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 Business > 組織文化
feature picture
Salesforce

把辦公室變森林樂園、攀岩場、美甲沙龍!工作場所愈來愈浮誇,凸顯什麼管理難題?

2022-03-22 未來商務 張庭瑋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歷經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遠距工作儼然成為後疫情時代的新常態,許多科技公司像是推特(Twitter)、Meta 等紛紛宣布開放員工完全遠距工作。根據會計師事務所 Hazlewoods 數據顯示,2 月份在人才招聘網站 Indeed 上發布的職缺中,有超過十分之一的職缺是完全遠距的,也就是說,短期內仍有數以百萬計的工作崗位是在家工作。

延伸閱讀:HR 必看!2022 年 10 大人力趨勢:想留住關鍵人才,有件事比薪水更重要

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調查發現,美國有 60% 的遠距工作者在疫情後更願意維持在家工作;在英國,混合或遠距辦公模式已大幅降低辦公空間需求,房地產服務供應商第一太平戴維斯(Savills)的歐洲地產研究負責人奧克利(Mat Oakley)指出,「混合辦公模式將使辦公空間的總需求減少 7~14%。」

然而,隨著疫情趨緩,有許多企業已開始大力鼓勵員工回到辦公室,像是 Google 在 1 月即宣布斥資 10 億美元,買入倫敦的新商業大樓。《紐約時報》報導,根據房地產公司世邦魏理仕集團(CBRE Group)的數據,2021 年的最後三個季度,科技行業租賃的辦公空間比一年前增加了 76%。

商業房地產公司仲量聯行(JLL)統計也指出,2021 年投入倫敦市中心外圍辦公室的資金支出,高達 89 億英鎊(約新台幣 3,338 億),是有史以來第三高,顯示仍有企業將辦公室視為不可或缺的場域。

延伸閱讀:上班坐哪自己選!日本近 4 成企業開始採「自由座位」,能為公司帶來什麼好處?

辦公室不只拿來辦公,更可拿來做各種「交流」

全球最大客戶關係管理(CRM)供應商 Salesforce 房地產部門的副總裁布拉夏爾(Steve Brashear)認為,辦公室並不會消失,而是人們對這個空間的期待改變了。Salesforce 內部一項員工調查顯示,員工回歸實體上班最期望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回與他人的連結互動。

延伸閱讀:雇主如何對抗「大離職潮」?麥肯錫建議:想留才,不能只靠薪酬、福利

因此,Salesforce 將自家辦公室的社交空間占比從 40% 增加到 60%,「增加更多的攤位、咖啡廳、公共桌椅和移動的視聽設備,加強同事之間的聯繫,和面對面激盪出火花的機會。」拉夏爾說。

《富比士》指出,Salesforce 還在加州開闢一座新辦公園區。這個新的園區有別於過去的辦公大樓或科技園區,坐擁面積 75 英畝的紅木森林,讓員工能在森林公園中工作,除了開會、學習,甚至能隨時走進森林健行,或報名團體烹飪、瑜珈、冥想等課程,大幅提升員工到辦公室上班的工作品質。

Salesforce_Trailblazer Ranch
Salesforce

辦公室附加美甲、攀岩等服務,讓人更想來上班

「如果它仍然是一個平淡無奇的辦公室,一排排桌子,當然沒有人想回來。」設計工作室 KKS Savills 的負責人沙門(Katrina Kostic Samen)說 。

「未來辦公室更像是一個目的地。」資誠會計事務所的英國人資總監艾略特(Ian Elliott)形容,當人們習慣居家工作之後,得有足夠誘因讓員工「喜歡來辦公室」。在他們最新的辦公室中,不只設計了更多戶外空間,甚至還提供員工按摩與美甲沙龍服務。

而開發商安盛房地產(AXA Real Estate)則計畫在倫敦最高摩天大樓「主教門大街 22 號大樓」(22 Bishopsgate)的 25 樓的高牆上,設計一個攀岩牆,讓所有愛冒險、敢嘗試的員工挑戰。「比起用死氣沉沉的『辦公室』來稱呼它,這棟大樓更像是充滿活力與生氣的『垂直社區』。」

延伸閱讀:開放式辦公室 OUT!混合工作成趨勢,辦公室樣貌再進化

總的來說,為了吸引員工,房地產公司和企業都依循著勞動市場的兩大需求,來改造辦公室:適應靈活工作型態和促進員工福祉。而這些改變的目的,是創造快樂的工作環境,讓員工更願意回到辦公室。

然而,也有另一派意見認為,這樣大手筆的投資和改造辦公室是一場豪賭。因為迄今還沒有足夠證據能證明,改造新的辦公環境,就能確保有效吸引員工回歸實體上班,瑞士銀行歐洲房地產策略和研究主管格季(Zachary Gauge)就表示:「人們不回去辦公室的原因與建築或空間無關,而是通勤時間和在家工作的舒適程度,這件事不會因為放了攀岩牆而改變。」

可以肯定的是,疫情已徹底改變了職場的空間場域,未來,員工的福祉和打造優良的工作環境,已成為企業主的首要考量。

資料來源 / ForbesThe New York TimesFinancial Times;本文出自未來商務

繼續閱讀 組織文化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