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 Success > 決策技術
feature picture
Photographee.eu via Shutterstock

不認同公司的新規定,只能憤而離職嗎?決策專家教你 6 步驟檢視自己的下一步

2024-03-05 編譯.整理 Andy Liao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年後轉職潮不斷,但也不是每一個人都選擇跳槽!如果公司有不喜歡的決策或地方該怎麼因應?帶您看看決策科學公司Decisive創辦人暨執行長謝麗爾・史特勞斯・艾霍恩(Cheryl Strauss Einhorn)為《哈佛商業評論》(Harvard Business Review)撰寫的實例與方案,通過減速、反思等步驟,識別自己的內在情緒與外在情境。

艾霍恩舉了一位人資客戶的例子,客戶的建設公司受天災影響,不得不裁掉 10% 的員工,並告訴其餘員工,未來薪資可能削減達 20%!艾霍恩的客戶不同意上層的決定,但他的工作卻是要把這項決策傳達給他團隊的員工,讓他感到非常不舒服。

延伸閱讀:主管的噩夢來了:年後離職潮強襲!優秀主管的留才三招:咖啡、拒當父母、往十年後看

避免「感到不安」而急著做決定,慢下來思考很重要

艾霍恩認為,我們有情緒不是問題,但我們可以改進「如何面對我們的情緒」,因為現代人常常急著做決策,以避免面對不安的感覺,表面上看似雲淡風輕,但可能內心深處還沒有放下自己的負面感受。

這時建議可以使用幾個問題,檢視自己的決策與心情之間的矛盾。這些問題的用意是讓自己慢下來,了解情況,同時減緩面對不舒服決定時的反射性情緒反應。

如果你強烈不同意公司做出的某些決定,但最終想留在組織中,那就有必要減速並反思。這樣做可以與自身情緒保持健康的距離,向團隊展示正面的態度,與管理層保持積極與良好的關係。

6 步驟檢視自己的情緒與處境

1. 我不喜歡或不認同的「具體情況」是什麼?

例如,不喜歡公司突然決定減少薪資/福利,或者改變工作模式等。

2. 暫時擱置我的不認同,有什麼好處?

例如,保有習慣、穩定的工作,維繫熟悉的人脈等。

3. 我自己的工作目標和公司目標之間有何一致之處?

我是否因為欣賞公司的使命和產品,而想為公司的成功做出貢獻?為這家公司工作,對我個人的好處是什麼?我和管理階層對公司的目標是否有共識?例如,繼續製作優質、可靠的產品,並公平對待員工。

延伸閱讀:40% 員工離職,都是壞主管害的!沒做 5 件事,小心逼走部屬

4. 接受這個決定,意味著我會承諾採取哪些具體行動?

我承諾暫時擱置我對某些決策的不滿,或者我可能會公開支持組織的某些決定。

5. 找對的人聊聊:誰能真正幫助我檢視我打算採取的行動?

雖然我跟同事關係很密切,但可能不適合跟他們討論,因為他們可能無法看見全局。相對地,我可以跟同樣在業界的朋友或是自己的伴侶討論這個問題。

6. 回顧以上行動如何幫助自己調和負面情緒與行動?下一步或許是和主管、管理階層約時間聊聊,同時展現自己在職場上的韌性。

資料來源:Harvard Business Review, NPR

繼續閱讀 決策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