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 Leadership > 團隊管理
feature picture
g-stockstudio via shutterstock

「策略性沉默」讓你無聲勝有聲!為何有時不表態的員工,更受主管重視?

2023-05-05 編譯·整理 劉以文

員工在職場上暢所欲言,通常被視為一件好事,可能代表組織給予他們足夠的心理安全感,而他們的意見可能有助於組織創新、挑戰成規,但近期的一項研究指出,適時「沉默」的員工,可能會讓主管更重視他們的發言。

華頓商學院(Wharton Management)教授麥克‧帕克(Michael Parke)在其主導的一篇論文「策略性沉默,如何讓員工的意見被重視及從中得到回饋」(How strategic silence enables employee voice to be valued and rewarded)中提到:有些表現最為優秀的員工,不會立即向外界揭露他們的想法、擔憂或某些資訊,而是選在最適當的時機公開。

這些員工的「策略性沉默」會讓主管們更重視他們的意見,並且認為這些員工的聲音對於組織、以及其正在執行的任務是有價值的。

延伸閱讀:為什麼會出現判斷失誤?想做出更好的決策,你必須認識的人性弱點

挑對時機再發言!「策略性沉默」的 3 個發言準則

學者們發現,活用策略性沉默的員工,會以 3 個關鍵因素決定什麼時候、如何發表意見:

1. 相關性: 是否與對話者的目標或目前情境一致。

2. 事前準備: 是否還需要再收集更多資訊、找到問題的對策,或考量到其他層面。

3. 對話者的回應能力: 選擇對話者最能好好處理意見的時刻(例如主管不是太忙或情緒平穩的時候)。

避免員工長期保持沉默,主管不能只歡迎「專家級」的意見

對許多員工來說,決定在什麼時機發表意見,本來就是一個艱難的課題,要考慮發言的專業性、人際關係,甚至是老闆的心情,就算要「刷存在感」,也沒有人想用粗淺、不合邏輯的想法打斷會議的進行。

延伸閱讀:環球、迪士尼都曾打槍《星際大戰》!4 點分析告訴你為什麼這不算錯誤決定

為了避免員工對迫在眉睫的議題仍保持沉默,帕克提醒,管理者應避免創造一個只有「專業意見」才能被採納的環境 ,「即使我們期待高質量的發言,也必須對低質量的發言保持耐心,了解為什麼他們的發言有所不足,他們才能從中學習和成長。」而即使是團隊裡特定領域的專家,他們的發言也應該要有接受挑戰、質疑的空間。

此外,帕克特別強調,這項研究中的策略性沉默側重於與任務相關的議題,而不包含與公平性、多元共融(DEI)相關的社會議題。他提醒,組織必須確保員工能安心、自由地討論 DEI,而不必擔心遭到強烈反對或報復。

資料來源:Knowledge at Wharton, Forbes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