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 Leadership > 領導力
feature picture
林衍億攝影

領導力的真相是什麼?何飛鵬:必須透過領導改變團隊,才能達成公司目標

2025-03-21 撰文 經理人編輯部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領導的真相是什麼?就是影響別人、改變團隊、做你想做的事,才能完成你想達成的目標。」《經理人》創辦人何飛鵬在媒體工作超過30年,共同創辦城邦出版集團、《經理人》等雜誌,於3月20日舉辦的首場「MVP經理人同學會」活動中,與歷屆100MVP經理人得獎者分享領導心法。

此次活動聚焦於2025年領導者可能面臨的挑戰,邀請了何飛鵬、91APP創辦人暨董事長何英圻,以及嘉澎塑膠執行總監冉祥蕾,分別從領導難題、電商發展與人才招募三大關鍵議題,為與會來賓提供實用的落地戰法。

何飛鵬:用5大工具做領導,更快達標!

何飛鵬強調,領導的核心在於影響他人、改變團隊,進而實現目標。在他看來,領導不僅僅是下達指令或指揮他人工作,更要從根本上影響團隊成員,激發他們的最佳能力,共同達成設定的目標。為此,他分享了五項關鍵的領導工具:

第一,以身作則。領導者必須先樹立行為榜樣,「想要有紀律的團隊,自己就要先當一個有紀律的人。領導者是用行為來形塑團隊形象,貪污的老闆就會有貪污的員工。」

第二,有效溝通。何飛鵬提醒,領導者不應只是下達命令或直接給出答案,而要適時引導員工進行思考。

第三,善用文字。「你可以寫信給團隊,文字是有感情的,會讓大家產生不同的體悟。」

在奠定這三項基礎後,才能順利推動SOP、內稽內控等系統規範,建立最佳工作方法,讓所有人依循標準程序執行任務。

最終,何飛鵬認為,要定義自己是否為成功的領導者,得從是否能讓團隊成員共同「喝酒、吃肉、分錢」,才做數。

他引用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的話:「經營企業就是要創造員工圓滿的生活。」理想固然重要,但必須與具體的薪資福利相結合,「用你的身體言行改變團隊,最終達到目標,達成目標後一定要有良好的回饋。」

何英圻:D2C電商浪潮正要開始,建議企業做到2件事

儘管外界普遍認為2024年台灣電商市場已遭遇瓶頸,但自稱「電商老兵」的何英圻透過數據分析,提出不同觀點:全球電商市場,包括台灣在內,仍處於成長階段。

何英圻將電商市場分為三個區塊:C2C(如Yahoo拍賣、蝦皮)、B2C(如momo、PChome)及D2C(Direct to Consumer,如無印良品、寶雅等實體自營電商)。他指出,台灣電商的主要成長動能已轉向D2C領域。

1500px20250320_MVP晚宴_0213.jpg
林衍億攝影

「從疫情前後的電商滲透率季度變化來看,台灣去年第4季達14.4%,創8季以來新高,美國市場經過疫後下滑,去年第4季也創新高。」

延伸閱讀:全聯、全家、寶雅都是客戶!91APP 如何成為零售業的數位轉型軍師?

這一趨勢的背後有兩個關鍵因素:從消費者角度,現代消費者能夠在實體與線上通路間自由切換。目前電商滲透率為15%,意味85%的消費仍在實體通路進行。

當實體店家開始拓展電商渠道,滿足消費者全通路需求,將迅速擴大電商市場規模。從企業角度,OMO模式(Online-Merge-Offline,線上線下整合)能帶來更高的客戶價值——相較於純電商客戶,全通路消費者的人均購買次數可高達5倍,且消費金額更高。

基於此,何英圻提出兩項建議:首先,數據顯示40歲以上族群是跨通路消費的主力,「所以你千萬不要覺得抓到新世代就抓到未來,如果把主力族群放棄,你就輸了。」

其次,企業應重視D2C發展,「如果你是以實體銷售為核心的公司,電商應該發展到占總業績30%;如果是以電商為核心的公司,實體同樣應佔30%。」

「零售終局將是OMO!」何英圻強調,2019至2024年間,D2C規模逐漸成長,關鍵在於OMO策略,讓消費者能在線上線下互相導流、消費,「這件事是最難的,但也是品牌能夠持續生存的關鍵要素。」

冉祥蕾:傳產中小企業怎麼克服缺工?3大方針是解藥

「做塑膠管材就像大間的水電材料行,產品不有趣,跟光鮮亮麗扯不上邊,誰要來?」2024年100MVP經理人獲獎者、嘉澎塑膠執行總監冉祥蕾一語道出傳產的痛。

然而,在大缺工時代,嘉澎塑膠這個擁有40年歷史的品牌,通過轉型為傳統產業開闢了一條新路。

1500px20250320_MVP晚宴_0296.jpg
林衍億攝影

冉祥蕾與丈夫王政彥接班後,發現永續發展是公司的重要方向,於是在2016年取得B型企業認證(美國非營利組織發起的認證,關注公司治理、員工照顧、環境友善、社區照顧、客戶影響力五大面向)。公司主要從三大方針著手改革:透明化、鼓勵友善、工作生活平衡。

她舉例,「透明化像是招募的時候,我們會把工作內容講到最詳細,包括職務占比都寫出來,還會讓他看未來的薪資條。」

鼓勵友善則是建立虛擬點數「小星點」系統,只要是對環境或同事友善的事,如減塑、做義工,都可以得到小星點來換獎金。「為了讓大家工作生活平衡,我們從2023年10月啟動的周休三日實驗,把這一天當成充電日。」

她表示,鼓勵員工利用這天做有意義的事,包括考證照、團隊聚餐、照顧親友等,這項政策帶來工作投入度提升近4成,員工更主動提出問題、加強團隊合作,在工作上精益求精。

延伸閱讀:塑膠傳產為何推行周休三日?二代:人生不該把所有時間花在工作上!

冉祥蕾表示,嘉澎塑膠透過一系列改革,5年內營業額成長4倍,應徵比例高出同業12倍,「從一個月只收到5封履歷,變成現在一天收到5封履歷。」周休三日後成本固然上升,但2024年公司業績達成率卻高達132%。

100MVP經理人評選從2008年第一屆至今,即將邁入第18屆。今年首度成立100MVP同學會社群,「等了17年才做這件事,不僅是為了表彰傑出的專業經理人,更是為了創造一個交流學習的平台。」何飛鵬表示,台灣最重要的群體,正是這群在企業內部推動轉型、改革的關鍵力量。

今年度《經理人》月刊將重新集結過去千位傑出經理人,串連每一股變革力量,透過交流激發創新思維,讓共學與共創持續發生。

歡迎歷屆MVP經理人回娘家,請點以下連結:https://lihi.cc/1YibI
(本社群為資格審核制,請填寫真實資訊,將會有專人審查)

核稿編輯:陳書榕

繼續閱讀 MVP經理人
相關文章
領導 Leadership > 領導力
feature picture
製圖 / 經理人編輯部

換了位子卻不換「腦袋」,團隊可能更容易解散?專家:新官上任先換 3 種思維

2025-07-18 整理・撰文 吳俊毅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組織內常會有一種模範員工,不僅績效達標、犯錯率低而且使命必達,短短數年就被提拔為團隊領導者,並因此接受公司的重點栽培,學習主管基本能力,如預算編列、會議管理等。

但這種優秀人才在上任後,卻發生績效沒有達標、管理也出現問題,甚至讓團隊面臨崩潰邊緣;為何具有潛力的模範員工,反而成為不適任的領導者?

新官上任遇挫折,是因為換了位子卻「不換腦袋」?

據知名市調機構顧能(Gartner)研究,在首次接棒成為「新官」的領導者中,有高達6 成的工作者會在 2 年內面臨失敗。

波士頓卡羅爾管理學院(Boston College Carroll School of Management)的教授海德.阿貝利(Heide Abelli)認為,這 不代表企業識人不明,而是培訓制度出了問題——提供了管理職的訓練,卻忽略了培養「新官」需要具備領導思維。

延伸閱讀:領導者和管理者,有何不同?領導力之父:有 12 個顯著差異

阿貝利解釋,培訓計畫失敗的原因,在於企業忽視對於這群新官的理解,以及照顧他們的潛在需求。換了位置卻不換腦袋,反而讓過去模範員工的成功,成為擔任領導者的阻力。

這也是許多新手主管陷入撞牆期的關鍵所在:不是技巧不夠,而是沒有一套方法能協助他們轉換視角、練習帶人心法。

為了幫助新官上任順利轉型,《經理人》推出「成為傑出主管的第一課」線上課及《新手主管實戰練習範本》模板,針對從同事變上司後會遇到的自我定位、交辦任務、Z世代溝通等問題,提供系統化的解方與練習策略。

阿貝利建議所有「新官上任」的領導者都應該轉換下列 3 種腦袋:

1 號腦袋:團隊思維

對員工來說,組織是根據個人工作表現來評估績效,因此力求個人表現獲得成功與肯定,已經深植體內成為本能,愈優秀的員工,愈是以「自我」為導向,這正是他們成功的要素之一。

但成為領導者, 心態就必須從自我轉向團隊,焦點也必須從個人成功轉為促進團隊勝利。 如果新上任的領導者持續以自我為導向,將難以讓部屬放心追隨,恐引發團隊缺乏動力、難合作互動等問題,將團隊一步步推向失敗。

反之,若領導者能將腦袋轉換成「團隊思維」,將自己的工作定義成為團隊帶來效益,當部屬看到領導者為了集體的利益而服務時,將被激勵而更加努力,讓組織邁向卓越。

2 號腦袋:解決問題

模範員工十分聰明,會積極避免自身落入問題無法解決的困境,所以多數傾向只接受能夠解決的挑戰,心態上偏向於「迴避問題」。為了保護自己的形象與聲譽,儘管可能喪失機會也會選擇追求穩定性。

作為領導者卻必須挑戰現狀,追求創新並對改變保持開放態度,不能過於避免風險,甚至必須想像新的可能性,不能被面臨的困難或問題所阻礙。

所以,領導者必須換上「解決問題」的腦袋,對於習慣迴避風險的人來說,這的確是一大挑戰,但若沒有進行轉變,他們將難以適應計畫的快速變化。阿貝利建議領導者可以設定更有挑戰性的目標,同時勇於承擔犯錯的風險,才能為組織找到新的方向。

延伸閱讀:千禧世代普遍喜愛「迴避風險」?當心去脈絡化的刻板印象,限制你的選擇

3 號腦袋:靈活適應

模範員工在執行方面十分出色,一直以來都能夠按時將工作完成,也十分重視決策的執行力,所以在擔任領導者時, 容易只專注在如何最快速著手處理,卻忽略掉執行前溝通與改善的空間 ,甚至可能對於部屬的提案產生抵制情緒。

阿貝利提醒領導者,若是過於關注於執行面,會變得抗拒創新與改變,反而讓團隊錯失創新的機會和失去競爭力,甚至忽視客戶的需求,對組織造成災難性的後果。

假如換上「靈活適應」的腦袋、領導者在制定決策時也會樂於接受不同觀點,能夠讓執行更加有靈活性,因應不斷變化的環境;當組織始終保持靈活並緊密合作,就能夠打造強大的跨職能團隊,對於客戶的需求做出靈活與快速的反應。

新官上任3思維
海德.阿貝利認為,新任領導者先轉換成團隊思維、解決問題、靈活適應等 3 種思維。
製圖 / 經理人編輯部

資料來源:CLOHRMorning

繼續閱讀 領導帶人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