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理人用戶成長中心 支琬清
從就業創造者變破壞者?亞馬遜內部文件流出:擬用機器人取代 60 萬名員工
分享
《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報導,根據電商巨頭亞馬遜(Amazon)流出的內部文件,該公司計畫大規模引進倉儲機器人,預計到 2033 年將減少雇用超過 60 萬名原本需要的人力。
這項計畫目標是透過自動化,來應對未來預期翻倍的商品銷量。文件顯示,到 2027 年,亞馬遜就能在每件包裹省下約 30 美分(約新台幣 9.6 元)的成本。儘管亞馬遜官方稱這份文件「不完整且具誤導性」,但已引發外界對未來就業市場的擔憂。
亞馬遜的自動化藍圖:目標 2033 年取代 60 萬職缺
根據外洩文件,亞馬遜機器人團隊計畫將公司 75% 的營運流程自動化,預計到 2027 年,自動化將取代 16 萬個原本需要在美國增聘的職位,並在 2025~2027 年間,為公司節省高達 126 億美元的人力成本。
從長遠來看,儘管公司預期在 2033 年前商品銷量將成長一倍,但因機器人的普及,屆時將不再需要雇用 60 萬名新員工。
位於路易斯安那州的什里夫波特(Shreveport)倉儲中心,已經成為亞馬遜的自動化示範點。該中心目前約有 2000 名員工,但已部署了約 1000 台機器人,成功將人力需求降低 25%。一旦包裹進入包裝階段,後續的運送流程由機器人接手,幾乎不需要人力介入。
根據《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報導,亞馬遜今年在日本的一家工廠部署了第 100 萬台機器人;2024 年亞馬遜單一工廠的平均員工人數已降至 670 人,創下 16 年來新低。
亞馬遜強調,引進機器人的目的在於「為員工減少高度重複性的任務、改善健康,並拓展職涯發展道路」,讓員工能在更舒適的「黃金工作區」(power zone)作業,避免重複動作和搬運。
亞馬遜稱洩密文件「斷章取義」
面對這份爆料,亞馬遜發言人凱莉・南特爾(Kelly Nantel)出面澄清,強調外洩文件「常常描繪出不完整且具誤導性的計畫樣貌」,並指文件僅反映「單一團隊的觀點」,不代表公司整體的招聘策略。
她以公司近期將為即將到來的聖誕假期招聘 25 萬名員工為例,證明亞馬遜仍是美國過去 10 年來創造最多就業機會的企業。
諾貝爾獎得主警告:美國最大雇主恐將成為「就業破壞者」
相關報導也指出,亞馬遜內部曾考慮將「自動化」或「AI」等敏感詞彙,改以「先進科技」等模糊字眼替代,透過公關策略塑造優良企業的形象,但亞馬遜對此予以否認。
針對大規模職缺自動化一事,2024 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麻省理工學院(MIT)教授戴倫・艾塞默魯(Daron Acemoglu)嚴厲警告,若亞馬遜的自動化目標實現,「美國最大的雇主之一,將從就業創造者轉變為破壞者。」並且這種趨勢一旦成功,將會擴散至其他企業。
事實上,大幅度投入 AI 基礎建設、透過自動化提高生產力的同時,亞馬遜似乎也不得不精簡人力以平衡支出。綜合外電報導,亞馬遜自 28 日起,擬將展開大規模裁員行動,最多可能裁減達 3 萬名員工,占該公司近 10% 的白領職員。這是亞馬遜自 2022 年底以來最大規模的裁員行動,當時該公司裁撤了約 2.7 萬個職位。
資料來源:Entrepreneur、The Verge、The Washington Times;本文初稿由 AI 協助整理,編輯:支琬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