊,是前後決策、判斷不一致。《雜訊》共同作者、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丹尼爾.康納曼(Daniel Kahneman)認為,判斷誤差是由偏誤、雜訊造成的,但雜訊更難發現並清除。

影響判斷誤差的凶手:偏誤(bias)與雜訊(noise)
經理人

加州大學河濱分校經濟系副教授厄茲坎.艾倫(Ozkan Eren),曾針對少年法庭數千件案子進行調查,發現法官在禮拜一的量刑會比較嚴格,可能與當地橄欖球隊周末輸球有關係。試想如果你是法官,很難相信自己會因為球隊輸球等因素,影響判決結果。

但是只要有判斷就會有雜訊,就像是 NBA 球星史帝芬.柯瑞(Stephen Curry)一樣,投三分球再怎麼準,還是有沒進球的時候,問題是我們能容許判斷中有多少的雜訊,以及哪些時候出現雜訊需要特別注意。

延伸閱讀:決策總是不公平?歡迎來到偏誤與雜訊包圍的真實世界!

哪些雜訊要盡力剷除?影響營運、人的福祉決策

如果問題的答案有既定事實,像是「太陽東升西落」、「2021 年某上市公司的年營收」,由於有科學研究或可信度的公開資料佐證,不大會有判斷、答案分歧問題。

另一種是本來就不用強求答案一致,例如判斷與品味或偏好有關,像是喜歡哪部電影、愛吃哪間餐廳,不存在雜訊問題。還有一種是刻意讓雜訊出現,像團隊腦力激盪、思考產品開發方向,或是公司在執行投資新產業的決策初期時,領導者會希望同仁從不同角度提供看法,這是可接受出現不一致答案的時候。

如果雜訊會影響公司營運、人們福祉等判斷,就要盡力降低。舉例來說,同個病徵,A 醫師認定是良性腫瘤,B 確認是癌症,若病人相信 A 說法,實際上是癌症,豈不拖延就醫時間?

人們會因決策標準失準,或受偶發事件影響判斷

雜訊又可分 3 種類型:水準雜訊、型態雜訊、場合雜訊。要抓出干擾決策的因素,得先辨識雜訊的型態。當這 3 種雜訊出現,讓許多人對同個案件、同一事件出現判斷不一致狀況。

「水準雜訊」(level noise)是不同人對同類事件有不同標準。比方說,相信人有教化可能的法官在判決量刑上平均會偏輕,認為刑法要達到懲處目標的法官,平均判刑會偏重;在績效考核時,有的主管給分嚴格,認為 80 分就是最高分,有的則給分寬鬆,80 分是最低分。

第二種是「型態雜訊」(pattern noise),是指人們對特定事件的判斷變異。型態雜訊又可再細分,一是長期影響的判斷誤差,稱為「穩定型態雜訊」,比如仁慈法官的平均判刑雖然偏輕,但因為家庭背景或經歷,遇到欺負老人、虐待兒童的案件,量刑會加重;或是一向給分寬容的主管,碰到喜歡展現自我、發表意見者就給分偏低。

另一種雜訊是隨機、短暫影響的判斷誤差,稱為「場合雜訊」(occasion noise)。例如:同位法官對同樣的案件,理論上第二次的判決結果要跟第一次相同,但第二次判決時,法官因為當天支持的球隊贏球或撿到 100 元很開心,量刑結果就比第一次還要寬鬆。

場合雜訊來自於是情緒、審查順序及偶發因素。澳洲心理學家約瑟夫.福加斯(Joseph Forgas)研究指出,法庭上的目擊證人在心情不好時,比較不會被誤導性的訊息牽著走,相反的,人在情緒好的時候,則容易受個人的偏見左右。

審查順序的影響像是,你已經連續給了 3 篇文章乙等,下一篇文章也許程度差不多,就傾向給高分一點,來恢復某種形式的給分平衡。法國科研中心資深研究員丹尼爾.陳(Daniel Chen)研究發現,美國移民法庭的法官審理庇護案時,前 2 個案子都批准庇護案,下一個申請者過關的機率會減少 19%。

雜訊的3種類型
經理人

可偵測的雜訊能調整,個人判斷差異難察覺

偶發因素還包括:天氣、下班時間接近。明尼蘇達公衛學院助理教授漢娜.內普拉什(Hannah Neprash)研究指出,醫師會在門診快結束時,比較容易採取迅速治療疼痛的解決方案,像是開出鴉片類的止痛藥,而不是將病人轉到物理治療中心,即使2種處置方式都不會耽誤看診時間。

至於哪種雜訊對決策的影響最大?《雜訊》指出,系統雜訊中,型態雜訊占比會高於水準雜訊,推測原因是水準雜訊更容易被捕捉到,發現之後人們比較容易調整、修正。只要將每位法官判決的平均刑期,跟總體刑期平均比較,就知道誰傾向重判;或調出每個部門男女性的升遷比例,女性升遷率偏低者,代表主管可能有性別偏見。

但消除水準雜訊,就代表著全體決策接近完美、零誤差嗎?有時候要更進一步檢視數字背後代表的意義。例如某區透天房型的準確估價是 1000 萬,假設房地產專員小明對該房型的平均估價也是 1000 萬,水準雜訊看似為 0,但這個平均值的算法是,小明對其中一棟估價是 1500 萬、另一棟是 500 萬而來的。如此一來,房子由小明經手,還是會因為價錢太高而賣不出去,或是賠錢賣。

因此組織想減少個人的決策失準,可以透過同個案子重複決策,像是部屬的績效考核成績確認後,間隔 2 天後,再次重新評估分數;或是讓做同個決策的專業人員互換、交流,找到個人的判斷傾向。

延伸閱讀:今年一定要讀過這本書!《真確》究竟說了什麼,連比爾蓋茲都大力推薦

不過,生活中還是會遇到「無前例可循」的單一決策,像領導人必須做出併購某間企業、投資新興領域的決定。此時雜訊會更難捕捉,《雜訊》建議大家利用「反事實思維」:想像如果是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比爾.蓋茲(Bill Gates)等跟自己不同背景和管理哲學的企業家,會不會同意這起併購案?

《雜訊》給的忠告是,無論你的決策問題是獨一無二,或是經常處理重複問題,像是不動產估價或績效考核,都要以減少決策變異為目標,從降低雜訊做起,單一決策的品質自然就會提升。

繼續閱讀 決策
相關文章
商業 Business > 經營策略
feature picture
南港國際skypark

交通、機能、綠意一次到位!「南港國際SKY PARK」打造未來生活典範

2025-08-01 經理人X南港國際skypark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隨著工作生活一體化成為現代菁英的生活常態,對住宅的定義早已不再僅限於居住空間,而是講求效率、生活品味與地段價值的綜合體驗。

坐落於南港核心的「南港國際SKYPARK」,以東京指標性開發案「麻布台之丘」為靈感,融合住宅、商場、飯店、辦公、公園5大創新機能,打造出一座全方位的生活聚落,精準回應新世代菁英的居住需求,開創城市菁英住宅的嶄新格局。

從工業重鎮到科技金融軸帶,南港成台北新核心

「南港國際SKY PARK」是由國泰集團領軍,匯聚旗下國泰人壽、國泰建設、國泰商旅等事業體資源,並攜手三商美邦人壽及華泰大飯店集團聯手打造而成。

該基地前身曾是台鐵的南港客車調車場,隨著政府啟動「東區門戶計畫」推動都市更新,轉型成為占地高達1.65萬坪的複合式開發案,不僅是目前全台最大規模的公辦民營都更案,更被譽為「台北東區新地標」,將引領南港邁向國際生活新風貌。

回顧南港的發展脈絡,它始終是台灣重要的產業與交通節點。從最早期的港口貿易村落、1970年代的工業重鎮、到近年因應都市計畫與跨區重劃,逐步轉型為科技與文創產業匯聚的智慧特區。

南港國際skypark
南港國際SKYPARK
南港國際skypark

現今南港不只有展覽館、台北流行音樂中心等大型場館,更聚集多座產業園區,包括南港軟體園區、國家生技研究園區及台北生技園區。此外,隨著信義計劃區與內湖科學園區腹地日益飽和,越來越多大型企業將目光轉向南港,進駐此地的商辦大樓或在此設立企業總部,例如,中國信託、Nvidia、台灣微軟、IBM、Intel、聯強國際、展碁國際等國際與本土指標企業,形成一條完整的金融科技走廊。未來隨著企業群聚效應擴大、就業人口增加,對中高端住宅的需求勢必同步提升。

面對南港正快速成長的居住需求,「南港國際 SKY PARK」以國際城中城為定位,打造出All in One複合式生活場域,融合住宅、商辦、商場與綠地,提供完整且便利的日常機能,並透過以下三大特色,實現兼顧交通、機能與綠意的城市新生活。

特色1、多元交通系統,串連城市生活軸線

「南港國際 SKY PARK」所坐落的地段,正處於這場城市變革的核心要位,讓住戶可以享有多元且便利的交通選擇。

倘若是習慣自行開車的人,「南港國際 SKY PARK」週邊坐擁3條東西向主幹道--忠孝東路七段、市民大道七段與南港路,皆為貫穿台北市的重要交通動脈,可快速抵達信義計畫區、饒河夜市或松山商圈,或可經由附近的成功橋與成美橋直通內湖科技園區,且車程多在15分鐘內,無論是通勤、逛街或與親友聚餐皆相當快速方便。

南港國際skypark
信義計畫區、松山商圈、內科園區皆在15分鐘生活圈內,打造高效率、低距離的都會節奏。
南港國際skypark

若是想要搭乘大眾運輸工具,走路10分鐘即可達捷運藍線昆陽站,15分鐘可至捷運與台鐵共構的松山車站,未來隨著鄰近開發案「富邦之丘」完工,步行至松山站的時間可望縮短至12分鐘內。此外,位在「南港國際 SKY PARK」左右兩側的玉東公園和新新公園皆設有YouBike 站點,無縫銜接台北流行音樂中心、南港車站等重要地標。

特色2、全方位生活機能,一站滿足都會需求

「南港國際SKYPARK」宛如一座現代化的國際城中城,住戶下樓便能進入商場空間,輕鬆滿足閱讀、餐飲、休閒、健身到育兒等各種日常生活需求。

目前,全區共設有3棟住宅大樓、5棟辦公大樓和1棟飯店及商場,其中,住宅大樓的第5至21樓為住宅,共計528戶,主力坪數介於24至40坪、為2至3房配置格局,鎖定都會核心中堅族群的實質居住需求。

在商場規劃上,則涵蓋影城、書店、健身房、24小時便利商店、私廚料理、超市、輕食咖啡店、幼兒園及安親班等8大主題,提供一站式生活機能,不論是日常採買、休閒娛樂、親子教養或健康管理,都能在社區內一應俱全,落實「住在城市核心、生活近在咫尺」的現代生活理想。

南港國際skypark
住戶下樓即達商場,閱讀、健身、親子教養一次到位,落實「生活近在咫尺」的核心便利。
南港國際skypark

特色3、豐富綠地景觀,打造都市中的綠意棲地

在都市叢林中坐擁大片綠地,是件難能可貴的事,而「南港國際SKYPARK」巧妙結合地理優勢與建築設計,讓住戶得以擁有超過2萬坪的綠地景觀,即便身處繁忙都會區,也能親近自然、享受綠意生活。

南港的綠地和公園其實不多,但「南港國際SKYPARK」位置得天獨厚,左右兩側便是新新公園與玉東公園,被近1萬坪的天然綠意環繞。建築本身亦在1樓打造7400坪的開放式生活綠地,成為住戶日常散步、親子活動的舒適空間;5樓更設有2,700坪的空中花園,巧妙銜接商場與住宅動線,形塑一條專屬住戶的「空中綠廊」。三大綠帶串連,總計超過2萬坪的綠地空間,為在此生活的住戶,帶來鬧中取靜、綠意盎然的都會綠生活。

南港國際skypark
近1萬坪的天然綠意環繞在「南港國際SKYPARK」周邊,成就難得一見的都會綠生活日常。
南港國際skypark

在產業群聚、軌道建設與城市更新等多重利多加持下,南港正迅速轉型為台北的新核心區。「南港國際 SKY PARK」不僅坐擁地段、機能、交通與綠意,更透過全區規劃實現「住、辦、遊、憩」一體的生活藍圖,是少數能真正實現國際級居住品質的指標建案,也象徵南港邁向世界級城市生活的重要起點。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