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 Management > 生產與供應鏈
feature picture
侯俊偉攝影

客戶要求「去中化」,遷廠就解決了?安永台灣所長傅文芳:沒做好財務規畫,小心墊高成本

2024-05-02 採訪・撰文 李岱君

「從前台商有個共通問題,就是過度集中單一客戶,」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傅文芳所長說道,例如在中國的台廠認為只要打入蘋果供應鏈,憑藉低廉的勞力和穩定大單,且專門製造蘋果(Apple)的產品,就可以穩定成長。可是,一旦美國抵制中國,在蘋果「去中化」的浪潮下,台商就會受到直接衝擊。

傅文芳表示,以前沒有那麼多避險的概念,近年地緣政治的衝突頻繁,才讓企業意識到過於集中的風險。而大廠紛紛出走中國、供應鏈移轉、海運費用增加都必然會導致成本墊高。外加 ESG 要求日趨嚴格,企業要改造生產模式,包含對於環境友好的技術研發投資、為符合法規更新的設備、額外管理的投入等等,都會使長期的成本上升。

延伸閱讀:國際衝突易導致供應鏈斷鏈,該如何分散產地、降低風險?貿協董座:這 4 區域可優先考慮

設想貿易制裁、戰爭爆發時,訂單、原物料、生產的替代方案

傅文芳建議「要預設很多 scenario(情境),你往東不行的時候往西走,往東的時候有 3 條路,往西是不是也有 3 條路。」舉例來說,在選定供應鏈或規畫的時候,必須要設想,某地如果發生戰爭,或是當供應商受到貿易制裁時,有什麼樣的替代方案。從訂單、原物料、工廠生產皆要分散來源,且要先行談好價格區間,致使未來若是缺貨的話,能夠保證供應無虞也拿到最適價格。他進一步解釋,若有移廠需求,要評估當地勞工的供給狀況、稅務、法令,例如前一波的台商多轉移到越南北部,但短期內大量設廠使當地不堪負荷,導致物價與地價大漲,連帶工資水準也上漲 50%,甚至缺電的慘痛經驗。

傅文芳以蘋果為例,當他們需要選擇非中國的供應商時,又要維持相同成本,就快速平轉到印度市場,不僅順應政治需要,也因為當地勞力低廉找到新的生產地,且印度的人口紅利龐大,潛在市場需求看好。如此從製造到購買能降低所需的運輸、貿易相關成本。先前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也有談到印度崛起,這某程度上亦因地緣政治、中美貿易戰造成,但印度的工會有一些制度、每個省有自己的稅制,「雖然這是現在所有問題的一個解法,但是我們敢不敢去那個地方找答案?」

各國為吸引投資多有財務誘因,節稅、讓利、補貼都要談

傅文芳提醒,企業在跨國設廠時,最常忽略也是最重要的就是稅務規畫,包含當地的租稅優惠、稅務風險評估,都需要稅務人員去調查與洽談,尤其開發中國家為了吸引外資,會推出節稅方案與讓利,這些都是可以爭取的權益。

尤其現在衝突加劇,每個國家都希望吸引更多的產業進來,讓供應鏈不要中斷,傅文芳舉例,各國就跟美、日的想法相同,希望能夠囊括晶圓產業的上下游,有整個的產業鏈,會有稅務的 incentive(誘因)或補貼措施,這都需要跟當地政府談。

另一方面「現在還有全球最低稅負制,這是在當地營運要繳多少稅的問題,所以不能只單看盈利,而是繳完稅今後還有多少盈餘的問題,」全球最低稅負制指的是由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所提出的國際稅改方案。為了避免企業利用低稅國家避稅,若合併營收若超過 7.5 億歐元(約台幣 258.5 億元)的規模,且在每個國家或地區的稅率,不到 15%,就可能要在當地,或是其他關聯企業所在地區補繳差額。

延伸閱讀:升息、戰爭導致客戶砍單,只能自認倒楣?時碩工業靠 2 招降低大環境衝擊

而且,如果台商要移出中國,也要根據當地法律逐步處理債務和稅務問題。中國政府通常不會阻止企業離開,但離開前政府會進行最後的稅收結算,這包括之前享受的稅務優惠以及土地使用權的轉移所帶來的資本利得。易言之,先前進入中國得了多少好處,都要返還完畢才能離開中國。

傅文芳建議台商設廠可優先參考與台灣簽訂租稅協定的國家,尋找有租稅優惠的地方設立生產基地,減免重複課稅。另也可考慮有簽貿易協定的跨區域聯盟,例如東協,內有成員國越南、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這些地區互相進出口都享有優惠,針對貨物的銷售可以免除關稅,增加財務規畫空間。


傅文芳 Profile

1965 年生,台灣大學會計系碩士。1988 年加入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現任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所長、台北市會計師公會理事長。

繼續閱讀 製造業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