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 Management > 人力資源
feature picture
Pawel Janiak on Unsplash

日本真的變「廉價」了?迷思破解:講別人薪水低,先看看背後的數據

2022-10-19 商社男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近期媒體出現不少關於日本低薪、物價變低的「廉價日本」討論,悲觀的薪資、消極的定價策略、保守的企業經營者等,安倍經濟學為日本帶來了什麼?日本企業又邁入轉攻為守、原地踏步,不漲價、不調薪的模式嗎?這次試著從薪水、物價、競爭力 3 面向,用不同角度來重看日本。

破解「廉價日本」的迷思:日本薪資水平真的低嗎?

從日本、台灣媒體的訊息來看,日本在薪資成長這塊好像沒什麼變化,在日本工作所領到的薪水不一定比在臺灣多,真的是如此嗎?

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公布的日本主要企業歷年春季調薪資料,1995~2001 年間,日本每年的調薪比例都在 2% 以上,2002 年下滑到 1.6% 後,調薪率就一直在每年 2% 以下的水準,一直到安倍政權上台,2014 年回到 2% 以上;疫情爆發的 2021 年,調薪率曾短暫掉到 1.8%,但隔(2022)年又重返 2.2% 的水準。

年年調薪,整體社會卻無感!背後是 3 大因素

統計上來看,日本的薪資是有變動的,但為何整體社會卻並不是那麼有感?

延伸閱讀:勞動部拍板 2023 基本工資 26K 起跳!高通膨的時代下,調漲薪水真的有感嗎?

1. 大公司、中小企業,調薪「兩樣情」

日本厚生勞動省的統計中,調薪資料是從日本的主要企業(大公司)收集而來,而日本中小企業的調薪率,根據過去相同的調查,與大型企業的調薪率一年差距能達到 0.5%,每年差 0.5%,10 年後就會產生不小的差距,且大企業的起薪原本就比較高,中小企業在體感調薪上,跟大企業的距離就拉更大了。

2. 整體產業「數位轉型」加大薪資差距

中小企業的調薪力道之所以無法與大企業相比,其中一個原因可能是,在人事成本高的日本,大企業導入自動化及 IT 資訊系統等投資後,簡化流程、提高產出,營業費用的改善會比較明顯。收益改善後,就更有機會把獲利轉換到薪資籌碼,以高薪聘用具備整合能力的人才,再投入流程改善。中小企業的資金籌措因無法跟大企業比擬,所以要大規自動化及投資 IT 系統相對困難,要找到人才做改造就更難了。

3. 工作效率化、自動化,員工愈來愈難談薪水

大企業在導入自動化及 IT 資訊系統後,員工的薪資也不一定會提升,相反地,狀況或許會更差。如果本身工作是能被這些系統所取代的,那導入後員工跟公司交涉薪資的籌碼就會愈來愈少,如此下來,要被調薪的機會就更低了。

延伸閱讀:台韓中日員工「爭取加薪」態度大不同?跨國主管經驗談:這個國家最含蓄

大企業開出的薪水,有縮水嗎?

從上述各種跡象來看,想在日本領高薪似乎不那麼容易,但如果積極地從另一個角度看,《東洋經濟新報社》每年都會發布日本前 500 大生涯薪資(指進入一間公司工作到退休,能領到的總薪資)的企業排行。安倍政權上台前期的 2014 年,排行第 50 名的是東急不動產,生涯薪資為日幣 3.48 億(約新台幣 7500 萬),2021 年排行第 50 名的是大幸藥品,生涯薪資為日幣 3.72 億(約新台幣 8000 萬)。

這 7 年,剛好是安倍政權的前後期,對比後就能發現,生涯薪資必須再多約新台幣 500 萬才有機會擠進第 50 名。這個金額也是滿驚人的,大家還會覺得日本的薪資不高嗎?

綜合上述數據,能發現數位轉型帶來的 「效率化」大幅影響了工作者調薪的可能性 。不做複雜、取代性低的工作,薪資談判的籌碼會愈來愈少,而為了獲得、留住更好的人才,大企業開出的薪資將持續創新高。

(本文由 商社男的外食迷宮 授權刊登、編輯)

繼續閱讀 薪酬管理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