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李岱君

拿下全台 8 成地瓜加工品市場!瓜瓜園這樣整合供應鏈、開發多樣化產品


如果你吃過便利商店的烤蕃薯,很有可能你就是瓜瓜園的顧客。從便利商店到速食店的人氣地瓜薯條,台灣 8 成的地瓜加工品都出自這家年營收 9.3 億元的企業。
17 年前,瓜瓜園總經理邱裕翔投身家業時,面對的是品質標準靠人口頭描述、地瓜田的位置憑記憶的傳統管理模式。
轉捩點始於便利商店的大規模採購。「當時便利商店透過多個合作社採購,只買特定規格,但這些規格往往是最好賣的,市場價格可能漲到 2~3 倍,」邱裕翔回憶,為了穩定供應,便利商店最終決定由瓜瓜園統籌供應全台灣的需求。
這份訂單帶來的不只是商機,更是挑戰。
自選式契作合約,讓合作農戶增加到 750 位
邱裕翔說,「規模落差太大,他們是好幾百億的企業,我們在跟他配合時可能還不到億元規模。」每年 20~30% 的成長,迫使瓜瓜園必須不斷投入新設備擴充產能,還要穩定供貨。
怎麼做到?「沒有制度,就做不出好產品,」他從建立數據管理系統做起,逐步實現數位轉型。如今,這套系統已能分析 5 年產量、耕作過程和良率,成為決策重要依據。
瓜瓜園推出「自選式契作合約」將各項農事服務 —— 從種苗供應、田間管理到採收運輸 —— 全部標準化,就像自助餐,農民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和意願,選擇合作方式:有人專注種植,有人負責運輸。
瓜瓜園扮演平台:當某個農民有設備但缺工人,另一個有工班但缺機器時,瓜瓜園就居中協調,幫忙組團隊。比方需要播種時,藉由農民的判斷和瓜瓜園的調度,「即便是七老八十的農民都能種到 5 公頃,因為他動的是腦力,而非勞力,我們賺的是管理財。」邱裕翔強調,農民不需要親自操作農機或搬重物,只要判斷何時該澆水施肥。
同時,瓜瓜園也負責處理所有的金流與契約管理,確保參與者能專注於農事。這個制度成功壯大企業規模,讓合作農戶從最初的 80 位擴展到現在的 750 多位,種植面積達 1200 公頃,年產量 4 萬噸,能充足供應全台需求。
從 2008 年開始與便利商店合作,最初年銷 18 萬條蕃薯,到現在年銷 4000 萬條,跟著大客戶成長、共榮。
產品客製化、多樣化,連客戶都來找他們開發
大客戶帶來的另一個挑戰是,便利商店只要求特定規格的產品,初期一年要丟掉 2000 噸地瓜。瓜瓜園大膽將研發單位從生產部門調到營業部門,為地瓜找到更多市場需求,開發多樣化的產品,從地瓜片、地瓜酥到地瓜球、地瓜薯條,甚至地瓜粉,並根據客戶需求、市場的特性進行調整,並與各品牌聯名合作。
舉例來說,「一個速食店的菜單裡,漢堡、薯條都是固定的,但我們發現可以這一季推出地瓜球,下一季推出地瓜薯條。」這種靈活的產品開發能力,讓瓜瓜園在供應鏈中找到獨特定位。
「當客戶不只找我們買地瓜,還找我們開發新品,我們才發現自己的價值。」瓜瓜園建立起一個完整的生態系:農民獲得穩定收入和技術支援、固定訂單,客戶則能取得客製化的產品服務。
疫情間庫存堆了 1 萬個棧板高,促使瓜瓜園改革產銷流程
邱裕翔說,執掌瓜瓜園幾十年來,最痛苦的就是 COVID 疫情。他回憶,每天早晨睜開眼睛,第一件事就是找錢:要付地瓜收購款、發員工薪水,倉庫租金高達 7000 萬元。疫情來到第二年,連電商都賣不動了。
「2021 年 10 月,我們的庫存達到歷史最高點,有 1 萬個棧板,」邱裕翔清晰記得,「但到隔年 3 月,庫存直接歸零。」這段經歷就像雲霄飛車,從谷底瞬間拉上雲端,僅僅發生在短短半年內。
因為歐美地區的薯條供應鏈受阻,加上全球海運費用飆漲。「客戶突然發現我們有地瓜薯條,問我們有多少量,全都可以賣給他們,」前期的種種「劣勢」—— 持續收購地瓜、新建工廠、不裁員、保持庫存,在這一刻全都變成了優勢,因為地瓜成了戰略物資。
這場危機也促使瓜瓜園改革產銷流程。以前習慣產季大量收購、大量生產、大量囤貨,等客人下單。現在改成原料採收後先儲存,接近出貨的時間才加工生產,邱裕翔,「這樣即使再來一次疫情,至少我們還有原料,要賣生鮮、加工品都行,留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現在回首這段歷程,邱裕翔感慨:「如果不能往前衝,就往旁邊鑽,不然就下車繞路,總之一定要過去。」
總結數十年的制度化與供應鏈經驗,瓜瓜園不再只是間農產行,而是提供農產加工品的解決方案。
憑藉在台灣建立的供應鏈整合實力,瓜瓜園揮軍海外。「東南亞原料便宜但缺乏加工技術,日本技術精良但成本過高,我們能整合各地優勢,提供完整解決方案。」瓜瓜園因應不同市場特性,在日本主打原味烤地瓜,東南亞推廣油炸產品,歐洲則供應烘焙原料,如地瓜粉。
另一方面,瓜瓜園也將服務台灣超商的經驗,轉移給日本的超商,再將海外經驗帶回台灣,形成提供農產加工品的解決方案跨國平台。
未來不只是地瓜,但凡台灣的農產品,都可能透過瓜瓜園,走向全世界。
如果不能往前衝,就往旁邊鑽,不然就下車繞路,總之一定要過去。
邱裕翔
1984 年生,台灣大學科技農企業菁英班、2023 年中華民國第 61 屆十大傑出青年。瓜瓜園二代,2007 年回到瓜瓜園,先後待過品保、研發、企畫、營業部門等,2018 年接任瓜瓜園總經理。
瓜瓜園
成立時間:1983 年
員工人數:約 190 人
營收:2023 年 9.3 億元,年營收成長 15%。
營業項目:地瓜的種植、加工、銷售以及相關農業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