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整理 盧廷羲

人工智慧能幫你成為更好的主管?3 方法,讓 AI 成為管理小幫手


麻省理工學院應用經濟學教授達隆.艾斯莫格魯(Daron Acemoglu)在2024年5月發表的論文中預估,人工智慧(AI)在未來10年內,影響美國的全要素生產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不增加人力、資金情況,使產出增加的效率),只有0.53%。
專注於AI發展的美國媒體「Every」創辦人丹.希珀(Dan Shipper)分享了類似觀點。他指出,當ChatGPT出現的那一天,人們彷彿擁有超能力,更輕鬆編碼、製作圖像與影片、優化寫作技巧,「這看起來對企業很有幫助。」然而,在現階段,人們對於AI的「談論」遠勝於「實作」。好比很多人說,AI能幫助自己開發新產品,但實際上怎麼做,並沒有深入研究。
希珀從自己的經驗和其他企業的採訪中,彙整出以下建議:
1.利用AI定義品質
領導者必須要定義「好」的標準,讓團隊有所依循,這部分ChatGPT可以提供幫助。舉例來說,先寫下面對客戶時,有哪些基本的工作流程與談判技巧,請ChatGPT或其他生成式AI應用整理好相關規則,甚至闡述公司的核心理念。當同事遇到特殊情況,就能參考生成式AI的回答。
2.請AI記住重要資訊
每做一件事情、每產生一個想法,都可以告訴AI,畢竟它可以幾乎無成本記錄、保存下來,這可以優化團隊的決策。例如,記錄你與同事、客戶的交談內容,寫下他們對於某個重要專案的意見或想法,當下一次某個場合,需要這些人的建議,就能調出過往的資料。
3.運用AI增加同理心
AI能記住心理學理論,可以模擬人類情緒,分析為什麼某一個人在特定情況下,會產生哪些想法。在職場上,很多時候都需要這些能力,好比招募、解聘、談判與激勵團隊。比方說,當你想替A同事加薪,卻引起B同事不滿,這時候就可以請教AI,它可能引述公平理論(equity theory)、激勵理論(motivation theory)等社會學或管理學理論,提供改善建議。
希珀指出,領導者應該把AI當成一位新員工,它是工作努力、才華洋溢,但也有缺點、也會出錯的人,「不要指望它在第一天,就產生巨大影響。」比較好的心態是,以好奇心和實驗精神來接觸AI,即使第一次失敗了,也別輕易放棄。一旦找到使用方法,企業才能快速獲得收益。
核稿編輯:張玉琦
資料來源:《Entreprene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