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 Business > 組織文化
feature picture
蔡仁譯攝影

直擊|巨思文化是什麼樣的公司?不同部門的年輕職員看到了 3 大價值

2024-01-11 採訪.撰文 莊文源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巨思文化今年邁入第 25 周年。 25 歲,大概是剛進入職場幾年,稍微扎穩馬步、正要有所表現的時刻。約莫是這個年齡層的夥伴,是為了什麼原因加入巨思文化?又分別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這回我們邀請了巨思文化旗下《Web3+》召集人高敬原、《數位時代》採訪編輯隋昱嬋以及行銷企劃部的行銷企劃蔡佾儒,一起來分享他們眼中的巨思文化。

年輕員工眼中的巨思文化:高度自由的環境

三人不約而同指出的第一個特點是「自由度」。何謂工作的自由度?他們各自有不同的詮釋:

「以前是長官告訴你要跑什麼(新聞),現在都是自己決定要做什麼題目、跑什麼線、去哪裡出差。」隋昱嬋原本是電視媒體記者,轉職到巨思文化做採訪編輯 2 年來,發現因為組織更平面、少了例行指派的任務,她有更多時間專注在想挖掘的議題上,進而累積產業的人脈與洞見,「這就是工作的自由度。」

「在寫稿這件事情上有自由度,對於想要深耕線路的記者來說很重要。」三人中最資深的高敬原,也分享了自己的經歷。他在 2016 年加入巨思文化,最初是寫外電編譯的實習生,當時經常和同樣對新聞很有熱情的主編一起討論新的題目,「那時候真的發自內心被他的熱情感染,」覺得和主管的協作更像是兩個人一起奮鬥,不覺得自己只是小螺絲釘。

到職不到一年的蔡佾儒,則因為自由的組織文化多了許多放手嘗試的空間,身為行銷企劃的她,時常要發想許多專案,她形容主管的角色就像是「學長姊或助教」,只要能夠完成目標,都不會主動干涉過程。就算結果不如預期,也不會急著指出問題,而是引導她去思考是否有之前沒想過、但更好的方法。

此外,「自由度」也讓同事們有機會探索組織中原先沒有的、實驗性的專案。高敬原還是實習生時,參與了「100大影響力網紅人氣票選」的網路專題,後來迴響良好,發展成《數位時代》雜誌持續多年的固定專題。蔡佾儒也表示,公司很樂於讓同仁進行各種嘗試,讓她覺得「我在這個位置,但不一定只侷限在這個工作。」

延伸閱讀:揭密|巨思大學是什麼?以知識灌溉知識,巨思文化以 3 策略提升人才專業能力

年輕員工眼中的巨思文化:持續學習的氛圍

其次,能不能在工作中持續學習,發展更多職能,也是許多工作者在意的事。蔡佾儒原先是行銷企劃部的實習生,選擇「原地轉正」的關鍵考量之一,就是在這裡能夠持續學習不同的知識。

「我會覺得這裡很像是『學習型組織』,大家都在學習,」她還是實習生時,就參與過公司為實習生規畫的一系列教育訓練;轉為正職後,也透過《新商業學校》、公司內部的「AI 分享會」與「巨思大學」等資源,接觸了包含行銷、數據等的各種知識,她認為公司不只追逐知識的速度快、嘗試新技術、新做法的動作也很快。

除了自學資源豐富,巨思文化的夥伴也經常有機會在工作中,接觸並學習不同的技能。「這裡的氣氛跟文化很彈性,」高敬原認為只要愈主動,就有辦法學到愈多東西,例如他在實習期間,曾主動參與數據分析、社群經營等工作。隋昱嬋則是因為錄製數位時代 Podcast ,發現自己具備快速整理新聞要點、口語表達的能力,她因此發現探索新媒介很有趣,「在這之前我不知道我可以做到。」

延伸閱讀:全體動員學 AI!巨思文化如何跨部門共學、導入新科技,推出領先全台的影音產品?

年輕員工眼中的巨思文化:互相支持的夥伴

即使工作能力再強,也無法一個人單打獨鬥。為了鼓勵夥伴們多多溝通與互動,同時因應混合辦公的職場趨勢,巨思文化在 2022 年重新裝修了辦公室,創造更多促進交流的開放空間。

隋昱嬋分享,在巨思文化不會感到同事在「藏招」,有疑問時,同事們都樂於提供建議或是傳授自己的小撇步,比如説如何讓受訪者留下好印象、採訪前要準備什麼資料;下班後部門也時常會聚餐,甚至參加彼此的生日派對,「覺得大家的心態都好年輕、互動方式也很年輕。」

「會一直收到稱讚,」蔡佾儒覺得巨思文化的同事都不吝於誇獎,有一直被支持的感覺,也讓自己剛到職時的挫折感降低很多,主管、同事就像朋友一樣相處,工作上不懂的地方,隨時都能向夥伴求助。

隋昱嬋特別觀察到,公司給予結婚、懷孕的女性同事很大的支持。她曾聽到其他朋友懷孕時在職場上受到委屈的故事,「聽過外面的經驗,我真的都不敢往後想,」但看到身邊同事懷孕時,團隊的態度都很友善,不僅彈性調整懷孕同事的工時,大家還一起去探望寶寶、用公費送了一台嬰兒車。知道自己無論做什麼決定都能得到協助跟支持,也讓她更願意在這裡繼續努力。

巨思文化_實習生結業
巨思文化 2023 上半年實習生結業日。
巨思文化

訪談背後,同事的真心話

《Web3+》|召集人高敬原

Q:為何選擇巨思文化實習、轉正的契機是什麼?
A:當初對媒體工作有興趣,考量到財經、商管類媒體的起薪比較高,所以選擇《數位時代》。轉正是因為實習的時候寫了很多作品,覺得一直寫下去也不錯。

Q:你覺得實習轉正的好處是什麼?
A:手上的工作可以直接繼承、企業文化跟氛圍也都熟悉。

Q:如今作為資深員工,你嘗試帶給實習生什麼樣的職場體驗?
A:我會滿鼓勵他們主動嘗試自己想試的東西,好好思考要專精一種技能,還是廣泛接觸不同領域。

Q:你會怎麼跟親友形容巨思文化這間公司?
A:我覺得是「身心」的自由,「身」是可以不用每天坐在辦公室;「心」是沒有權威的領導方式、主管不會干涉你想做什麼題目。

《數位時代》|採訪編輯隋昱嬋

Q:之前做什麼樣的工作?為何選擇來巨思文化?
A:之前是電視台記者,一跨進醫療線就受新聞之神眷顧,剛好疫情爆發、相關新聞「大發爐」。但長期下來工作內容重複性高又太勞累,有點倦怠,同時也想要培養把一個題目做深的能力。

Q:剛到職時,特別印象深刻的地方是?
A:從電視台轉平面媒體,最難的是要去引導受訪者講出更深入的內容,有沒有做功課,採訪當下馬上就看得出來。

Q:回顧之前的工作經驗,你覺得巨思文化的優點是?
A:以前在電視台跟同事不會頻繁見到,有點各忙各的。在巨思文化跟同事有頻繁的互動,之前曾遇到採訪上的難處,跟外部有一些衝突,但主管、前輩的處理方式,讓我覺得這家公司的同事都很挺我,和自己站在同一陣線。

Q:你會怎麼跟親友形容巨思文化這間公司?
A:會覺得一直在學新東西,現在除了寫雜誌,還有接觸數位專刊、動態圖表甚至 Podcast,都是不同的工作形式,我就會覺得還有很多東西可以學。

行銷企劃部|行銷企劃蔡佾儒

Q:為何選擇巨思文化實習、轉正的契機是什麼?
A:一開始是當初在人資部實習的朋友推薦我也來實習。會想轉正是因為自己想做行銷企劃,但還在摸索方向,而公司可以提供持續學習的資源。

Q:巨思文化是否符合你出社會前對職場的想像?讓你意想不到的地方是?
A:進來之後覺得比想像中更自由、有更多發展機會;意外的是不只行銷企劃部,整個公司的組織都很扁平。

Q:試用期是否有碰到什麼困難,mentor 制度如何幫助你解決?
A:轉正時剛好遇到要推廣線上課程,比起實體課,線上課程的工作切得比較碎,但有mentor就像母雞帶小雞,可以跟資深的同事一起分擔專案,也有實際做法可以參考。

Q:你會怎麼跟親友形容巨思文化這間公司?
A:速度很快,真的很快!每天都在想不同的新事情,自由發揮的空間也很大,還有很多東西可以嘗試。

繼續閱讀 組織文化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