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王毓茹

里長辦公室也能徵才?為對抗缺工,麥當勞這樣收服中高齡、新住民人力


想像一下,麥當勞在里長辦公室宣傳職缺和體驗活動?
這是麥當勞多元人力政策的一部分。台灣麥當勞人力資本事業群副總裁藍郁琇說:「其實里長比我們更了解社區適合的人選,知道誰會感興趣。」善用社區資源,與里長辦公室合作,能有效觸及中高齡求職者。
早在 2016 年,麥當勞就感受到勞動市場變化,少子化導致缺工,以及台灣邁入高齡化社會後,平均勞動力年齡也隨之提高。因此公司以人力資本事業群為主,加入整合行銷群、學習發展部、營運發展部和公關部門共同組成 Good People 團隊,推動「多元人力池」策略,對外進行宣傳,對內則循序漸進調整人力結構。
讓門市自願試辦招聘,累積成功經驗再推廣到全台
舉例來說,計畫增聘新住民和中高齡勞動者,讓各門市自願報名,而非強制執行。有意願的門市先試辦,累積成功經驗後再逐步擴大。「比方說我們團隊的營運部資深協理郭正馨就率先支持,因為他們是人力競爭最激烈的一級戰區,意願最高。」
試辦後的門市給公司回饋,例如中高齡培訓要穿插坐下來讀資料的時間,避免久站。累積成功經驗後,對推廣到其他門市很有幫助。「這種方式雖然推展比較慢,但能有效落實,讓每家門市都是真心接納中高齡員工。」
接下來是舉辦職場體驗活動,「我們每年舉辦超過 2000 場,你進去餐廳體驗工作,了解薪資福利和企業文化,活動結束立刻安排面試,不用擔心投履歷沒人理。」她指出,體驗活動效果很好,以今年 9 月為例,參與者將近 9000 人,其中超過 4 成進到面試環節,「等於一場活動有近一半的人想來麥當勞工作。」
錄取後,培訓是留才關鍵。公司透過「肩並肩」制度,指派夥伴培訓教學,幫助新進的中高齡員工適應環境。「我們安排 8 周的訓練時間,如果需要的話可以再延長。」藍郁琇說明,只要有足夠時間訓練,員工都能勝任工作。
讓主管擁抱改變,維持友善工作氛圍
人找進來後,能留得住嗎?麥當勞特別重視多元包容的組織文化,藍郁琇認為關鍵在於企業價值觀和主管態度。
決定實行多元人力政策時,公司很重視主管的溝通和培訓,讓主管們擁抱改變,「你現在要接受,人力組成不同,工作節奏不會像以前那麼快。但是不用擔心,我們有完整的訓練,給他長一點的時間,還是可以熟能生巧。」當主管以身作則,接納與支持多元人力,基層員工自然會跟進。「大家會體認到,新夥伴是來幫我分擔工作,不是增加麻煩或搶工作,會更願意互相學習。」
此外,企業價值觀要與制度配合,政策才能落地到全台 417 家餐廳。公司建立完整的申訴管道,讓員工可以透過內部 App 反映職場問題,例如排班狀況、管理氣氛等。「我們會鼓勵員工先直接向主管反映,但也提供不同溝通管道,定期檢視員工回饋,及時處理。」藍郁琇表示,公司定期召開會議,針對整體管理氛圍進行校準,確保每個門市都維持友善的工作環境。
當少子化、缺工潮,科技業都來跨產業搶人,從 2016 年開始推動「多元化人力池」的台灣麥當勞,已經打造出跨世代、多元面貌的職場環境。以中高齡為例,近 5 年公司 45 歲以上的員工增加 1200 人,至 2024 年 10 月,中高齡員工人數已達 3600 人,占總員工 15%;新住民則有 863 人,占 3.6%。
藍郁琇表示,在流動率高的餐飲業,麥當勞正職人員離職率只有 10%,年資超過 10 年的員工占了一半。證明了企業願意投入資源、營造多元開放的組織文化,並規畫完整策略,最終多元人力能創造公司和員工雙贏局面。「不只解決人力需求,也展現了企業的價值觀。」
人力組成不同,工作節奏不會像以前那麼快,但大家會體認,新夥伴是來幫我分擔工作,不是增加麻煩或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