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ure picture
Fortune Live Media via Flickr

巴菲特、孫正義接連減持中國科技股!巨頭們嗅到了什麼市場警訊?

2022-09-12 鉅亨網 羅昀玫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面對中國日益嚴格的監管環境、清零封控,以及經濟挑戰,巴菲特、Naspers 和軟銀正不斷拋售並套現中國科技股。

對於早期就進場投資的支持者來說,比亞迪、阿里巴巴和騰訊 (00700-HK) 是有史以來最賺錢的中國股票投資,但這些大牌投資人正在撤出資金。

巴菲特掌控的波克夏公司 (BRK.B-US) 在 2008 年向比亞迪投入 2.32 億美元買下比亞迪 2.25 億股股票,14 年來從未減少持有,今年 6 月波克夏持有股票的價值已高達近 100 億美元。然而,波克夏在今年 8 月 24 日和 9 月 1 日相繼減持,以約 6 億美元的價格出售約 8% 的比亞迪持股,獲得約 35 倍的投資報酬率。

延伸閱讀:巴菲特不建議依賴信用卡、買航空股?股神給投資新手的 8 堂理財課

南非媒體集團 Naspers 是透過荷蘭子公司 Prosus 在 2001 年以 3200 萬美元收購騰訊 45.6% 的股份,然而,持有騰訊股票多年後,Prosus 在 6 月宣布將減持,稱騰訊並不符合其總體戰略,其當前騰訊股票價值 76 億美元已出現在香港的清算和結算系統中。

孫正義領軍的軟銀集團 2000 年向阿里巴巴投資 2000 萬美元,長期以來,孫正義重押阿里巴巴被認為是其有史以來最好的風險投資之一,截至 2020 年 10 月,該股價值一度超過 2000 億美元,但目前股價已暴跌 70%。

直到最近,軟銀仍持有阿里巴巴 24% 的股份,一位軟銀高管正在將其阿里巴巴股份削減至 15% 左右,預計將套現 340 億美元。除了出售軟銀減少了對中國的依賴,孫正義表示,由於監管不確定性,他將削減在中國的新投資。

華爾街分析師多認為, 巴菲特、Naspers 和軟銀拋售中概科技股之舉,凸顯他們都希望在中國股票可能消失之前,兌現他們的一些巨額收益。 阿里巴巴、比亞迪和騰訊的股價今年都大幅下挫,而近年中國科技公司前景也變得黯淡。

延伸閱讀:你活出「成功者」姿態了嗎?巴菲特的一個問題,檢測你離成功還多遠

新加坡 DZT Research 分析師:「騰訊、阿里巴巴等中國科技巨頭的增長模式存在一個很大的疑問,中國政府的打壓帶來很大不確定性。」

Rayliant Global Advisors 投資長 Jason Hsu 研判:「中共二十大前,投資機構出現大量的去風險措施,雖然有些人押注中國將恢復積極的推動經濟成長模式,但許多人也押注於結構性轉變,轉向中國國有企業為主導的經濟政策。」

亞特蘭蒂斯投資董事長兼投資長 Yang Liu 表示:「這是投資機構開始從市場上套現的普遍趨勢,也許未來還會看到更多類似的狀況。」

Liu 稱:「巴菲特拋售比亞迪可能是市場即將大幅調整的警訊,有太多的不確定性,也許即將到來的美國經濟衰退以及中國消費疲軟,會在更大程度上降低投資者的信心。」

(本文出自鉅亨網

繼續閱讀 時事觀點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