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理人用戶成長中心

Meta 出手防詐!金融服務業請注意,未來下廣告該注意什麼?


Facebook 母公司 Meta 於 18 日發布新聞稿說明,從今年 6 月起,台灣的金融服務業廣告主必須完成一項驗證程序,這項措施旨在增強廣告透明度並保障消費者的安全。未來,台灣的用戶在看到金融服務業廣告時,能夠點擊查看廣告中的出資者和受益者資訊,更有效判斷廣告的真實性和可信度。
同時,為了更全面地打擊詐騙行為,Meta 設立了一個「反詐騙中心」,提供一站式的指導,協助公眾了解各種詐騙手法並掌握防範技巧。這些舉措也包括運用人工智慧技術和內容管理團隊來監測和處理 Facebook 及 Instagram 上的海量內容,並持續改進應對策略。
金融廣告主須完成驗證,用戶可點選識別出資者
根據 Meta 的新規定,所有金融商品或服務的廣告主在投放廣告前,需在廣告中明確標示出資者和受益者的姓名或組織名。如果出資者和受益者是同一人,則僅需驗證受益者。這樣的要求旨在讓消費者更容易辨識廣告的來源和真實性,從而降低受騙風險。
Meta 成立「反詐騙中心」,推動一系列防詐措施
除了要求廣告主進行驗證,降低詐騙發生的風險,Meta 更進一步成立「反詐騙中心」,推出了一系列防詐教育計劃,旨在提升全民的防詐意識和數位素養。這些計劃包括與 MyGoPen 合作推出的《好膽麥詐》防詐短片系列,並與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及台北市電腦公會共同參與防詐教育活動,向公眾宣導各種詐騙手法及防範措施。
另外,Meta 透過 Messenger 聊天機器人推出了一款名為《防詐培訓營》的互動遊戲,讓用戶在娛樂中學習防詐知識,進一步增強防範意識。近期,這款遊戲還拓展到了 MyGoPen 的 LINE 帳號上,透過多平台合作,全方位提升全民的防詐能力。
這些新措施不僅在 Meta 平台上實施,也使得台灣成為全球首批在主要網路平台上全面推行金融廣告驗證的地區之一。除了 Meta,Google 和 LINE 也在台灣推出了類似的驗證措施,配合今年無論政府或民間強力呼籲的防詐主張,三大主要網路平台都持續努力,希望為消費者提供更安全的網路廣告環境。
參考資料:中央社、ETtoday財經雲、自由財經;本文初稿由 AI 協助撰寫,編輯:溫為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