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 Leadership > 領導力
feature picture
經理人

客戶所在地戰亂不斷,老闆為何還親自洽公?鋐昇實業董座的《孫子兵法》談判學

2022-08-22 採訪.撰文 高士閔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暴徒拿著 AK47 對天掃射,民眾驚慌四竄,兵荒馬亂的情境好似只會在電影中出現,但對鋐昇實業董事長黃文彬而言,卻是開拓市場的日常。「看見暴動,趕快把巴士窗簾拉下來就對了!」只要別讓當地人看見滿車的華人,就可能活下去;淡定反應的背後,藏的是血淋淋的生意經。

鋐昇實業生產製造五金零件、工具,包含螺絲、鐵鎚,釘槍等等,客戶遍及全球 120 多個國家。黃文彬表示,開發中國家對五金零件的需求更高,只要品牌值得信任,就會一直跟你做買賣。而鋐昇在印度、印尼、伊拉克、杜拜、葉門等第三世界國家都是第一品牌,因為 30 年前就進入市場。

延伸閱讀:不認同高層的決策,經理人怎麼做才能守住「道」?台灣之星總經理:我會二話不說離職

帶著保鑣拜訪客戶,只為取得第一手消息

黃文彬指出,企業想持續成長,就要追求規模經濟,必須將產品推向全球市場。不過,已開發國家譬如美國,品牌眾多,市場又排外,歐洲、日本廠商的客戶忠誠度高,兩者皆難以突破;低端市場如中國,又以價格取勝,動輒削價競爭,也不是好選擇。

《孫子兵法》說,「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趨下,兵之形,避實而擊虛,水因地而制流,兵應敵而制勝。」意思是說,作戰的方式,就像水一樣。水是根據地形來決定奔流的方向,從高處往低處流;根據敵情來決定制勝的方案,要避實擊虛,避開對手的強項,尋找突破點。第三世界由於戰亂多,常被忽略,反而是市場破口。「有打仗的國家,我都去過!」

沒有競爭者,不代表客戶就會對你點頭。到路邊可見到坦克車、披掛子彈的路人的地方做生意,黃文彬不得不雇帶槍保鑣貼身護衛,才敢踏進市場。為什麼要親赴險地?「愛爵祿百金,不知敵之情者,不仁之至也。」他解釋,戰爭耗費已經很大了,還捨不得為情報付出代價,是最不負責任的將領!

比如找代理商,怎麼知道對方資金充足、庫存足夠、市場有影響力?比起代理商的一面之詞,黃文彬寧願親自上街拜訪商家,看看他們都跟誰採購。如果答案一致,就代表廠商可信。之後再一一洽談,看看有沒有機會合作。就這樣一步一步,走了快 100 個國家,尋覓合作夥伴。

《孫子兵法》讓我把經營哲學帶進公司。所謂「道者,令民與上同意」,就是員工、主管和老闆的理念一致,達成「上下同欲者勝」。

談判久攻不下時,先確保自己立於不敗之地

就算找到合作對象,海外協商也絕非易事。舉例來說,黃文彬曾為了擴大規模,欲進行海外併購,而在評估東南亞地區的供應商,遇上其他競爭者出價。為了找出對手弱點,鋐昇團隊大量蒐集資料;然而,你追求知己知彼,對手也希望百戰不殆,導致購併過程變成一場冗長的諜對諜。

遭逢困境之際,黃文彬又翻起《華杉講透孫子兵法》,看見「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那些百勝將軍,都是先規畫自己,讓自己不可被戰勝,再等待對手露出破綻。所以,他停止尋找對手弱點,轉而展示自己不可取代的優勢(自有品牌 Patta 在越南的市占第一),以及可以讓利的空間,最後促成購併。

延伸閱讀:同業都湧入的新市場,該跟進嗎?《孫子兵法》給優嘉實業總座的經營提醒

黃文彬解釋,「上兵伐謀,其次伐交。」(用兵最上等的策略是用計謀以最小代價取勝,其次是從外交上取勝)表面上,結盟是讓利換來的。但他看見的是更遠大的局,其一天時,美國對越南關稅打開自由貿易區;其二地利,東協市場在國際上的能見度提高,享貿易優惠;第三得到被併購方的人才和版圖,發展不是從零開始。「別人以為我在第二層,但我其實在更上一層。」

黃文彬感嘆,講了很多行銷、策略的應用,但《孫子兵法》真正的啟發,是讓他把經營哲學帶進公司。所謂「道者,令民與上同意」,就是員工、主管和老闆的理念一致。企業想真正不敗,老闆一定要受推崇;想受信賴,就必須身先士卒、善待員工,最終才能達成「上下同欲者勝」的境界。

黃文彬 profile

1960 年出生,國立中山大學 EMBA、企業管理博士班經營管理組畢業。1982 年創立鋐昇實業,現為鋐昇實業董事長。

繼續閱讀 談判
相關文章
成功 Success > 職涯發展
feature picture
攝影 / 賀大新

聽到「寫程式」就關上耳朵?AI 時代下的文科生大機會:3招跨過門檻,從庶務中解放、放大專業

2025-08-24 林柏源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職場裡,行銷人常被形容為「萬事通」:從貼文、部落格、簡報、影片到活動執行,樣樣都得一手包辦。尤其在小型團隊,策略與執行往往無法切割,導致專業人員的時間被大量瑣碎事務消耗。

這樣的困境,Webbrain AI 共同創辦人 Sofia 再熟悉不過。儘管最有價值的工作是策略規劃,真正耗掉大部分精力的卻是執行細節。她表示,執行端約占到 60%,策略大約僅有 40% 的時間可用。

但當公司決定「全面導入 AI」時,文科背景出身的她,卻發現了另一種可能:Vibe Coding —— 一種讓非工程師也能用自然語言與 AI 協作,完成自動化流程的方法。更重要的是,這種方式不僅解放了工時,也逐步改變了她與團隊的分工模式。

人人都能用 AI 寫程式!把手動瑣事自動化,解放更多時間給人生要事

談到「寫程式」,許多文科背景的朋友可能就關起耳朵、覺得事不關己。但事實是,有一定比例的「重複性」工作,像是資料複製貼上、報表整理,甚至是客製化郵件發送等「行政庶務」,明明能被自動化解決。

許多人即便有心,卻可能力不從心,一是不知從何下手,二是在實際摸索前,就被「感覺好難」的心理門檻拒之門外。

Sofia 坦言,自己也曾經害怕「數學不好、邏輯差」,加上擔心打擾同事,往往讓她不敢嘗試新工具。不過,AI 就像一位永遠不會翻白眼的同事,不管問題多抽象、簡單,AI 都會耐心回答,甚至協助 debug。「面對 AI 可以放心提問,不用擔心被嘲笑,」。

這種安全感,讓她第一次真正感覺自己能更自在地接觸技術世界。心理障礙的解除,是 Vibe Coding 能在文科人才之間快速傳播的關鍵。因為 當挫折感不再成為阻礙,每個人都有機會透過語言驅動技術,進一步放大自身專業、更解放工作時間時,就更有機會重新聚焦對自己職涯、人生的要事。

Vibe Coding 不難!克服心理門檻的3心法:從生活中「重複的痛」開始

如果想進一步利用 AI 為自己加值、嘗試 Vibe Coding,但還是有些茫然、恐懼,Sophia 分享了她的 3 個心法:

1. 建立認知:AI 不會翻你白眼,不用怕問笨問題

勇敢嘗試,不要害怕,因為 AI 不會對你翻白眼。不需要擔心自己邏輯或數學不好,因為 AI 在這方面的能力比你強,你可以借助它的力量來達成目標。

2. 找到一個想解決的「具體問題」

從日常生活中或工作中,一個讓你困擾已久的重複性問題開始。當你解決一個實際問題並看到成果時,那種成就感會推動你繼續學習。

3. 善用「工具箱」思維:建立自己的組合技

不用急著決定使用哪一個工具,只要跟 AI 說你的問題是什麼,它就會給你具體的建議。你可以將不同的 AI 模型視為工具箱中的不同工具,例如有些 AI 擅長生成文字,有些則擅長寫程式。重要的是,找到最適合你工作需求的工具組合,而不是死守一個工具。

Sophia 指出,擁有工具箱思維讓減少對技術人員的依賴,先自己嘗試完成初版,再與工程師協作完成更完整的版本。遇到無法解決或較複雜的狀況時,再由人類同事出手補強。這種「先 AI、後人工補強」的模式,大幅提高了效率,也讓團隊資源分配更合理。

《職場必備 Vibe Coding 實作課》微型線上課 裡,Sofia 會帶著你親手打造屬於自己的工具箱:

  • 學會怎麼描述需求,挑對 AI 模型來產出成果
  • 學會用 Google Apps Script、各種小模組,把工作瑣事自動化
  • 實作成果可應用在職場中,包括團購表單、名片掃描小幫手、互動提案網站、導購產品頁面
  • 獲得示範成品,直接套用整理過後的程式碼,小幅修改就能上線

也曾害怕「公司還需要我嗎?」用行動把 AI 焦慮,化為競爭力

AI 的快速普及,也帶來另一種焦慮。Sofia 提到,當她第一次看到 AI 能生成部落格內容時,心中確實浮現過「那還需要我嗎?」的疑慮。

但隨著使用經驗增加,她逐漸理解:AI 幫助的是高重複、低差異的任務,而專業人員真正的價值在於策略思考與溝通;因為 AI 的加入,自己能把更多時間回到策略與溝通上,這才是最能發揮行銷價值的地方。

換言之,AI 不會讓行銷人失去價值,而是迫使專業人才重新定義自己的價值。能與 AI 協作的人,才有機會把焦慮轉化為競爭力。

AI 的角色,正逐步從「工具」走向「同事」。它不一定會取代你的專業,但很可能重塑你的工作方式。關鍵不在於你是否會寫程式,而在於是否願意嘗試,讓 AI 成為團隊的一員。

在這個全新的分工時代,能與 AI 共事的人,將在職場中展現更強的競爭力。

《職場必備 Vibe Coding 實作課》

資料來源:《職場必備 Vibe Coding 實作課》微型線上課數位關鍵字 EP 192. 文組人也能上手的 Vibe Coding!AI 如何協助行銷人員解決重複性工作

繼續閱讀 AI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