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王毓茹

增聘中高齡員工對付缺工!新東陽如何助「資深打工族」上手數位設備、減少體力負擔?


「我剛進新東陽的時候,工作量很大,一桶豬肉乾 40 公斤都要自己抬,現在年齡大了體力有差,不能搬太重。」新東陽回聘員工許滿,自 1981 年擔任門市工作,從店長當到區課長退休,又在 2015 年以計時人員回聘。
令她最有感的是,這次回來,職場環境有大幅調整,例如門市進貨的包裝重量減輕至 3~5 公斤,能夠輕鬆上手;工時也更加彈性,一天最短可上 4 小時,「中高齡上班不一定是為了錢,我是因為興趣,彈性工時方便我安排自己的生活。」
新東陽財務長王麗珠表示,公司成立超過半世紀,員工年齡漸長,有 4 成進入中高齡階段。伴隨而來的,是面臨退休潮和缺工的雙重夾擊,加上少子化影響,空出來的職位難由年輕人補上,於是採用回聘及增聘 45 歲以上的中高齡員工。
改造搬貨重量、收銀介面,減輕員工體力負擔
但怎麼留住或重新吸引中高齡工作者?人資調查後發現,中高齡離開職場不外乎 2 個因素:家庭和體力。「大多是說體力負荷不了,還有家人覺得年紀到了,不用那麼辛苦工作。」因此,新東陽針對工作環境和職務進行調整。
工廠端透過半自動搬運設備、增加斜坡,並放大電腦螢幕字體,減少體力負擔。此外,還與醫療單位合作,在廠區舉辦醫療講座並提供免費諮詢。「如果需要心理諮商的話,也可以事先登記,公司會保密。」
由於門市工作包含進貨、盤點、服務客戶、收銀等,門市端除了彈性工時、減輕貨物重量和搬運次數外,還得拆解工作內容,先讓中高齡員工做他最熟悉的,再慢慢學習 POS 機(銷售時點情報系統)和多元支付等。許滿表示:「像我是對商品管理、跟客人互動很在行,就比較不碰電腦或數據這塊。」
人力資源部專員游宗翰說,為了幫助大家更快上手,公司建立一對一師徒制,讓年輕員工帶領中高齡員工操作數位科技設備。以收銀台為例,除了放大字體、改善介面,讓操作更直覺,「一定會搭配夥伴教學,不會教完就不管他。」
年輕員工說話直接,有經驗者對客戶身段更柔軟
王麗珠提到,經驗傳承是中高齡員工的重要價值之一。工廠端有些員工以顧問回聘,「他們經驗豐富,可以協助配方或製程改善,再透過內部教育訓練把知識傳授給其他年輕員工。」
門市工作則重視和客人互動,溝通技巧和服務態度是吸引回頭客的關鍵。對此,資深的中高齡員工往往更得心應手。「我很喜歡跟客人聊天,公司推出新產品,我也會主動問客人怎麼料理,從聊天中還能學到更多做法。」許滿把學到的新知識再分享給其他員工,作為介紹產品的參考。
她觀察到,年輕員工跟客人說話往往比較直接,且較缺乏應變能力,這些都需要靠經驗累積。「例如客人問有沒有賣 XX 產品,大部分年輕人會直接說賣完了。但老員工會想辦法介紹其他產品,或依照客人需求,幫他組一個禮盒。」看過的客人多了,處理棘手的客訴也駕輕就熟,還會幫年輕員工做心理輔導。
「平常我也會跟年輕人說,有些年齡比較大的客人,喜歡人家問候,你叫她一聲婆婆,她就很高興。」她強調,門市工作需要跟客人建立長期關係,回購率高,自然會有品牌忠誠度。
新東陽的經驗顯示,師徒制能促進雙向學習,年輕員工教數位科技,資深員工傳授技術和溝通技巧,使用中高齡人力不只是補上人力缺口,還能更有效完成經驗傳承。
王麗珠
1989 年進入新東陽,任職 36 年,現任新東陽協理暨財務長,亦負責規畫公司人力資源政策。
許滿
今年 64 歲。1981 年進入新東陽門市工作,擔任過店長和區課長,退休後於 2015 年以計時人員回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