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陳書榕
Disney+ 韓流攻陷拉美、日漫稱霸歐美!2026要靠 3 大策略點燃「亞洲飛輪」
分享
誰能把玄彬、池昌旭、小島秀夫以及 BTS 成員 Jimin、柾國,聚在一起?答案是 Disney+。
在迪士尼(Disney)公布 2025 年 Q4 財報前夕,Disney+ 原創內容發布會搶先在香港登場。華特迪士尼公司亞太區總裁姜熡可(Luke Kang)打頭陣,強調他們將深化與亞太地區的人才合作關係,以及將亞太區原創內容打造為全球品牌的目標。
這是 Disney+ 第五年舉行亞太原創內容發布會,現場聚集來自 14 個地區、400 名媒體。儘管外界對迪士尼今年表現質疑不斷,但前三季表現仍有獲利,第三季營收至 236.5 億美元、Disney+ 訂閱數來到 1.278 億,較第二季新增 180 萬。
全球都在等待這個夢想製造機的第四季財報揭曉。尤其在過去幾年,迪士尼大舉投資串流平台(包含 Disney+、Hulu、ESPN+),根據財報揭露,這三大串流平台總訂閱量為 2.074 億。
在持續衝刺訂閱人數之外,各平台的生態系綜效該如何發揮?或許可以從姜熡可針對亞洲影視策略的談話中,一探究竟。
亞太內容成績告捷!韓流、日本動漫觀看時數攀升
姜熡可指出,迪士尼的內容團隊正與在地最具才華的創作者合作,從網路漫畫、漫畫、小說、遊戲到音樂中汲取靈感,推出大膽新作與多樣化類型的內容產品。
他們加碼投資亞太市場的信心,來自於近年在地原創內容在全球串流市場上取得的成果。
姜熡可首度揭露關鍵數據,他透露,頂尖的日本動畫作品,其全球觀看時數有高達 6 成來自亞太以外地區,顯示歐美觀眾對日本動漫的強烈需求,其中美國與歐洲觀眾迴響最為熱烈。此外,過去一年,法國、巴西與墨西哥的動畫觀眾數量也呈現快速增長。
韓國內容(K-Content)的全球擴張更為顯著。姜熡可指出,韓國內容原本在亞太地區與美國就已廣受喜愛,如今在拉丁美洲也顯著地吸引更多觀眾,「尤其在巴西與墨西哥,觀看率最高。」數據同時顯示,日本真人作品(J-Content)亦成為備受矚目的新興類型,正快速在全球市場積累人氣。
Disney+ 轉動飛輪的 3 大策略:在地原創、策略結盟、生態系綜效
這些亮眼成績,正是迪士尼持續加碼亞太內容的底氣所在。但在串流平台競爭日益激烈的當下,光靠好內容還不夠,迪士尼打算怎麼應戰?
答案是更多的原創內容。
回顧過去,迪士尼在亞太區的原創內容的投資與製作,僅有 5 年時間。姜熡可感性地回憶道:「時間回溯到 2021 年底,因疫情限制,我們首次舉辦亞太區發布會時,是在首爾一間攝影棚的綠幕前,以直播的方式與各位見面。」
當時他們立下「從亞太地區出發,製作原創內容,並放眼全球串流觀眾」的目標。而如今,已打造出超過 155 部亞太原創作品,要打贏這場注意力戰爭,姜熡可表示,他們將非常謹慎、策略導向地選擇投資標的,也就是「值得承載迪士尼品牌的故事」。
其次,則是強強聯手的策略結盟。姜熡可於會中宣布了兩項重大的策略聯盟:
1.攜手 CJ ENM: 上周,迪士尼宣布與韓國娛樂巨頭 CJ ENM 展開創新合作,首次將 TVING 平台的優質韓國內容帶到日本的 Disney+ 上。此舉被視為迪士尼在日本市場強化韓流內容、鞏固訂閱基礎的重要一步。
2.整合 ESPN 體育賽事: ESPN 現已在澳洲和紐西蘭的 Disney+ 上線,為粉絲帶來超過 1 萬小時的體育賽事直播。
姜熡可亦提到,目前在多數國際市場,Disney+ 已統一納入 Hulu 的熱門作品,如《幕府將軍》、《大熊餐廳》等。他強調,這類綜合娛樂內容「能夠提升觀眾黏著度,也是活動熱度與訂閱成長的重要推手。」
展望未來,姜熡可揭示了迪士尼在亞太區的長遠目標:「將亞太區原創內容壯大為全球品牌,善用我們在 IP、人才與平台上的綜合優勢。」
他指出,迪士尼的獨特之處在於其「完整的生態系統」,以及與粉絲間「無可比擬的關係與深度連結」。他將此稱為「迪士尼飛輪效應」(Disney Flywheel Effect)。
姜熡可表示:「我們的角色是支持這些優秀創作者的藝術願景,並藉由我們的創意與行銷資源,以及迪士尼遍及各產業的接觸點,全力協助編劇、導演、製作人與演員成功。」
迪士尼不只將自己定位為平台方,更是創作者的強力後盾。串流大戰烽火未歇,誰能讓觀眾多留一分鐘,誰就會是贏家。
核稿編輯:王宥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