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 李先泰

Google 宣布撤信!中華電信憑證出包:一文看 3 大管理缺失


Google Security Blog於 2025 年 5 月 30 日宣布,將從 8 月 1 日起撤銷對中華電信簽發之傳輸層安全通訊協定(TLS)憑證的預設信任。這起被國內立委稱之為「核彈級數位信任大爆炸」的事件,究竟揭示了中華電哪些重大管理缺失?
具體來說,事件關鍵成因在於: 涉及 Extended Key Usage 欄位設定錯誤的不合規操作、憑證延遲撤銷,以及年度自評報告遲交等因素造成。
而深入探討因素之前,首先要從「憑證」開始說起。
什麼是網站安全憑證?什麼是 TLS 憑證?
網站安全憑證(常見稱為 SSL 或 TLS 憑證)是一種數位證書,用於驗證網站的真實性,並加密使用者與網站之間傳輸的資料,確保資訊在網路上傳遞時不會被駭客竊取或竄改。
因此可以說,網站安全憑證是由憑證頒發機構(CA, Certificate Authority)簽發的數位證書,安裝於網站伺服器上。 而當網站啟用安全憑證後,網址會顯示為「https://」並出現鎖頭圖示,代表該網站的資料傳輸已加密。
進一步來說,憑證的主要功能包括:
1.加密:保護資料在傳輸過程中不被第三方攔截或竄改。
2.驗證:證明網站的真實性,防止釣魚網站冒充。
3.完整性:確保資料在傳輸過程中未被修改。
總結而言, 沒有安裝安全憑證的網站,瀏覽器會顯示「不安全」警告,影響用戶信任與 SEO 排名。 而這次中華電信被取消預設信任的 TLS(Transport Layer Security)憑證,是目前主流的安全傳輸協定,用來取代早期的 SSL(Secure Sockets Layer)協定。
TLS 憑證就像是網站的「身分證」
白話來說, TLS 憑證就像是網站的「身分證」,證明它不是冒牌貨;同時,它也是資料的「保險箱」,確保你輸入的資料會被鎖起來,只有這個網站能打開。
以電商、銀行等涉及線上金流的網站為例,使用者無論是線上購物、登入網銀、登入會員時,TLS 憑證能保護你的帳號密碼不被偷;即使只是逛部落格,有 TLS 憑證也能避免瀏覽紀錄被第三方偷看。
憑證失效會怎樣?
8 月 1 日後,Chrome 瀏覽器將不再信任中華電信新簽發的 TLS 憑證, 屆時如果台灣的國家網站還在使用這些憑證,用戶用 Chrome 瀏覽時會出現大紅色警示頁面,提醒網站不安全,很可能會影響民眾對政府數位服務的信任。
對此中華電信表示,受影響範圍限於用 Chrome 瀏覽器時, 「至於使用微軟 Edge、蘋果Safari 等其他瀏覽器完全不受影響。」
Google 不信任中華電憑證,有哪些核心原因?
根據粉專《雷神講堂》揭露軟體缺陷追蹤網站Bugzilla中的資訊,透過解讀中華電信代表 Leo Fang 的發言,可發覺中華電信簽發憑證不被 Google 信任的原因,可歸咎於以下三點:
一、不合規操作:EKU (Extended Key Usage) 欄位標記錯誤
違反標準: 未遵守 CA/B Forum 的 Baseline Requirements (BR) v2.0.0 規定,該規定要求憑證中的 EKU 欄位必須標記為「非重大關鍵(non-critical)」。中華電信旗下的 GTLSCA 持續將其錯誤標記為「重大關鍵」。
延遲發現與處理:長達半年(2023 年 9 月至 2024 年 3 月)才意識到錯誤並停止錯誤標記。
3.大量錯誤憑證:在此期間發出了 6450 份不合規的憑證。
4.處理效率不佳:發現問題後,事件報告並不清楚,被質疑後續處理「被擠牙膏才講出來」,且直到被公開質疑後,拖延至 2024 年 5 月才完成撤銷。
5.缺乏透明度:在 EKU 事件處理過程中,行為不夠公開透明,需要外界不斷催促才提供進度。
若要白話解釋 EKU 標示錯誤的問題,可以說在「網路身分證」(也就是憑證)上,有一個欄位叫做 EKU, 它說明了這張「身分證」可以用來做什麼。例如,是用來證明網站身分?還是用來加密郵件?還是用來簽署軟體? 這就像護照上可能會註明「僅限觀光」或「可工作」之類的用途。
而錯誤標示重大關鍵(critical)或非重大關鍵(non-critical)的問題, 就像在身分證上蓋錯章,原本只是註明「這個人可以做某些事」,卻誤標成「沒有這個章就不合法」 ,導致系統無法正確辨識,會直接影響憑證的可用性和可信度。
二、內控不足:年度自評報告延遲繳交
多次催繳未果: 2023 年度的自我評估報告,經 Root CA 團隊多次(2023 年 9 月、2024 年 3 月、2025 年 1 月)催繳,中華電信仍未提交。
藉口不充分:以負責人「職位調動卻沒交接」作為延遲近兩年未繳交的理由,顯示內部管理和交接流程有嚴重問題。
狀況外: 在 2025 年 1 月被催繳 2023 年報告後,隔天卻提交了 2024 年的報告,並詢問 2023 年的報告是否能用新格式補交,顯示對合規要求的掌握不足。
Google和Mozilla批評:這些行為顯示中華電信「合規性不足」與「缺乏有效管理」。
三、回應機制失靈
1.強調「非安全性漏洞」:在對外聲明以及對 Google/Mozilla 的報告中,中華電信反覆強調問題「非憑證漏洞或私鑰洩漏」、「沒有對憑證頒發過程有直接影響」,試圖淡化其在合規性、管理流程上的嚴重缺失。
2.對 Google 決定表示「遺憾」: 而非反省其「Authority」(權威性)是為何喪失的。
中華電信怎麼說?數發部怎麼說?
針對 Google 對其簽發憑證的不信任,中華電信指出,將從 8 月 1 日起暫停簽發 TLS 網站憑證, 並強調在 7 月 31 日前 由中華電信簽發的 TLS 網站憑證,在其有效期內(簽發日起365天)不受影響。
中華電信指出,會主動聯繫即將到期的客戶,提供免費更新,並協助輔導或轉介至其他憑證機構。
針對一般民眾瀏覽網站,或使用中華電信簽發/委託營運的憑證(如:政府憑證、工商憑證、自然人憑證等)在政府、金融、證券、數位簽章等應用上,中華電信強調均不受影響,可正常使用。
中華電信指出,將盡最大努力持續精進憑證營運管理,並期於 2026 年 3 月前完成 Google Chrome TLS 網站憑證的預設信任。
至於數發部則表示,針對 Google Chrome 8 月 1 日起將停止信任中華電信新簽發的TLS憑證,數位發展部已提前應對。自今年 3 月起,政府網站已啟動「雙憑證機制」,採用臺灣本土憑證機構簽發的憑證,確保網站持續安全運作。
因此,目前由政府 TLS 憑證中心 (GTLSCA) 簽發的網站憑證,在其 1 年效期內仍可正常使用,民眾瀏覽政府網站不受影響。
(本文出自數位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