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 劉燿瑜

OK 攜手蝦皮,再推獨家優惠!相隔 168 天重啟合作,雙方考量是?


蝦皮與 OK 超商分手 168 天,雙方不得不承認,舊愛還是最美。
OK 超商近日釋出一紙新聞稿,正式宣布再度與蝦皮攜手最新獨家合作,搶在 618 前夕推出獨家超取免運活動。
蝦皮、OK超商重啟獨家合作!單筆 99 元就免運
打開活動頁面,可以發現 OK 超商將免運門檻降得比所有超商對手都還低,且無需免運券,等於 買家選擇 OK 超取,能不限訂單數免運吃到飽 ,而且活動不僅限於 618 當天,而是 日後所有指定日期,包含每周三、六,單筆訂單滿新台幣 99 元,即享 OK 超取免運 。
以上種種條件都揭示著一個意涵:日後對蝦皮買家來說,OK 超商將是無異於蝦皮店到店的存在。
分手蝦皮後的 OK 超商,後來怎麼了?
雙方原本歷時一年多的獨家雙向寄件合作,在 2023 年底卻宣布停止(蝦皮店到店與 OK 超商的雙向寄件於2024年 1 月 2 日終止)。OK 的業績曾因為與蝦皮合作,疫情下逆勢成長超過 2 成。長年的超商老四,因為成堆蝦皮包裹,被消費者重新注意到,儘管被貼上「蝦皮倉庫」的標籤,也甘願順著客人取貨需要,乖乖改變門市的貨架陳列與動線。
對蝦皮舊情未了的 OK 超商,雖然在 2 月推出替蝦皮量身打造的 10 公斤重量包裹配送服務,但今年 3 月,網路傳出 OK 超商驚現關店潮。當時臉書粉專「台南式 Tainan Style」指出台南市的 OK 在半年內連關 10 家,目前台南市中心僅剩北區 1 間分店。無獨有偶,北部也有民眾指出家裡附近的 OK 接連閉店。
OK 超商撐不住的傳言,一時甚囂塵上,逼得總公司出面回應:「因應服務商圈調整店點是零售業常態,OK 超商將持續做好社區經營與商圈擴展。」
當初雙向寄件終止,外界認為應是蝦皮想提升包裹分類揀貨的效率,而將包裹全部拉回自家物流,被視為提分手的一方。無論本次合作是誰先提議,蝦皮會答應,難道是店到店擴張遇到瓶頸?
OK 免運會衝擊蝦皮店到店業績嗎?蝦皮有什麼好處?
對於 OK 超商免運是否會衝擊蝦皮店到店,商研院國際數位商業研究所長戴凡真認為:「不見得。」
蝦皮店到店早就超過 1,400 間,且每周仍以 10~20間的展店速度擴張,雖然其中不乏既有門市轉型成智取店或遷址成新門市,但這仍代表對蝦皮而言,「做店到店是一個不會錯的方向,只是需要更多靈活測試。」
戴凡真解釋,台灣蝦皮是母公司冬海集團少數獲利的子公司。在去年冬海集團首度實現全年度獲利的狀況下,台灣蝦皮如何維持、提升獲利,也更顯重要。
因此現階段,對蝦皮而言,店不再只是開得多就好,還要開得精準。
好處一:多點並行,延伸蝦皮觸角
蝦皮現在要做的,是盡可能多點並行,透過與不同夥伴合作獲得更多數據交叉分析各店點效益。與 OK 合作蝦皮可以分析每間店到店會因此被吸走多少人流。「蝦皮就可以決定這間店到店自己開還有沒有效益,還是給OK做或轉型其他營業方式。」戴凡真指出,現階段來看,蝦皮店到店與 OK 超商是互補。
好處二:利用免運手段,全面擴大影響力
元智大學管理學院行銷學群助理教授朱訓麒認為,蝦皮與 OK 合作,還有一個重要意義是往全面免運的目標發展。「目前在電商成熟的中美國家,免運對買家來說是最基本的。」朱訓麒舉例,像最近這檔 618 中國電商有的 9 元人民幣就免運,滿 99 元人民幣還直接幫你送到台灣來。
朱訓麒認為,台灣一直沒有一家物流基礎設施能做到足夠量體大小,無法把全面免運當作理所當然。「蝦皮只靠自己不可能做到這種程度,」它得爭取更多像 OK 這樣願意提供優渥合作條件的夥伴,換言之,一手開店到店,另一手與願意降低物流費用的夥伴攜手,應是蝦皮眼下的雙軌策略。
OK超商存亡關鍵:能否藉此做出差異化?
即便蝦皮有點頭的動機,但重新倚賴電商帶進的人流,對 OK 超商是明智的操作,還是實質上的養套殺?
「由於 OK 超商已有上次雙向寄件的合作經驗,代表主事者認為與蝦皮合作仍是利大於弊的選擇。」戴凡真分析。
以這次超取免運的活動看來,雖不清楚雙方合作實際條件,但一個基本事實是,當消費者選擇 OK 超取免運,意味著賣家也會從 OK 寄件,而背後物流費用就得由 OK 吸收承擔,更別提門市人力與貨架空間等隱形支出。
「要說 OK 為此補貼物流,不如說這是一種廣告轉換。」朱訓麒認為,在蝦皮的海量包裹消退後,與其空有裝不滿的物流車,OK 不如選擇活化,將物流支出視為吸引人流的行銷費。而且比起砸了也不一定看得到成效的廣告費,每一個包裹背後至少各代表一位會實際進店寄件、取件的買賣家。
此次合作,也許對 OK 而言真正的問題,不是划不划算,「而是 OK 到底能不能藉此存活下來。」戴凡真認為,過去一年因為雙向寄件有這麼多新客人為此走進 OK,但 OK 到底能不能把人留住?如果答案是否定的,「OK 得自問自己存在的必要是什麼?」
戴凡真指出,台灣零售業一個殘酷真相是:因為市場規模有限,各種零售業態常常是,老大老二坐穩了,也就沒剩多少殘羹能餵養其他玩家。在統一超與全家連年營收創新高,大者恆大的情況下,不利的自然是萊爾富、OK超商。
如何與龍頭做出實質意義的差異化、跟異業合作找出不同服務樣態,才是老三老四的長久生存之道。「目前我認為OK只跟蝦皮合作可能還不夠。」戴凡真嚴肅作結。
超商實體店數不增、包裹寄取點成主力,OK會走向「被超商耽誤的物流中心」?
也許此次與蝦皮的合作,只是 OK 超商拚服務轉型的前哨戰。據 OK 超商官網的門市地圖計算,現存門市據點實際僅剩 665 間,與昔日800 家門市有不小差距,但細看另一服務分類OK Express 服務據點卻已超過 230 多間。OK Express 是OK在合作通路中設立的微型門市,以包裹寄收件服務為主力,部分也有販賣商品。常見的 OK Express 合作對象有愛買、農會、公家機構等。
OK 超商聲稱旗下擁有 1,200 個包裹寄取店點,是歷史新高,但這背後代表的是, 其中恐怕有將近一半並非以你我熟知的實體超商門市存在,而是以寄取件為主的服務店點 。這也許意味著,OK 過去被戲稱的名號「被超商耽誤的物流中心」,未來只會更名符其實。
據 OK 超商表示,目前與蝦皮的免運合作,會以常態性活動為目標,至少今年底前的每周三、周六,以及月月盛典(例如7月7日、8月8日等Double day)都會有免運活動。雙方再續前緣,這次能走多遠,短時間內恐怕是大眾都想繼續追的劇。
(本文出自 數位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