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 Leadership > 領導力
feature picture
fizkes via Shutterstock

人才想升遷,需有 3 思維!資深企業顧問:經歷、學歷都不是最重要的門票

2023-04-19 整理・撰文 盧廷羲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如果公司有 2 位人選競爭管理職,他們擁有相同專業技能,第一位學歷高、歷練豐富、品行端優,樂於與人合作;第二位熟知如何替公司創造價值,知道企業的運作方式,擁有高生產力,你會選擇哪一位?

行銷公司「故事品牌」(StoryBrand)執行長、暢銷書作家唐納.米勒(Donald Miller)經過大量採訪與研究,發現多數的成功領袖,都會選擇二號人選,且很快會把他晉升、加薪。

企業需要的人才,從領導、生產力、傳遞訊息、行銷、管理、溝通談判,一直到經營企業的知識,除了擁有專業技能,能思考如何替企業帶來價值的人,較容易受到青睞。

執行力、解決問題是基本,要凸顯對組織有價值的貢獻

然而,在學校、公司裡,不一定有完整的教育訓練,教導人們完備或通盤思考這些商業知識。米勒寫下新書《極簡商業課:60 天在早餐桌旁讀完商學院,學會 10 項關鍵商業技能》,從「打造專業人才」開始,一步步介紹專業人才的詳細特質,以及他們需要掌握哪些職場管理技能。

如何成為一位專業人才,以及在過程中,要培養哪些特質?

第一,評估自己的經濟價值。專業人才把自己視為市場上的經濟產品。 米勒舉例,人們願意付費進場看運動比賽,願意看演員演戲,也喜歡能解決問題的產品或服務,都是因為這些人事物有價值。同樣地,一位成功的人才,對企業必須做出貢獻,組織對你的投資,才能產生回報。

他進一步指出,夢幻的團隊成員,能替老闆賺取5倍以上的回報,假設你的薪水是5萬元,至少要替企業創造25萬元的收益。即便沒有做到這點,他們也會時刻關心,自己是否對公司有足夠貢獻,像是身為客服人員,去計算自己幫公司減少多少負評、挽救多少訂單。

其次,專業人才懂得應對衝突。 這包含4個步驟,預期衝突、控制情緒、肯定與你對立的人、意識到自己有可能是錯的一方。只要是共事或合作,不可能沒有多元意見,經過上述環節,才能良性面對意見不同的情況,從衝突中找到平衡點。

延伸閱讀:想要「工作與生活平衡」是不可能的?追求夢想的路上,記住這兩件事

第三,專業人才幾乎都是行動派。 「我幾乎沒看過有一模一樣的成功人士。」米勒說,有的成功者很高傲、有的很謙遜、有的很善良、有的做事非常慢郎中。不論如何,這些人的共通點都是,他們會執行自己的想法,並不會虎頭蛇尾「每天醒來採取行動,你就能打敗市場上的任何人。」

專業人才有一天也會成為組織領導者,在帶領團隊上,米勒也統整出幾個觀念,包含建立使命宣言、寫下組織的「關鍵特徵」,以及設計具體行動。

人的大腦容易分心、怠惰,如果沒有執行計畫,就很可能被外界事物影響。因此,領導者從遠大的使命,一直到具體的行動方式等,都要一一記下,時時提醒團隊,成為團隊的指引。

使命宣言要簡短有趣、鼓舞人心,成為員工做事的明確指引

米勒認為,組織的使命或宣言應該要簡短有趣,並且能鼓舞人心,可以參考類似說法,「我們藉由某件事,達成某個目標,因為某個原因。」例如,《經理人月刊》藉由一篇篇管理文章,成為台灣最佳管理雜誌,提供企業領導者、工作者都需要吸收的商管知識。

更重要的是,要訂定出組織的關鍵特徵。這指的是團隊需要改進、改變的特質,並要隱含積極、有教育性。舉例來說,一間速食店訂出的關鍵特徵,可以是「在忙碌、高壓的出餐環境下,仍然保持玩心。」

延伸閱讀:工作不要太認真!越玩樂,才會越成功?

這項特質會告訴團隊成員,不論如何忙碌,仍要保持「玩心」初衷,當你為了要達成使命(例如提高顧客滿意度),就會藉由關鍵特徵,想辦法減少組織內外的糾紛與爭執。例如,迪士尼(Disney)以顧客為最優先,不論在什麼情況下,都要讓來遊樂園玩的人們感到快樂。

為了做到這點,他們會因此做很多相關行為,好比「嘉許制度」,員工會互相鼓勵、稱讚彼此,保持高度愉悅的工作氣氛。

寫下集中能量的關鍵行動,讓團隊知道每天要做什麼

最後,是寫下組織的關鍵行動。這指的是具體的行為,用來集中能量,專注在輔助關鍵特徵與使命。比方說,假設公司的目標是在 5 年內成為業界領頭羊,高效率就是一項重要指標,關鍵行動可以設定成「每天上班之前,召開 15 分鐘的站立會議」,使團隊保持速度感,且每天都清楚知道,接下來要執行的任務有哪些。關鍵行動的意義在於,使團隊或部門提高生產力,保持前進動能。

米勒總結,這本書提到的商業技能,許多都是「基本功」,但不一定人人皆知。唯有反覆記誦,每天實踐,才能成為理想中的專業人才、帶出好團隊。

成為職場菁英的進修課:3 本書掌握商業模式、團隊管理

《讓部屬甘心跟著你:寫出蘋果微軟、YouTube、Netflix 都在用的願景劇本,帶領團隊邁向高峰》

專業人才在帶團隊時,需要提出使命、願景,但如何才是好的願景和使命?而不是只是喊喊口號而已?本書對願景提供更進一步的解釋,包含如何運用願景點出好策略,用願景篩選出合適人才,並提出 Airbnb、Imstagram、亞馬遜、漫威等企業實例。

《商業模式大全:早稻田商學院教授,圖解 63 個世界級企業保證獲利模式》

《極簡商業課》探討培養個人專業技、需理解組織的運作方式。本書則從產業的角度思考「什麼是商業模式?」「如何打造商業模式?」像是共享經濟、藍海策略、長尾理論等,也解釋規模經濟、範疇經濟,提供讀者各種商業模式的可能性。

《商業思維 BUSINESS THINKING 職涯躍進的唯一解!一次搞懂企業如何高效運轉!》

本書與《極簡商業課》探討的內容接近,但主要從組織面討論,研究高效企業的運作邏輯,例如公司的收入怎麼來?主要支出花在哪?若目前的運營方法出明顯問題,無法達標時該怎麼做?作者認為,利用關鍵數據,可以理解商業行為背後的成因。

相關文章

極簡商業課

領導 Leadership > 領導力
feature picture
製圖 / 經理人編輯部

換了位子卻不換「腦袋」,團隊可能更容易解散?專家:新官上任先換 3 種思維

2025-07-18 整理・撰文 吳俊毅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組織內常會有一種模範員工,不僅績效達標、犯錯率低而且使命必達,短短數年就被提拔為團隊領導者,並因此接受公司的重點栽培,學習主管基本能力,如預算編列、會議管理等。

但這種優秀人才在上任後,卻發生績效沒有達標、管理也出現問題,甚至讓團隊面臨崩潰邊緣;為何具有潛力的模範員工,反而成為不適任的領導者?

新官上任遇挫折,是因為換了位子卻「不換腦袋」?

據知名市調機構顧能(Gartner)研究,在首次接棒成為「新官」的領導者中,有高達6 成的工作者會在 2 年內面臨失敗。

波士頓卡羅爾管理學院(Boston College Carroll School of Management)的教授海德.阿貝利(Heide Abelli)認為,這 不代表企業識人不明,而是培訓制度出了問題——提供了管理職的訓練,卻忽略了培養「新官」需要具備領導思維。

延伸閱讀:領導者和管理者,有何不同?領導力之父:有 12 個顯著差異

阿貝利解釋,培訓計畫失敗的原因,在於企業忽視對於這群新官的理解,以及照顧他們的潛在需求。換了位置卻不換腦袋,反而讓過去模範員工的成功,成為擔任領導者的阻力。

這也是許多新手主管陷入撞牆期的關鍵所在:不是技巧不夠,而是沒有一套方法能協助他們轉換視角、練習帶人心法。

為了幫助新官上任順利轉型,《經理人》推出「成為傑出主管的第一課」線上課及《新手主管實戰練習範本》模板,針對從同事變上司後會遇到的自我定位、交辦任務、Z世代溝通等問題,提供系統化的解方與練習策略。

阿貝利建議所有「新官上任」的領導者都應該轉換下列 3 種腦袋:

1 號腦袋:團隊思維

對員工來說,組織是根據個人工作表現來評估績效,因此力求個人表現獲得成功與肯定,已經深植體內成為本能,愈優秀的員工,愈是以「自我」為導向,這正是他們成功的要素之一。

但成為領導者, 心態就必須從自我轉向團隊,焦點也必須從個人成功轉為促進團隊勝利。 如果新上任的領導者持續以自我為導向,將難以讓部屬放心追隨,恐引發團隊缺乏動力、難合作互動等問題,將團隊一步步推向失敗。

反之,若領導者能將腦袋轉換成「團隊思維」,將自己的工作定義成為團隊帶來效益,當部屬看到領導者為了集體的利益而服務時,將被激勵而更加努力,讓組織邁向卓越。

2 號腦袋:解決問題

模範員工十分聰明,會積極避免自身落入問題無法解決的困境,所以多數傾向只接受能夠解決的挑戰,心態上偏向於「迴避問題」。為了保護自己的形象與聲譽,儘管可能喪失機會也會選擇追求穩定性。

作為領導者卻必須挑戰現狀,追求創新並對改變保持開放態度,不能過於避免風險,甚至必須想像新的可能性,不能被面臨的困難或問題所阻礙。

所以,領導者必須換上「解決問題」的腦袋,對於習慣迴避風險的人來說,這的確是一大挑戰,但若沒有進行轉變,他們將難以適應計畫的快速變化。阿貝利建議領導者可以設定更有挑戰性的目標,同時勇於承擔犯錯的風險,才能為組織找到新的方向。

延伸閱讀:千禧世代普遍喜愛「迴避風險」?當心去脈絡化的刻板印象,限制你的選擇

3 號腦袋:靈活適應

模範員工在執行方面十分出色,一直以來都能夠按時將工作完成,也十分重視決策的執行力,所以在擔任領導者時, 容易只專注在如何最快速著手處理,卻忽略掉執行前溝通與改善的空間 ,甚至可能對於部屬的提案產生抵制情緒。

阿貝利提醒領導者,若是過於關注於執行面,會變得抗拒創新與改變,反而讓團隊錯失創新的機會和失去競爭力,甚至忽視客戶的需求,對組織造成災難性的後果。

假如換上「靈活適應」的腦袋、領導者在制定決策時也會樂於接受不同觀點,能夠讓執行更加有靈活性,因應不斷變化的環境;當組織始終保持靈活並緊密合作,就能夠打造強大的跨職能團隊,對於客戶的需求做出靈活與快速的反應。

新官上任3思維
海德.阿貝利認為,新任領導者先轉換成團隊思維、解決問題、靈活適應等 3 種思維。
製圖 / 經理人編輯部

資料來源:CLOHRMorning

繼續閱讀 領導帶人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