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 Success > 目標管理
feature picture
經理人

一年進步 37 倍!掌握習慣建立4法則、「連鎖反應」機制,用原子習慣翻新人生

2025-03-31 經理人編輯部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領導大師史蒂芬.柯維(Stephen Covey)在 1980 年代透過 30 年研究彙整成《與成功有約》,將高效人士的工作方法歸納出 7 種習慣,分別是:主動積極、以終為始、要事第一、雙贏思維、知彼解己、統合綜效與不斷更新。

這些好習慣,現在來看依然適用。然而實際上,我們卻很難真的養成習慣。往往是目標很高大、願望很理想,卻忽略了現實考量與落地執行的方法。

不過,這並不是我們不夠努力,而是要在日理萬機的生活中,用更聰明、可視化的方式來實踐目標管理。《經理人》推出線上課「改變人生的目標實踐法」與實用工具「理想生活實踐模版」,與你善用《原子習慣》提到的複利效應,結合科學化的九宮格規劃、每日習慣追蹤與復盤日記 3 大核心系統,幫助你將腦海中的構想,變成具體的行動計畫,再透過持續執行,讓每個小步驟逐漸累積成可見的成果。

延伸閱讀:寫下你的 2025 夢想清單!用原子習慣打造 365 天微小進步,一年後實現理想生活

想養成習慣,不是靠熱情、堅持就能成功!掌握機制更重要

撰寫「理想生活實踐模版」時,我們可以善用《原子習慣》分享的科學技巧,用較不費力的方式養成習慣。

首先,先破除對意志力的迷思。想養成習慣,不是你充滿熱情、決心堅定,就會堅持下去;就算半途而廢,也不是因為意志力不夠。大腦的執行控制(executive-control)能讓我們有意識地選擇和監督行動,意志力和決策都是如此,但人的心智裡,其實有大量的非意識機制運作,習慣就是這樣。

習慣,是重複次數多到足以自動化的行為,一旦養成,它就會自動進行。它可以解放我們忙碌大腦,挪出空間做或思考其他更重要的事。

神經科學家、認知心理學家和動物行為研究人員分別做了不同實驗,但結果卻是一致的。他們發現,事情只做一次是決定,但如果用相同方式多做幾次,並逐漸成為自動反應(習慣)後,大腦活動的區域會改變。也就是說,養成習慣的心智運作區,跟掌控意志力的區塊不同,兩者並沒有正相關。

如果不靠意志力,那是什麼決定了人們能否維持一個習慣?有一派的觀點認為,是動機、目標夠不夠強烈。但克利爾認為,決定習慣養成成功或失敗的關鍵,不是目標,而是系統。

如何建立好習慣?人腦會經歷的4階段:提示、渴望、回應、獎賞

克利爾口中的系統,是根據所有習慣建立都會經歷的 4 階段 —— 提示、渴望、回應、獎賞,衍生而來。《經理人》總編輯齊立文將於線上課「改變人生的目標實踐法」中解析建立習慣的詳細方法與歷程。簡單來說可歸納成:

  1. 提示:提醒大腦要展開行動。
  2. 渴望:建立習慣的動機,敦促你趕快執行。
  3. 回應:對渴望的反應、動作,如果執行行動的限制太多,人們寧可會選擇不作為。
  4. 獎賞:回應還會帶來獎賞,你的感覺神經會監測什麼行為可以滿足欲望、帶來愉悅,進而重複執行。

舉例來說,你的手機亮了(提示),因為你想要知道訊息內容(渴望),所以拿起手機讀(回應),訊息內容滿足了想知道的渴望(獎賞),而拿起手機這個動作,就跟手機亮了連結在一起。無論好壞,這個「手機亮就拿起來」的習慣,就被建立起來了。

這 4 個階段缺少其一,行為就不會成為習慣。去掉提示,習慣不會開始;去掉渴望,就沒有足夠的動機執行;行為過於困難,就沒辦法執行;如果行為無法滿足欲望,未來就沒有理由再做一次。

克利爾提出的「行為改變 4 法則」,就是建立在這個基礎之上。當你想要改變一個行為,只要自問:

  1. 我要怎麼讓提示顯而易見?
  2. 我要怎麼讓習慣有吸引力?
  3. 我要怎麼讓行動輕而易舉?
  4. 我要怎麼讓獎賞令人滿足?

同樣地,如果想要破除壞習慣,則可以反轉這些法則:讓提示顯而不見、讓習慣毫無吸引力、讓行動困難無比、讓後果令人不滿。

延伸閱讀:看不到成果就放棄?2 方法維持好習慣,比單純獲得獎勵更有效

讓習慣有「連鎖反應」,善用複利效應放大效益

不過,在看見成果之前,你得經過一段成效尚未顯現,但又辛苦付出的時期。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明明知道應該要做對自己好的行為,卻無法持續。《原子習慣》指出,建立持久習慣之所以那麼難,是因為成果總是姍姍來遲。

這也是原子習慣(atomic habits)的意涵:一個微小而容易執行的規律行為。起初,這些行為看似無關緊要,但慢慢地,它們會互相堆疊,激發大一點的勝利;而這些勝利又會相乘,最終超越你的預期。

也就是說,習慣有「連鎖反應」。比方說,一旦養成早起的習慣,會多出一大段自己的時間,你可以用來做自己想做的事,如準備證照考試、運動等。 久而久之,你早起運動讓身體狀況變好,工作效率也變高,而證照也為履歷加值,讓升遷更順遂。

倘若你發現自己難以養成某個好習慣或戒除某個壞習慣,不是因為你不夠努力,是因為你尚未跨越潛伏的停滯期。然而,你做的工並未浪費,只是先被儲存起來。

這也是《原子習慣》裡不斷敘述的一個觀念:只要每天有細微改變,透過時間的複利,都會累積成巨大差異。如果你每天進步 1%,持續一年會成長 37 倍;每天退步 1%,一年後會弱化到趨近於零。換句話說,就是讓小小的習慣利滾利。

熬過「關鍵點」,你才能遇見爆發性成長
經理人

《經理人》線上課「改變人生的目標實踐法」與實用工具「理想生活實踐模版」便是設計來與您一起養成新習慣的學習方案。建立習慣的複利效應,透過每日追蹤、成果可視化的機制設計,輔以 AI 職涯顧問師,幫你在新的一年達成新目標。做到更好的績效,也成就更好的自己。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