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 Success > 決策技術
feature picture
shutterstock

別太相信自己的直覺!小心 3 種容易誤導判斷的思考方式

2022-02-21 整理.撰文 吳美欣

你是不是常聽到這樣的話:認為自己「看人很準」,見面聊幾句,就能摸清對方性格;覺得自己「感覺敏銳」,總能看準股票是否狂飆。或者,你就是認為自己「直覺」很準的人?

有些人說,這是天賦;有些人說,這是歷練。這些說法,對還是不對?讓我們用以下問題來說明:

你正在為公司評估潛在主管人選。一名求職者約 37 歲,12 年前從台大商學院畢業後,曾在 2 間新創公司擔任創辦人與投資人,但是都沒有成功吸引資金挹注,最終以失敗收場。

隨後,他到一間大型保險公司工作,很快晉升為部門營運長,推動一項重要改革,加速理賠效率。最近 2 年,他擔任一間金融機構的執行長,使公司轉危為安,重新在市場站穩腳步。

同事與部屬誇讚他的工作效率、性格正直,會一肩挑起責任,但也指出,他個性霸道,不容易與人合作;幾年前面試過他的人資表示,他很肯定對方的行動力,但也認為他有點高傲專橫。

現在,請你為這位應徵者從 0~100 分中選一個分數,評估他未來可能的表現。

你會發現這個任務比想像中困難。首先,你接收到很多資訊量;而且,有很多不一致的訊息。你得把焦點放在幾個關鍵事件,找出一個較為連貫的印象,才能打分數。

延伸閱讀:好的履歷,會寫清楚 3 件事!還有 10 個地雷不能踩

比起按部就班思考,大腦更喜歡「感覺對了」的決定

但是,就算打完分數,你也很難解釋你選擇那個分數的原因。為什麼是選擇 85 分,而不是 87 分?很可能,只是因為這個分數在那個時候,在你腦袋中閃現了一下,所以才出現了這項成績;再思考一下,你或許會給他 84 分或 88 分。

傳統經濟學的決策模型中提到,我們遇到每個情境,大腦都會經過定義問題、確立準則、權衡準則、尋找備選方案、計算最佳決策的過程。

但問題是,我們真的會如此「理性」嗎?

在行為經濟學經典著作《快思慢想》中,將人類大腦運作模式分成 2 種,分別稱為「系統一」和「系統二」。這並非作者丹尼爾.康納曼(Daniel Kahneman)首創,而是延續自心理學家基思.史坦諾維胥(Keith Stanovich)和理查.魏斯特(Richard West)的分類法。

系統一是直覺式思考,過程快速、自動、輕鬆,以及情緒化;系統二則是按部就班的理性思考。大多數情形,直覺思考可以幫你省下很多力氣,譬如去超市買雜貨,你能立刻挑出常用的日用品。

《精準決策》表示,人類在做出決策時,注意力跟腦力不足以關注環境中每個可能的資訊,為了避免資訊超載,我們必須不斷過濾資訊,而且過濾過程都在無意識中自動進行。

以開頭案例說明,你可能會忽略應徵者的年齡、待過的公司名稱,但會記得他曾任職執行長,這就是你的腦袋為你篩選它認為重要的資訊。不過,腦袋也會傾向忽略與結論不相符的證據,以緩解內心「怪怪的」的感覺,譬如,淡化他是個失敗的創業家的印象,讓腦中每一塊拼圖彷彿都能契合你的決定。

一旦「感覺對了」,就是判斷完成的內在訊號。尤其是經理人行程繁忙,更常動用系統一的直覺思考判斷。

雜訊_快思慢想_01
經理人

不過,快速的直覺反應也經常誤導你的判斷。在生活中,我們經常使用以下幾種常見的快捷思考法:

可得性捷思法(the availability heuristic):大腦傾向用能夠輕鬆回想的情境進行判斷。研究指出,坐在主管附近的員工,會比起遠在走廊另一頭的員工,績效評估標準更為嚴格,因為主管更容易察覺他所犯的錯誤;比起半年前發生的事,近期發生的事情,不論嚴重程度,都更容易在主管心中占據更大的權重。

代表性捷思法(the representativeness heuristic):我們會根據刻板印象判斷,比如,主管認為頂尖業務員的特質是活潑、外向,如果履歷上寫曾當過運動員或學會會長,主管就會傾向錄用這類型的應徵者。

確認捷思法(the confirmation heuristic):意思是我們傾向未經仔細思考,就先做出結論,再尋找能佐證我們判斷的線索。簡單來說,如果我們選擇相信某件事情,就會搜索與解讀對我們立場有利的證據,說直白點,就是未審先判。

未審先判也與情感捷思(the affect heuristic)有關,是指情緒會影響你的判斷。研究指出,陪審團的裁罰與憤怒程度有很強關聯,天氣跟壓力也會影響心情。另個例子是,醫生在門診時間快要結束時,更容易開出鴉片類止痛藥,在時間壓力下,人類就會傾向採用迅速有效的解決方法。

人常高估決自己的判斷,或認為大家想法一致

《雜訊》提到,這3種心理偏誤都有可能變成雜訊,意即組織裡每個人的專業判斷,理論上應該相同,卻產生判斷歧異。

但問題是,每個人的價值觀與偏好都不盡相同,也許你認為冷靜分析的人,更適合當業務,那你就會做出與另一位面試官不同的決定;又或者你可能因為某位應徵者讓你想起前女友,因此對她的標準比對其他面試者還寬鬆。

換句話說,每個判斷都具有強大的個人差異,或者因為環境促發,造成我們跟其他人判斷不同,自己的標準也會「有時這樣、有時那樣」。

儘管判斷的過程阻礙重重,我們卻經常高估自己決策的準確性。

雜訊_快思慢想_02
經理人

《雜訊》作者丹尼爾‧康納曼(Daniel Kahneman)等人,曾針對主管對自己「用人」的眼光進行非正式調查,大多數主管回答,應徵者錄取後的工作表現,約 75~85% 符合他們的事前判斷。然而,在人事進用的研究中,主管的評估與員工績效表現的關連性,實際上只有 0.28。

換句話說,我們對自己的預測「過度自信」(overconfidence)。這種自信,也會影響我們對組織中其他人的判斷,認為其他人的判斷都與你相同,高估大家想法的相似度,形成「意見一致的錯覺」(false consensus effect),忽略組織中的專業決策,其實存在判斷不一致的情況。

延伸閱讀:別以為你跟別人有「共識」!溝通要有效,一定要先有這個認知

太多不可能知道的事,限制決策準確性

決策還具有外在條件的複雜性,就像你不可能獲得應徵者的完整資料、也不可能預測到他進來公司後的工作機運,是遇見信任他的主管,還是對他具有敵意的上司、私生活狀況也會影響工作表現。正因為有太多不可能得知的事情,以及應該得知卻未從得知的事情,使得決策的準確度大幅受限。

這種限制,稱之為客觀無知(objective ignorance)。意思是,決策者並非故意忽略某些資訊,而是我們確實無從知道所有的事情。

求職者一年後會有怎樣的表現、市場對公司新策略會有什麼樣反應、一場瘟疫不即刻阻止,會以何種速度蔓延?我們都是依據有限的資訊、用有限腦力,做出種種判斷,因此很難維持每次都公正的判斷。

僅管如此,指出判斷的限制,並非要你把它當成失誤的「藉口」,而是透過揭示大腦處理複雜資訊的過程,讓自己有辦法做更好的選擇。

繼續閱讀 決策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