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 Business > 變革管理
feature picture
momo 提供

最艱辛的雙 11!酷澎加入、疫情紅利消退,momo 如何應對內憂與外患?

2023-10-26 採訪.撰文 林庭安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一年一度的雙 11 又起跑了!然而,對台灣電商業者來說,今年的雙 11 有點不一樣。

一來是,這是疫情結束、回歸日常後的第一個雙 11。疫情期間,電商是少數受惠的業者,2020、2021 年的銷售成長率都超過 20%,但在疫情紅利退去後,2022 年的成長率僅有 10.9%。momo 總經理谷元宏表示,去年雙 11 的基期很高,所以今年不會再為雙 11 設定目標,「但我們對雙 11 還是抱持很高的期待,網購已經不是跟疫情劃上等號,而是跟日常劃上等號了。」

延伸閱讀:誓言成為台灣第一「綠色電商」!momo 如何從物流、消費、營運面都做到 ESG?

再來是,韓國跨境電商酷澎(Coupang)的加入,被視為是本土電商的強勁對手。酷澎在 2021 年 7 月進入台灣,原先以「10 分鐘快速到貨」的生鮮電商切入市場,2022 年 10 月再推出「火箭跨境」和隔日到貨的「火箭速配」模式。今年更在 10 月中就率先推出長達 25 天優惠的「雙 11 Big Sale」活動,更以首購顧客可享 7 折的優惠吸引顧客,讓購物檔期提前開打。

momo 推「雙優惠高峰」,緩解金流、物流壓力

面對如此內憂外患,身為台灣電商龍頭的 momo,該如何因應?

谷元宏指出,今年 momo 做的最大改變就是「雙優惠高峰」。過去雙 11 的最強優惠,只有在 11/11 一天,今年的最低價則是落在 11/1、11/11 兩天,「過去單主峰的時候,雙 11 的到訪人次,是日均 4 倍以上,今年主打雙主峰,希望可以做到客戶導流,讓金流、物流壓力不會那麼大。」

雙優惠高峰的另一個好處是可以拉長整個雙 11 的購物時間,推升業績,「它已經不是一個單點活動,它是一個造節。」

他分析,經過疫情,有 80% 的顧客都有網購經驗,雖然回歸日常生活,許多實體商場會一同分享消費者的時間跟荷包,讓今年電商的成長比較持平。不過,momo 今年 1~9 月的累計營收達 764.1 億,較去年同期成長 6.7%,「還有一點沒變,大家都還是很期待雙 11,因為它有最好的優惠,是消費者最佳的購物時機。」

momo 營收破千億後的挑戰:找到提升電商交易占比的解方

至於被外界視為 momo 勁敵的「新同業」,谷元宏則是樂觀表示:「熱度是大家共享的,我覺得我們不是互相拉客,而是一起擴大從實體轉移到電商的消費行為。」

能如此樂觀看待,是因為他認為台灣電商交易占比,在整個零售業還是相對低,今年只有 11% 左右。但綜觀其他國家,中國、韓國都有 30%,東南亞現在也慢慢在追上,他認為台灣有機會到 20%。

延伸閱讀:詹宏志:PChome 經歷 17 年來最低潮!momo、蝦皮、酷澎強襲,網家要以 3 招求生

加上 momo 去年營收突破千億大關後,今年也還在摸索新的成長動能,可能是新的銷售、溝通方式,甚至系統。谷元宏指出,momo 是 B2C 電商的領先業者,他們沒有前人可以「抄作業」,只能靠自己摸索。營收基數較低的時候,成長比較容易,但是基數一高,原來能促發成長動能的做法,可能不是那麼立竿見影。

繼續閱讀 零售業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