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 Management > 人力資源
feature picture
Yasmina H on Unsplash

全球近半工作者壓力大、想換工作了!老闆該如何力抗離職潮?

2022-07-20 整理 · 撰文 盧廷羲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多數人一生要工作 8 萬 1396 個小時,你對工作滿意嗎、快樂嗎?蓋洛普(Gallup)在 2022 年全球工作場所報告(State of the Global Workplace:2022 Report)指出,全球員工去年的情緒並不好,高達 60% 的工作者無法投入工作,19% 的人感到極度脫離。

此份研究報告有 3 大重點:

首先是全球員工的壓力指數創下新高,44% 的人每天都感到高壓,這個比例是過去 12 年來新高,像是 2009 年感到高壓的人只有 31%。

其次,只有 21% 的人高度投入工作,僅 33% 的人認為他們的員工福祉在成長。

第三點,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就業市場復甦,45% 的人認為如今是找新工作的好時機。

蓋洛普進一步研究發現, 工作倦怠最大的來源是「不公平」 ,像是難以負荷的工作量、含糊的團隊溝通、缺乏上層支持,以及被時間壓力追著跑。這些跡象指出,老闆或主管非常重要,當員工有一個不支持、不尊重部屬的「壞老闆」,員工對工作的投入和滿意度勢必不會太高。

延伸閱讀:Airbnb 宣布永久遠距工作,怎麼確定員工有認真上班?執行長:對我來說答案很簡單

33% 台灣工作者壓力大,過半認為目前是求職良機

蓋洛普也進一步評比了東亞地區包含中國、香港、蒙古、南韓、台灣、日本等 6 地工作者的狀況。在日常焦慮評比中,香港感到焦慮的工作者占 40%、南韓占 36%、蒙古占 35%;台灣感到焦慮的工作則是東亞地區最低的,占 15%。

雖然在日常壓力與日常憤怒兩項評比中,台灣工作者也都僅排第五名(分別占 33%、12%),但感到憤怒的台灣工作者比過去三年增加了 1 個百分點。

就業機會方面,63% 的中國人認為現在是換工作的好時機,位居第一;台灣則是第二(52%),比過去三年成長了 4 個百分點,整個東亞地區只有日本(31%)工作者對市場的看法變得不樂觀,比過去三年下降了 13 個百分點。

延伸閱讀:先給糖,再提醒你誰是老大!馬斯克寫給員工的 2 封信,背後的管理啟示

領導者應伸出橄欖枝,更關心員工福祉

《哈佛商業評論》(HBR)在〈壓力、悲傷和焦慮:全球勞動力概況〉(Stressed, Sad, and Anxious: A Snapshot of the Global Workforce)一文分析,其實從 2020 年起,全球員工的壓力、擔憂、憤怒程度逐漸攀升,世界各地的人們,都在應對社會孤立、經濟衝擊,以及嚴重的健康問題。如果領導者不關注員工的心情,很有可能對高離職率感到猝不及防。

實務上的做法, 就是要能讓員工真正感到被關心 。蓋洛普 2022 年 3 月的研究發現,只有不到 1/4 的美國工作者感受到雇主對他們的關心,這個比例是近十年來新低。

首先,領導者應該關心員工的心理健康。這就好像每 1~2 年,企業都會幫員工做身體健檢一樣,但這類福利未顧及到的還有社交、財務、職涯等面向,因此員工在心理層面的福祉,更應該被重新重視。

接著,把關懷員工納入企業文化的一環。可以利用大數據,去分析員工的工作投入度,進而了解員工遇到哪些事情,容易感到幸福或有成就感。蓋洛普的研究也發現,認為企業關心他們的福祉的員工或團隊,可以展現出更高的客戶參與度、盈利能力和生產力,同時流動率也更低。

美國職場心理健康教練納茲.貝赫什蒂(Naz Beheshti)在《富比士》(Forbes)指出,領導者要很具體的詢問員工意見,經常性地與團隊直接溝通。例如,詢問他們在工作中的表現,遇到什麼麻煩,以及能替他們做什麼,「這並不複雜,難的是要保持高度且長期的關注。」當領導者看重員工福祉,長久之下,團隊也會用參與度、忠誠度來做為回應。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