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張玉琦

推出產品 5 年後登興櫃!大研生醫如何扮演好顧客的「許願池」、快速開發 40 款商品?


以一家 2018 年成立,2019 年才推出產品的公司來說,保健食品大研生醫 2024 年 10 月上興櫃已經很快。比起上興櫃的速度,其財務表現也毫不遜色。2023 年營收成長 34.52%,來到 11.9 億元,毛利率逼近 70%。
董事長張家銘笑說,母公司是交友平台愛情公寓的尚凡資訊,上櫃十幾年,市值才 90 億元,大研生醫興櫃第一天市值就破 100 億元(現在穩定高於 90 億元)。
大研生醫的主力產品,包括魚油、葉黃素等,最初都是為了解決團隊成員自己的「三高」、「眼睛」問題所研發,張家銘說,公司初衷是「解決自己和家人的問題」,只求不虧錢。
從解決自己的問題,到想要幫助更多人
從照顧同事、家人的需求出發,接下來呢?大研生醫請消費者許願,想要解決的問題,每半年一次蒐集這些問題,決定接下來要推出的產品。
像是美顏系列的膠原蛋白飲,兒童魚油軟糖、好睡眠芝麻素等,都是許願實現的結果。兒童魚油軟糖就是有用戶回饋,大人的魚油小孩子吞不下去,再另外開發小顆粒的和軟糖包裝。
大研生醫迄今開發出 40 幾款商品,能夠稱職扮演「許願池」的角色,一個重要因素是扎實的產品開發路徑。先確認產品需求(要解決的問題),接著研發團隊遍讀期刊,跟國內外研究單位如美國伊利諾大學、臺灣國際級醫學大學等合作臨床實驗。
設計出臨床實驗有效後的配方,接著是到全世界找原料,「這很像當尋寶獵人。」張家銘說,藥學背景的總經理林東慶,拜訪全世界的藥廠、參加生技展、醫學展,「找原料要夠勤勞、夠認真,要去全世界。」目前的魚油產品跟德國藥廠合作,兒童魚油軟糖則是從挪威進口,葉黃素的合作夥伴是美國治療黃斑部病變的最大藥廠。
有了原料之後,再找代工廠生產試吃的樣品。假設有 3 家魚油廠,大家都會說自己很厲害,所以打出樣品要開放試吃,每天或每周回報。像葉黃素就是試吃之後,公司去借了一台上千萬的儀器來測眼底葉黃素。也跟醫學大學合作測試乾眼症的眼內淚液溼潤度。張家銘說,一般差不多測試 3 個月,但常常 2 周就可以看到變化,「所以我們才敢跟消費者保證,30 天無效退費。」
「效果」是最好的行銷,把台灣品牌帶往全世界
張家銘強調,公司沒有推新產品的 pipeline(進度表),因為有的話,就會有產品要上市的壓力,效果不好還是要推。品牌成立的宗旨就是產品要有效,也有第一天就許願但是到現在都還沒有商品化的產品,就是卡在「有效,但還不夠有效」的階段。
最初魚油透過找藝人陳美鳳代言,撒下大筆行銷預算,迅速擴大了知名度。張家銘表示,這幾年行銷的總預算沒有提高,也就是說相對營收,行銷的比例下降,就是因為有效,消費者會推薦跟回饋,所以營收、獲利仍持續增加,淨利率從 2021 年的 4%,2022 年跳升到 10%、2023 年來到 13%。張家銘半開玩笑半認真的說,「我覺得就是善有善報,大家真的很認同你、愛你。」
談到上櫃,張家銘說,現在想到保健食品不會想到台灣,可能會想到日本的藥用保健品,澳洲的天然食品,所以他想要布局全世界。2024 年成立的日本大研生醫,是台灣大研 100% 子公司,日本的產品到東南亞是零關稅,在品牌或價格上都會更有競爭力。另一方面也是到這些市場找更多好原料,帶回來台灣,也帶出去全世界。
找原料很像當尋寶獵人,要夠勤勞、夠認真,要去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