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 Business > 變革管理
feature picture
TGI FRIDAYS Taiwan臉書

FRIDAYS 餐廳在美破產,代理商連賠 2 年為何敢逆風登興櫃?董座親上火線回應

2024-11-11 今周刊 陳葦庭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代理TGI FRIDAYS、德州鮮切牛排的開展餐飲集團即將登錄興櫃,為什麼董事長邱泰翰敢在公司虧損時投入資本市場?

面臨內憂外患時,有多少企業能夠坦然面對資本市場的檢視?

11 月 2 日,知名美式餐廳 TGI FRIDAYS 美國總公司,正式向美國德州地方法院聲請破產保護,連帶也讓擁有其台灣代理權的開展餐飲集團,躍上新聞版面。

今年 10 月才申請公開發行的開展餐飲,原本預計 11 月初登錄興櫃,卻因此被櫃買中心要求補件,而延後時程。

「FRIDAYS 台灣是獨立營運,不受總部影響!」開展餐飲董事長邱泰翰接受《今周刊》專訪,親上火線回應。

讓邱泰翰如此淡定的原因,來自 TGI FRIDAYS 的海外品牌產權與營運,是由 TGI Fridays Franchisor LLC 公司所擁有,而非聲請破產保護的 TGI Friday‘s Inc.,因此作為該品牌在台灣的代理商,開展營運並未受到影響。

事實上,開展除了擁有 TGI FRIDAYS 美式餐廳,以及 Texas Roadhouse 德州鮮切牛排台灣代理權,還同時在香港開出 Dan Ryan’s 和 Amaroni’s 兩個美式餐廳品牌,目前旗下所有品牌相加,台港約有 30 個據點。去年,該公司營收達 21.12 億元,創歷史新高,但每股稅後純益(EPS)卻也寫下負 6.73 元的新低。

延伸閱讀:陳耀訓蛋黃酥、鼎泰豐都來自這台!日本出身的包餡機,如何攻下台灣的 9 成市占?

直營店養出鐵粉,營收亮眼

各界都好奇,開展為什麼有勇氣在這個時間點登錄興櫃?

「虧這麼多錢還敢登興櫃,代表我們有信心,禁得起考驗!」穿著筆挺西裝,梳著俐落油頭,邱泰翰受訪時,語氣一貫自信。

他的自信,來自今年上半年隨著香港不賺錢的分店結束營業,公司虧損幅度逐漸縮小;加上近兩年台灣門市有獲利,可說是漸入佳境。他也不忘預告,「明年 TGI FRIDAYS 還有展店計畫。」

開展餐飲董事長邱泰翰
今周刊 唐紹航

不只如此,台灣與美國星期五餐飲的發展勢頭,確實不同。「30 幾年的老品牌,加盟主都進入退休階段了,很少有人願意繼續投錢裝修、維護,久而久之品牌就會被拖累。」一位不具名餐飲業者,點出 TGI FRIDAYS 在美國經營不善的關鍵。

反觀開展在二○一四年取得 TGI FRIDAYS 的代理權後,門市都以直營為主,和美國總部大量開放加盟的方式大相徑庭。

「開展對食材要求非常高,溫度、重量有任何一點誤差都不放過。」開展主要食材供應商、全台最大冷藏牛肉進口商裕賀食品董事長特助洪旭慶觀察,開展旗下餐廳都是直營店,對於餐點的穩定度和品牌一致性都有相應規範,長期下來累積一票死忠消費者,就算經歷疫情,也能維持亮眼營收表現。

只是,作為別人眼中的餐飲界資優生,開展 EPS 從 2020 年的 8.95 元一路下滑,更連續兩年陷虧損。

「最大虧損來自香港,我們花了比別人長的時間才走出疫情。」邱泰翰解釋,2020 年疫情爆發後,集團旗下在香港的 5 家餐廳,包含 Dan Ryan’s 和 Amaroni’s 都受重創;加上近年香港商圈從市區移轉到住宅區,來客數和翻桌率明顯下滑,但租金仍居高不下,都讓開展業績接連受衝擊。

於是,止血勢在必行。去年,開展收掉在灣仔、虧損最嚴重的 Dan Ryan’s 餐廳,而這一步,也導致得一次認列 433.5 萬港幣(約 1779 萬新台幣)虧損,「畢竟我們在香港有一半的虧損,都來自這家店。」邱泰翰說。

延伸閱讀:被誤認為「三商炸雞」!拿坡里披薩疾呼:請網友別再改 Google Map 地圖店名

收掉香港門市止血,Q3 獲利

隨著公司體質調整,台港的營運也重上軌道,儘管今年上半年 EPS 仍負 1.66 元,但邱泰翰也透露,今年第三季開始獲利。

談起興櫃後的布局,他不諱言,接下來將透過持續展店、併購,以及成立合資公司方式擴大企業版圖。

例如,開展董事會已通過,將收購位在台北 101 的義大利餐廳 SALT & STONE,該品牌明年也將在台北大巨蛋商場、南港 LaLaport 展店。另外,開展旗下自有美式餐廳品牌 LillA,則預計插旗統一集團新商場 Dream Plaza。

他也透露,開展正規畫和菲律賓的 TGI FRIDAYS 代理商 Bistro Group 攜手成立合資公司,將旗下自有品牌推廣到東南亞市場,最快明後年就有機會跨足海外市場。

只不過,與全台八成百貨、連鎖餐飲業者合作的天帷企管顧問創辦人林剛羽提醒,目前開展約九成營收來源,仍以代理海外美式品牌為主,若能增加不同類型餐飲,或提升自創品牌比例,才更有機會創造利潤,提升投資人信心。

投資開展的能率資本管理顧問創辦人董俊毅則認為,危機就是轉機,此次 TGI FRIDAYS 事件,正好讓開展更有動力去開創自有品牌,提升獲利能力。

「代理品牌就像彈藥庫,讓我們有足夠的現金流,去開創新的自有品牌。」邱泰翰如此比喻開展的兩大業務,強調未來一年將更著重在自有品牌的發展,期望公司明年就能轉虧為盈。

開展餐飲
今周刊提供

延伸閱讀/
英特爾被踢出道瓊「股價50年最慘」!輝達、台積電崛起,昔日半導體霸主為何衰敗?3個血淋淋教訓
吃飯比吃麵容易瘦?愛吃飯的男生體脂難超標、女生腰圍小...醫師揭背後真相,怎麼搭較有飽足感?

(本文出自今周刊

繼續閱讀 策略 餐飲業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