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麻愷晅

中高齡員工留任率 100%!達穎塑膠:當資深員工占半數,有 2 個問題最迫切


走進達穎塑膠的辦公區域,牆上掛有眾多證書,會議室裡也能看見員工腦力激盪的便利貼,以及各種培訓課程的海報。學習,在達穎塑膠是很重要的文化。
達穎塑膠總經理李安重曾任台灣第一家 BOPP 薄膜公司廠長,1991 年創業,成立達穎塑膠,生產熱封膜、吸管包裝膜、三明治袋等各類產品。達穎塑膠從創立時僅 3 人,發展至如今的 47 人,年營收也從 7000、8000 萬元成長到逾 3 億元。總經理特助楊賀盛表示,公司待員工像家人,薪資福利好,年終保障 3 個月全薪,很多員工待在公司 20、30 年,也因此目前員工有一半是中高齡。
中高齡員工占半數,經驗傳承成迫切問題
當資深員工占半數,公司想持續經營,有 2 個最迫切的問題,一是經驗傳承,二是仍有一些工作內容需要體力勞動,需要減輕現有員工的負擔。
不少傳產的困擾,是經驗全在老師傅身上,許多操作憑感覺。所以達穎塑膠近幾年針對生產流程制定標準化作業程序(SOP),機台維修時也會做紀錄。但年輕同事剛開始抄寫數據或拍照時,老師傅會覺得沒有用、浪費時間,也擔心自己失去價值,不想教。
為了讓老師傅有安全感,楊賀盛表示,他們會告訴老師傅是幫他們找接班人,傳承經驗是為了替公司打造健全的制度。機電工程師蔡嘉哲則提到,跟老師傅學習時,會保持低姿態,並美言幾句,讓對方開心。他遇到問題也會直接找資深員工,「師傅就會覺得被尊重,滔滔不絕跟你說」。楊賀盛亦談及尊重的重要性,舉例來說,主管即使要交代任務給年輕人,還是要對著師傅說,私底下再找年輕的員工談。
除了告知師傅知識傳承的重要,他們還有另一種互為導師型的合作方式。相差 12 歲的財務主任吳美霞和財務會計李淑華,合作整合內外帳,由於吳美霞擅長處理內帳,而李淑華曾在事務所工作,較熟悉外帳,所以公司準備上市櫃,想改成一套帳時,2 人便合作完成該專案。
至於勞力型的工作,達穎塑膠會定期關心高齡員工狀況,安排教育訓練後,再進行轉調。公司也會提供照明、護腰等輔具。
大家忙著一起進步,世代隔閡問題就會減少
李安重認為,當全公司的學習風氣提升,溝通會更順暢,也有利於傳承,工作不會只有一個人扛。
2018 年,李安重要求業務部員工考取塑膠工程師證照,提升專業能力。沒想到,最後幾乎是全公司所有世代一起上考場,連生產線上的老師傅都參加。
考前,年紀長的員工會指導生產實務經驗,年輕一輩則負責講述理論。成功考取證照的人資專員劉芷淇回憶,當時資深員工很訝異,因為年輕人讀書都能抓到重點。甚至有美編出身、非相關專業的員工用圖像化的方式解釋,把艱澀內容變好懂,讓老師傅直呼:「一個小女生這麼厲害」。目前,達穎塑膠有 10 名職員考取塑膠工程師證照,相當於每 4 名員工就有一名塑膠工程師。
公司鼓勵員工考取證照,除了幫員工支付報名費,獲證照的人,旅遊獎金、年終、分紅都會加碼,豐富的獎勵機制,成為員工願意考試的原因。
考量 65 歲以上員工將退休,為了培育接班人,公司近 2、3 年安排人才訓練課程,每個員工至少要上 12 堂課。
建構友善就業環境,積極推動世代合作和傳承,這也讓達穎塑膠獲得勞動部「2024 壯世代就業菁采獎」世代共榮組獎項,且 45 歲以上員工留任率 100%。
徐榮標
1954 年生,2013 年進入達穎,現任達穎塑膠總工程師。
蔡嘉哲
1976 年生,2019 年進入達穎,2023 年獲得塑膠工程師證照,現任達穎塑膠機電工程師。
李安重
1953 年生,中央大學經營管理碩士,1991 年創立達穎塑膠,提供各類塑膠薄膜及其加工應用技術服務,現為達穎塑膠總經理。
楊賀盛
1971 年生,2021 年進入達穎,2023 年獲得塑膠工程師證照,現任達穎塑膠總經理特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