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 Business > 數位轉型
feature picture
侯俊偉 攝影

采威獨創一站式雲端服務!訂閱戶瀏覽平台像在逛 Netflix,AI 為企業健診省 4 倍成本

2024-04-15 採訪・撰文 盧廷羲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我不想賺 easy money(得來容易的錢),因為我要打造不一樣的商業模式。」采威國際資訊董事長蕭哲君創業 24 年,以雲端服務、區塊鏈、資料科技等核心技術,提供企業數位轉型、智慧製造、5G 加值應用相關服務解決方案,去年營收寫下 4.95 億元新高,年增 10.62%。

在雲端服務應用產業,許多資訊公司老闆,只要代理大企業產品,就能賺到錢。不過,采威規模較小,不一定能搶到大品牌,因此轉攻中小企業訂單,採取以量取勝的路線,「我做 10 家中小企業的單,加起來也不一定輸給一間大品牌客戶。」迄今,他們手握 6000 多家客戶,像是中部的政伸企業、寶成集團、永進機械等公司。

延伸閱讀:輝達將推出 AI 人才專業認證?人工智慧年度盛會 GTC 兩大亮點一次看

與其他競爭者最大不同的地方是,他們 2 年前首開先例,推出「IScloud360」雲端智慧平台,成為全台唯一一家雲端整合一站式服務商。平台整合了 100 項以上的 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軟體即服務)系統,企業用戶可以依照不同需求,取得各種資源,像是人資、銷售管理、資訊安全、數位辦公、數據應用等。

舉例來說,采威推出智能化減碳預測整合工具,協助企業量測、監控碳足跡,推動產業往淨零轉型邁進;辦公數位化解決方案,提升客戶的辦公效率,利用大數據分析,降低營運成本。

「SaaS 就好像一個個 App 一樣,你可以把我們想像成 B 端(企業端)的 Netflix(網飛)。」蕭哲君說,采威以訂閱制的方式,拿到超過 1000 家的企業用戶訂單,目前已占營收 27.9%,明年預計超過 50% 比重。

診斷費用比對手低 5 倍,軟體訂閱制平台構成生態系

蕭哲君把他們的雲端智慧平台,定位成一個生態系,流程包含企業健檢、AI 診斷輔助分析,以及雲端訂閱解決方案。舉例來說,采威運用人工智慧(AI)技術,協助客戶健檢,分析對方的「數位體質」與「管理體質」,判斷當前有沒有能力數位轉型,以及最急切的痛點是什麼。

「如果他們去外面找顧問公司診斷,價格大約是我們的 5 倍。」蕭哲君透露,團隊運用 AI 蒐集、監測、分析大部分的資訊,一次流程大約只需 1~1.5 萬元。當客戶拿到報告書,開始感興趣,就會進入到 SaaS 的訂閱制服務。對客戶來說,原本買斷的方式,建置成本較高,「現在用訂閱方式,不用付出一大筆費用,也減少後續維運麻煩。」蕭哲君說明,平台能替客戶節省成本,創造更多吸引力。

從管理的角度來看,訂閱制也優化采威的工作模式,降低人力成本。蕭哲君解釋,以往他們推一個雲端服務產品,業務要先訪談客戶需求、規畫提案、議價,以及售後服務,「但這些都很吃人力,一旦強的業務離職了,就把知識與客戶帶走。」相較之下,公司把客戶資料、服務數據履歷平台化,且部分工作內容由 AI 協助,就能賺到更多管理財。

整合上百種服務,一次登入不需切換系統

蕭哲君打造的一站式雲端平台上,除了采威自家產品(占 15%,如碳盤查解決方案軟體、辦公數據自動化軟體),還包含代理國內外大廠(如 Autodesk、Microsoft,占 25%)、獨立軟體供應商與新創公司(合計占 60%)。他運用百貨公司思維,來經營雲端服務,目前已與 40 家軟體公司合作,未來計畫延攬百位合作夥伴。

能做到這點,背後則是仰賴技術面與數據面支持。蕭哲君解釋,最大的難題在於,國際廠商、新創業者、以及自家產品,都使用不同的 SaaS,而采威的技術,能整合不同 SaaS 系統。

比方說,客戶在平台上訂閱采威的人資系統,又訂閱其他業者的 ERP 系統,資料也能互通,「當他的一個新員工報到,就不需要登入很多套軟體,省下很多時間。」蕭哲君說。

他補充,雲端服務平台化,可以視為一整套解決方案,未來就能前往海外發展,「我可以和國際資訊服務業者貼牌(由對方管理系統),或是協助客戶,以雙品牌模式聯營(由采威管理系統)。」蕭哲君舉例,日本企業「VIVE」本身做 KOL、AI 生成設計,對方需要數位轉型,看到采威的平台,就直接與他們合作。

延伸閱讀:金融業投入逾 300 億推數位轉型!Fintech 風潮崛起,對消費者、銀行業者有什麼影響?

分散降低經營風險,兼顧企業、政府與學校市場

采威去年營收創新高,「IScloud360」雲端平台占 27.9%,另有 25.9% 是專案、46.2% 是產品。蕭哲君說,他們花了很多年,才學習到平衡客戶組合的重要性,避免風險過高。

成立初期,他們以軟體開發為主力,2008 年也投資上海、深圳據點,但遇到金融海嘯,使蕭哲君意識到,如果所有的營收來源都在企業,大環境變差,就很容易受到影響。

因此,采威進入政府、學校系統接標案,像是幫大專院校做校友平台、學生學習歷程等等。2016年,政府加學校的專案,一度超過采威營收65%,但當時資安意識抬頭,公部門經常要求簽署特定資安條款,「一不小心賠償起來,會損失慘重。」回過頭來,蕭哲君又認為,還是要有企業、政府、學校等多元客戶的組合,降低營運面風險。

蕭哲君
交通大學資訊工程系碩士,曾任資策會專案經理,專長為企業數位轉型、AI 跨領域應用。2000 年創立采威國際資訊,協助中小企業數位轉型,以及提供雲端應用服務。

采威國際
創立時間|2000 年
營  收|4.95 億元(2023 年)
競爭優勢|雲端整合一站式服務商,整合超過 100 項 SaaS 系統

110整合超過100項SaaS系統,智慧盤查診斷、縮短導入時間
經理人
111整合超過100項SaaS系統,智慧盤查診斷、縮短導入時間
經理人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