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 Success > 數位工具
feature picture
袁如陵 提供(以 Dalle-E 生成)

如何免受 AI「幻覺」影響?3 個檢查重點,確保生成內容正確性

袁如陵
2024-08-05
台灣專利師 袁如陵
已完成
已取消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隨著 AI 工具推陳出新,所引發的問題也不停增加。近期新聞報導,內建 AI 的電動車,居然會回答最近有誰坐過副駕駛座,在車內又做了什麼,因此被戲稱為「捉姦神器」,也引發了對 AI 系統所有權及隱私權的討論。這同時體現了 AI 的發展及衍生風險正以極高的速度向上攀升

生成式 AI 是由遠超過人類一輩子閱讀量的文字、影像、聲音所訓練而成,但卻缺乏普通人類的價值觀及基本判斷能力。對筆者來說,「他」就像是個博學多聞、過目不忘的孩子,卻缺乏生活常識;偶爾胡說八道,又時常過度坦誠,因而需要隨時照料。因此,無論單純利用 AI 產生內容,或是將 AI 包裝為自家服務的公司,都應該特別小心謹慎。

本篇文章將會介紹,使用 AI 生成內容之後,如何把握幾個能夠降低風險的檢查重點,避免受「幻覺」(hallucination)影響,針對內容的正確性做最後把關。

延伸閱讀:擔心 AI 生成內容侵權?輸入提示詞要避免 3 項錯誤!

重點一:交叉比對,驗證輸出內容的正確性

大型語言模型(LLM)在生成文字內容時,可能會因為「幻覺」而產生看似合理但徹底錯誤的回答。

2023 年 5 月,美國一位律師使用 AI 撰寫訴訟文件,但引用的法院判決全部都不存在,純粹是 AI 所杜撰。這名律師由於違反律師倫理,將面臨處分。事實上,AI 直至今日都仍會產生許多重大的錯誤,需要人為介入才能解決。

ChatGPT 畫面
OpenAI 的最新模型 GPT-4o,在應筆者要求,協助尋找一個營業秘密的案例時,卻錯誤地提供了蘋果及三星之間的訴訟案件。事實上此案件的爭議點在於專利,而不是營業秘密。此為筆者於 2024/7/31 與 ChatGPT 之對話。
袁如陵 提供(ChatGPT 生成)

由於 AI 工具會產生錯誤和偏見,公司員工在使用這些工具時,應保持警惕,務必交叉比對生成的內容,確保資訊是準確的。不過也須注意,若校對需求的人力或投入資源太高,企業應謹慎評估在此類工作導入 AI 是否具有正面效益,不應「為導入而導入」。

重點二:你的文章,讀起來有「AI」味嗎?

雖然生成式 AI 能夠產出相當流暢的文章,然而仍存在一些文句特徵,除了容易被識別出來,也可能干擾文章的閱讀。

舉例來說,AI 文章的段落結構及長度,有非常強的規律性,缺乏人類寫作時的自然變化。筆者另常觀察到的是,AI 傾向使用繁複的詞彙以及複雜的句型去編排文章。

以下列這段網路文章為例:

「AI 搜尋引擎的興起既代表了令人興奮的科技進步,也代表了對網路內容創新、分發和消費的既定規範的重大挑戰。展望未來,要找到利用 AI 搜尋力量的新方法,同時保護內容創作者的權利和生計。這可能需要結合技術創新、新的商業模式、道德準則和潛在必要的監管框架。目的就是讓 AI 成為增強而不是削弱網路作為一個多樣化、充滿活力的資訊和思想來源的角色。」

以上的文章,雖然文法完全正確,但讀起來總有一種「卡卡」的生硬感覺,你覺得呢?

AI 的寫作風格較為單調,這或許是因為訓練資料太多,最終都被稀釋為中性且通用的表達方式。更大的問題是,AI 文章的內容時常是單純堆砌詞藻,卻沒有深度及細節,當進行分析時也缺乏因果關係及具體內涵,使得讀者看完一篇文章後仍是滿頭問號。

以筆者之經驗,要解決此類問題,最容易的方法就是「追問」,也就是將 AI 所提出的論點拆解後,逐一「逼問」更細部的內容,同時要求 AI 不要回答已知的背景資訊或進行空泛的總結,最後再把這些細部內容做梳理、合併、編排。

至於寫作風格過於單調的問題,則可以要求 AI 進行「角色扮演」的方式來改善,例如下提示詞:「假裝你是一位資深的台灣法官,請以不卑不亢的口吻,對此社會議題進行評論。」或是直接上傳想要風格的文章作為範本,讓 AI 能直接參考。

也有許多人發現,有一些詞語人類不常使用,但在 AI 文章中出現的機率卻非常高。例如英文的「delve into」(深入研究),就被拿來做為偵測 AI 文章的詞語之一。在中文的 AI 文章中,也常看到「總的來說」之類的用法。想要去除「AI 味」,檢查文章時遇到這類字詞太常出現,也可以做部分刪改。

雖然以上遭遇問題可以用一些強化過的指令詞,或是特殊的服務來改善,不過在作業流程上常會過於複雜或效果不彰,也可能衍生多餘的成本。因此使用者務必謹記要詳加檢查 AI 生成內容,尤其如果最後號稱人類撰寫卻又被抓包是 AI 生成,可就不好看了。

重點三:生成圖片時,要檢查「意外的」錯誤

除了文字之外,利用 AI 生成圖像也非常受到使用者歡迎。畢竟大多數人都能寫字,卻未必能夠作畫。如果幾秒就可以生成圖片,那可是非常有成就感的。

然而,AI 生成之圖片,常會有意想不到的問題。2024 年 1 月,《龍與地下城》(Dungeons & Dragons,常被簡稱為DnD)的發行商 WotC(Wizards of the Coast),在廣告中展示了一系列精美的卡牌。

Wizards of the Coast(卡牌組)
一系列的新卡牌,陳列於復古的氛圍下。

各位讀者,你看得出上列這些精美的圖片,是出自於 AI 之手嗎?至少專業的畫師是絕對可以看出來的。

Tom Cartos
前述的圖片,細看之下可以找出許多錯誤,例如左上圖中的刻度間距、左下圖中的燈絲,以及許多意義不明的物件。

這些錯誤是肇因於 AI 對於現實世界,尤其機械、物理現象的理解不足,所以會出現人類繪師不可能畫出的錯誤內容,即使圖像再精美,也禁不起細部檢視。

另一點要注意的是圖片中的文字。若圖像要進行商業化使用,例如設計廣告海報、產品包裝,往往必須加上文字。這在過去通常是交由專業人員處理,絕對不成問題。但如果由一般員工以 AI 產生,那就是另一回事了。由於技術的原因,目前要利用 AI 產生圖像再加上文字時,往往會有拼寫錯誤、順序混亂及亂碼的情形。

AI生成圖.jpg
筆者示範以 Dalle-E 生成太魯閣的景色以及相關文字。除了中文變成未知的圖形之外,英文拼音也都完全錯誤。
袁如陵 提供(以 Dalle-E 生成)

以通用的 AI 服務來說,目前要在圖像中正確生成中文文字非常困難。如果是英文文字,雖然較容易成功,但也常會出現拼寫錯誤的狀況。筆者這一兩年時常看到許多海報上有離譜的英文拼寫錯誤,明顯是出自 AI 之手。由於製作者多半是「想要讓 AI 自己來幫忙做海報」的高知識分子,也不免為他們感到尷尬。

若是企業犯下這樣的錯誤,極可能會損害到專業形象。目前市面上已經有一些特化的模型,例如 Stability AI 公司的 DeepFloyd IF 就可以解決這樣的問題。若有大量生成圖文的需求,且不想聘用專業人士,建議可額外訂閱此類服務使用。

建立一種健康學習與使用 AI 的企業文化

AI 工具的發展日新月異,然而其最佳使用方式,沒有標準答案。AI 技術在不同產業、領域必定有不一樣的運用方式,如果是熟悉特定領域的專業人士,肯定可以看到更多不同的問題點。本文提供的檢查點只是最初步的通則,企業員工應該多利用自己的領域知識(Domain knowledge),謹慎微調、持續優化自己使用 AI 的方式。

延伸閱讀:AI 走進教室裡是什麼樣子?協助學生解題、寫作業,還能幫老師對付「最大的敵人」!

舉例來說,一篇乍看由普通人所寫、內容沒有問題的文章,卻可能被專家一眼看出,文章內容與某個知名作家的著作過於雷同,必須修改後才能使用。

因此,如果能夠廣泛聽取身邊同事、朋友的意見,例如請對方查看自己利用 AI 做的文宣有無問題,往往能夠發現自己的盲點,或得到其它意料之外的幫助。這種協作方式對公司來說,不但成本低,又十分有效。這也就是為什麼,筆者認為現在的企業不應該讓員工「偷偷用」、「默默用」AI,反而要鼓勵大家公開使用方法與成果、並持續交流討論,建立一種健康學習與使用 AI 的文化。

核稿編輯:溫為翔

繼續閱讀 數位工作術 AI
相關文章
商業 Business > 經營策略
feature picture
南港國際skypark

交通、機能、綠意一次到位!「南港國際SKY PARK」打造未來生活典範

2025-08-01 經理人X南港國際skypark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隨著工作生活一體化成為現代菁英的生活常態,對住宅的定義早已不再僅限於居住空間,而是講求效率、生活品味與地段價值的綜合體驗。

坐落於南港核心的「南港國際SKYPARK」,以東京指標性開發案「麻布台之丘」為靈感,融合住宅、商場、飯店、辦公、公園5大創新機能,打造出一座全方位的生活聚落,精準回應新世代菁英的居住需求,開創城市菁英住宅的嶄新格局。

從工業重鎮到科技金融軸帶,南港成台北新核心

「南港國際SKY PARK」是由國泰集團領軍,匯聚旗下國泰人壽、國泰建設、國泰商旅等事業體資源,並攜手三商美邦人壽及華泰大飯店集團聯手打造而成。

該基地前身曾是台鐵的南港客車調車場,隨著政府啟動「東區門戶計畫」推動都市更新,轉型成為占地高達1.65萬坪的複合式開發案,不僅是目前全台最大規模的公辦民營都更案,更被譽為「台北東區新地標」,將引領南港邁向國際生活新風貌。

回顧南港的發展脈絡,它始終是台灣重要的產業與交通節點。從最早期的港口貿易村落、1970年代的工業重鎮、到近年因應都市計畫與跨區重劃,逐步轉型為科技與文創產業匯聚的智慧特區。

南港國際skypark
南港國際SKYPARK
南港國際skypark

現今南港不只有展覽館、台北流行音樂中心等大型場館,更聚集多座產業園區,包括南港軟體園區、國家生技研究園區及台北生技園區。此外,隨著信義計劃區與內湖科學園區腹地日益飽和,越來越多大型企業將目光轉向南港,進駐此地的商辦大樓或在此設立企業總部,例如,中國信託、Nvidia、台灣微軟、IBM、Intel、聯強國際、展碁國際等國際與本土指標企業,形成一條完整的金融科技走廊。未來隨著企業群聚效應擴大、就業人口增加,對中高端住宅的需求勢必同步提升。

面對南港正快速成長的居住需求,「南港國際 SKY PARK」以國際城中城為定位,打造出All in One複合式生活場域,融合住宅、商辦、商場與綠地,提供完整且便利的日常機能,並透過以下三大特色,實現兼顧交通、機能與綠意的城市新生活。

特色1、多元交通系統,串連城市生活軸線

「南港國際 SKY PARK」所坐落的地段,正處於這場城市變革的核心要位,讓住戶可以享有多元且便利的交通選擇。

倘若是習慣自行開車的人,「南港國際 SKY PARK」週邊坐擁3條東西向主幹道--忠孝東路七段、市民大道七段與南港路,皆為貫穿台北市的重要交通動脈,可快速抵達信義計畫區、饒河夜市或松山商圈,或可經由附近的成功橋與成美橋直通內湖科技園區,且車程多在15分鐘內,無論是通勤、逛街或與親友聚餐皆相當快速方便。

南港國際skypark
信義計畫區、松山商圈、內科園區皆在15分鐘生活圈內,打造高效率、低距離的都會節奏。
南港國際skypark

若是想要搭乘大眾運輸工具,走路10分鐘即可達捷運藍線昆陽站,15分鐘可至捷運與台鐵共構的松山車站,未來隨著鄰近開發案「富邦之丘」完工,步行至松山站的時間可望縮短至12分鐘內。此外,位在「南港國際 SKY PARK」左右兩側的玉東公園和新新公園皆設有YouBike 站點,無縫銜接台北流行音樂中心、南港車站等重要地標。

特色2、全方位生活機能,一站滿足都會需求

「南港國際SKYPARK」宛如一座現代化的國際城中城,住戶下樓便能進入商場空間,輕鬆滿足閱讀、餐飲、休閒、健身到育兒等各種日常生活需求。

目前,全區共設有3棟住宅大樓、5棟辦公大樓和1棟飯店及商場,其中,住宅大樓的第5至21樓為住宅,共計528戶,主力坪數介於24至40坪、為2至3房配置格局,鎖定都會核心中堅族群的實質居住需求。

在商場規劃上,則涵蓋影城、書店、健身房、24小時便利商店、私廚料理、超市、輕食咖啡店、幼兒園及安親班等8大主題,提供一站式生活機能,不論是日常採買、休閒娛樂、親子教養或健康管理,都能在社區內一應俱全,落實「住在城市核心、生活近在咫尺」的現代生活理想。

南港國際skypark
住戶下樓即達商場,閱讀、健身、親子教養一次到位,落實「生活近在咫尺」的核心便利。
南港國際skypark

特色3、豐富綠地景觀,打造都市中的綠意棲地

在都市叢林中坐擁大片綠地,是件難能可貴的事,而「南港國際SKYPARK」巧妙結合地理優勢與建築設計,讓住戶得以擁有超過2萬坪的綠地景觀,即便身處繁忙都會區,也能親近自然、享受綠意生活。

南港的綠地和公園其實不多,但「南港國際SKYPARK」位置得天獨厚,左右兩側便是新新公園與玉東公園,被近1萬坪的天然綠意環繞。建築本身亦在1樓打造7400坪的開放式生活綠地,成為住戶日常散步、親子活動的舒適空間;5樓更設有2,700坪的空中花園,巧妙銜接商場與住宅動線,形塑一條專屬住戶的「空中綠廊」。三大綠帶串連,總計超過2萬坪的綠地空間,為在此生活的住戶,帶來鬧中取靜、綠意盎然的都會綠生活。

南港國際skypark
近1萬坪的天然綠意環繞在「南港國際SKYPARK」周邊,成就難得一見的都會綠生活日常。
南港國際skypark

在產業群聚、軌道建設與城市更新等多重利多加持下,南港正迅速轉型為台北的新核心區。「南港國際 SKY PARK」不僅坐擁地段、機能、交通與綠意,更透過全區規劃實現「住、辦、遊、憩」一體的生活藍圖,是少數能真正實現國際級居住品質的指標建案,也象徵南港邁向世界級城市生活的重要起點。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