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 Success > 職涯發展
feature picture
ChatGPT

曾被員工嫌煩,卻帶領團隊撐過裁員潮!一位經理人橫跨多國的職涯冒險

2025-09-17 撰文 莊彙翌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攤開于沁汝(Nico Yu)的履歷,從微星、台灣 Uber Eats 產品經理做起,再跳到新加坡總部,負責北亞區市場經營;接著歷經美國 Alphabet 旗下自動駕駛公司 Waymo、加密貨幣交易所 Coinbase,現為美國第二大虛擬貨幣交易所營運經理。

職涯軌跡看似跳很大,但事實上,她壓根沒想過要出海工作,只是秉持一個核心概念:成為解決問題的人。

延伸閱讀:從洗零件到副總經理!他的 20 年日本職場生存學:放棄成為日本人後,找到了自己的優勢

在台灣 Uber Eats 工作時,于沁汝最早負責產品與市場開拓,她很快發現,即使行銷活動能吸引用戶,但若缺乏完善客服與後端支援,用戶體驗仍會被大打折扣。比如可能收到很多客訴,卻有 9 成不在解決範圍內,導致用戶流失,不僅前功盡棄,對用戶也懷抱歉意。

這讓她決定主動向主管自薦,爭取參與後端營運,「我在這間公司已經有相關知識跟經驗,而我只是看到問題、想要著手解決那個問題,」當時沒有 MBA 或商管背景的她,靠著長期累積的跨部門合作經驗與信任感,讓公司願意開創全新角色、賦予她新任務:北亞區用戶營運經理,工作地點則是新加坡總部。

「我是目標導向的人,」她說,自己不會放著問題不管,而是想辦法完成任務,因為抱著「解決問題」的心態,于沁汝開啟了海外工作的契機,被推往更大的舞台。

用 MBTI 測驗管理,解決跨文化團隊衝突

在新加坡總部,她帶領的團隊不僅處理單一市場,還承擔整個北亞區的支援與分析任務,必須跨國協作。團隊內有來自台灣、香港、新加坡等國的員工,但問題逐漸浮現,「團隊擴編到 4、5 個國家,文化和資歷都不同。」

雖然有心理學背景,但她發現跨國團隊常因不了解彼此習慣與思維差異,把「自己理所當然的方式」套用到同事身上,產生許多誤解與抱怨。如果要一一釐清,反而會耗費時間,因此她選擇系統性的方式破冰。

身為 MBTI 施測師,她透過測驗,讓成員快速意識到彼此在溝通、決策與合作上的差異,這讓討論不再停留於爭辯對錯,而是理解差異是「性格與文化使然」,從而降低摩擦,並培養團隊的同理心與合作氛圍。她認為,MBTI 測驗能快速釐清界線、建立默契,對跨國遠端團隊特別有效,到了 Waymo、Coinbase 等公司,也都是用這個方式破冰、管理。

延伸閱讀:如何吸引全球化人才?麥肯錫:台灣企業應從4大領域,建立國際級的文化與管理制度

向上管理、量化成果,在裁員潮中保住團隊

後來,遇到 Uber 將東南亞部門賣給 Grab,剛好給了于沁汝一個換工作的契機,跳槽到技術更厲害的 Waymo。這時,于沁汝遇到的問題,已經不只是文化差異,而是美國科技業特有的「系統性裁員」。

她觀察到,許多大公司在疫情與幣圈波動後,把「定期裁掉 20% 人力」視為常態,「我在美國遇到的最大難題不是管理人,而是向上管理。」她提到,自己必須在每一季的會議上,不斷爭取團隊成員的去留,「我要證明我帶的每一個人都是最好的,不需要被裁。」

為了保護團隊,她建立嚴格的追蹤指標,要求成員每周回報進度,確保成果都能被量化、被看見。一開始同事覺得她「很煩」,但當旁邊的團隊被裁員,她的成員卻一個不減時,大家才理解背後用意,「我都覺得我可能明天就沒工作,每一次爭取,都像是上戰場。」

儘管遇到裁員壓力,于沁汝依然能接下難題,解決團隊的困擾。即便到了現在這份工作,她也向公司坦言不想再管團隊,但是她可以傳承過去的管理經驗,協助別人解決管理問題。

回顧這一路的海外工作經驗,于沁汝認為,海外求職不只是履歷投遞和追求更高職位的競爭場域,而是一次次把握機會、主動解決問題的過程。她建議,求職者應該先想清楚自己為什麼要到海外工作,保持開放的心、專注於解決問題,自然會有更開闊的職涯。

120.jpg心態開放、主動解決問題, 自然會有更寬廣的職涯
經理人
繼續閱讀 職涯規畫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