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 Success > 決策技術
feature picture
Star War 電影劇照

環球、迪士尼都曾打槍《星際大戰》!4 點分析告訴你為什麼這不算錯誤決定

2022-08-09 安妮・杜克

《星際大戰》(Star Wars)有著傳奇般的成功。原始電影耗資 1,100 萬美元製作,總票房超過 7.75 億美元。但這只是冰山一角,還有額外 11 部票房賣座的電影(至於全世界總票房,即使 40 年前的數字不計入通貨膨脹,截至 2020 年初,也超過 103 億美元)、龐大的相關商品產業和主題公園。此外,迪士尼(Disney)於 2012 年更以 40 億美元買下電影授權。

聯藝、環球、迪士尼⋯⋯這些影業巨頭,都曾拒絕《星際大戰》電影提案

美國電影製片公司聯藝(United Artists),是第一個有機會參與《星際大戰》的廠商,但後來放棄了。

延伸閱讀:天氣變冷,啤酒銷量就會下滑?搞錯因果關係,有數據也無法找到答案

在國際上最有影響力的坎城影展(Festival de Cannes)上,聯藝看了美國電影導演喬治.盧卡斯(George Lucas)的科幻電影《五百年後》(THX 1138),與盧卡斯簽下 2 部電影約。

聯藝在盧卡斯提出《星際大戰》時放棄了,此前不久,他們也放棄盧卡斯提出的《美國風情畫》(American Graffiti),結果這部電影後來成了超級大熱片。

其他幾家製片廠也拒絕了《星際大戰》,包括環球影業(Universal)和迪士尼。環球影業後來藉由發行《美國風情畫》大賺一筆,而迪士尼在 1970 年代初期不願買單《星際大戰》,35 年後,付出將近當年的 400 倍,才得以加入這部系列電影。

大部分人們認為聯藝、環球和迪士尼各自犯下巨大的錯誤。在眾多報導這部系列電影長期發展的網站中,美國有線電視頻道 Syfy Wire 代表著典型的觀點,如此評論聯藝的決策品質:「別忘了,這家製片廠就是忙著發行另一部粉紅豹(Pink Panther)續集,所以對不保險或根本沒差的電影不太感興趣。」

《星際大戰》的誕生之艱難,也是使美國已故傳奇小說家兼電影編劇威廉.古德曼(William Goldman)關於好萊塢的名言,一再被大家提及的主要原因之一。

「我們都是一無所知。」

決策品質的好壞究竟該如何判斷?摒棄「結果論」的 4 個關鍵思考

這些都是很容易歸納的結論,幾乎人人都能說出一二。不過,下這樣的結論忽略太多地方。利用以下的提示方法可以發現,做出「放棄《星際大戰》是巨大錯誤」的總結,是結果論:

1. 決策可能會有的其他方向:
即使不太了解電影業,但我們也能知道,一部還在概念雛型的電影會遇到種種狀況,就像盧卡斯提案《星際大戰》時一樣。也許他提出的電影概念聽起來很棒,但是花費 1,000 萬美元執行後的結果很糟糕,如:一位大咖明星都沒有、演員陣容不同,電影可能會失敗、觀眾可能自認對科幻電影不感興趣,電影上映後沒有觀眾進場,導致事業衰退。

2. 被忽略或是不為人知的資訊:
我們無從得知盧卡斯提案《星際大戰》時,製片廠做了什麼樣的決策。接手這部電影的二十世紀福斯(Twentieth Century Fox,現稱二十世紀影業),種種作為不像篤定握有一部穩操勝券的成功系列電影。盧卡斯和福斯的高階主管曾在訪談中提到,製片廠搞不懂盧卡斯究竟想做什麼,即使他們覺得那像是個瘋狂的計畫,製片廠主管還是對盧卡斯說:「這個我不懂,但我很喜歡《美國風情畫》,所以隨便你怎麼做。」

3. 根據結果對決策流程做出不合理的推斷:
我們明明沒有看過這些製片廠做過其他放棄電影的決策,但是卻從單一結果認定製片廠的決策很高明。

延伸閱讀:經理人如何避免判斷失誤?降低 3 種思考雜訊,提升決策品質

4. 缺乏數據對決策的好壞做總結:
沒有看到製片廠的完整電影安排計畫或買進和拒絕電影的評估前,皆是以不充分的資訊做總結。

重點是,很難根據結果總結決策的品質。單一結果不應該與大量數據(例如:製片廠高階主管做的所有決策和整體成績),或更優質的數據(如:製片廠看到的決策)等量齊觀。

(本文出自《高勝算決策 2》,采實文化出版)

繼續閱讀 思考術 決策
相關文章

高勝算決策 2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