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柏源
從大苑子變「大怨子」!炎上近5天後,董事長親自出面道歉:給經理人的3堂行銷公關課
分享
在強調 ESG 與永續經營的商業環境中,品牌如何「說故事」成為了一把雙面刃。說得好,是品牌資產;說得早於事實,則可能演變成一場誠信風暴。
台灣手搖飲界的鮮果龍頭「大苑子」便上了這一課。從 11 月 17 日高調宣佈「全面使用石虎柳丁」,到被農民打臉「沒採購」,再到 21 日董事長邱瑞堂親赴南投中寮道歉。短短 5 天,這場從供應鏈延燒至品牌信任的危機,不僅是大苑子的單一事件,更是所有急於展現永續績效的台灣企業,必須引以為戒的教材。
大苑子變「大怨子」,到底做錯什麼?炎上脈絡一次看
事件的引爆點在於一張過於完美的宣傳藍圖。11 月 17 日,大苑子在官方社群發布震撼消息,宣布其招牌產品「台灣鮮搾柳丁綠」即日起「全面使用石虎柳丁」,並配以南投中寮長壽天然農場的影片與照片,呼籲消費者支持生態保育。
然而,現實的供應鏈卻是斷裂的。
影片中的主角、長壽天然農場主人張鴻濱隨即反駁,指出今年根本沒有供應任何石虎柳丁給大苑子。
這記回馬槍讓大苑子陷入了「標示不實」與「消費保育理念」的指控中。
儘管大苑子隨後在 11 月 20 日緊急修改文案,將「石虎柳丁」改為「中寮柳丁」、「台灣柳丁」,但傷害已經造成。消費者質疑的不再只是柳丁產地,而是品牌長期建立的「支持小農」形象,是否摻雜了水分?
為什麼會發生這種低級錯誤?根據大苑子董事長邱瑞堂事後的道歉聲明,我們得以窺見企業內部運作的嚴重脫節。
原來,這一切源於一場「延期」的發布會與「預設」的合作。大苑子原定配合地方單位的農業輔導推廣,於 11 月中舉辦發佈會,並早在 10 月 23 日就前往果園拍攝素材。
然而,當發佈會因故延期至 11 月底,大苑子的行銷時程卻未隨之調整,依然按原計畫在 11 月中上線宣傳。
最致命的誤判在於「理所當然」的心態。大苑子過去 7 年與張鴻濱農友有長期合作經驗,因此在尚未簽署正式採購合約、甚至未確認貨源的情況下,便擅自使用了影像並發布產品宣稱。
這種「大品牌的傲慢」或「老客戶的隨便」,讓大苑子忽視了商業合作最基本的契約精神與誠信原則。
輿論為什麼氣:什麼是「石虎柳丁」?為何不能模糊帶過?
此次爭議的核心,在於大苑子低估了「石虎柳丁」這四個字的重量。
在過去的聲明中,大苑子試圖以「長期支持國產柳丁」、「支持中寮就是支持石虎」來模糊焦點。這是一種典型的公關話術,試圖用「廣義的善意」來掩蓋「狹義的失誤」。
然而,「石虎柳丁」不是一個行銷形容詞,它是一套嚴謹的科學與生態承諾。
「友善石虎農作」標章代表的是農民對土地的極致呵護:不使用殺草劑、不放捕獸夾、不使用毒鼠藥,甚至必須犧牲產量來維護石虎的棲地。這與一般的「國產柳丁」或「中寮柳丁」在成本結構與生態價值上有著天壤之別。
當大苑子宣稱「全面使用石虎柳丁」卻未實際採購時,這不僅是對消費者的誤導,更是對那些真正投入高成本進行友善耕作農民的剝削。
如果「沒買」也可以宣稱「有支持」,那麼誰還願意當那個傻傻付出成本的生產者?
這正是為何長壽天然農場反應如此激烈的原因。這不僅是買賣問題,而是對「保育價值」的捍衛。若讓品牌隨意挪用這些標章作為行銷素材,最終將導致標章公信力的崩盤,這才是對台灣永續農業最大的傷害。
董事長親上火線,坦承犯了3個錯!
在輿論沸騰幾日後,大苑子終於做出了正確的危機處理動作。
11 月 21 日上午,董事長邱瑞堂親率幹部前往南投,向農友張鴻濱鞠躬道歉,並獲得了諒解。
從隨後發布的「道歉全文」中,我們可以看到大苑子從原本「模稜兩可」的辯解,轉向「承認疏失」的坦承。聲明中明確點出 3 個關鍵錯誤:
- 影像授權瑕疵:未經同意便使用影片。
- 採購流程疏失:在未簽約、未確認貨況下先行宣傳。
- 溝通時序錯亂:因發佈會延期導致的內部協調失靈。
這份道歉信雖然來得稍晚,但至少止住了血。大苑子承認了「雖有合作意願,但事實上今年並未成交(柳丁已轉銷他處)」的真相。這打破了許多企業在危機時刻愛用的「羅生門」戰術,回歸到事實層面。
然而,道歉之後,信任的修復才正要開始。
ESG 行銷變災難,給經理人、品牌商的3堂課
大苑子作為台灣鮮果手搖飲的指標品牌,長年採購數以萬噸計的國產水果,其對台灣農業的貢獻不容抹煞。從愛文芒果到各類鮮果,大苑子確實建立了一條讓農民獲益的商業模式。
但正因為是大品牌,標準必須更高。
此次「石虎柳丁」翻車事件,給了所有台灣企業三個重要的啟示:
1. ESG 行銷須建立在「事實」而非「意向」上
許多企業在撰寫永續報告或行銷文案時,常將「計畫中」的作為寫成「已達成」的績效。在資訊透明的時代,這種時間差的操作極易被識破,並被貼上「漂綠(Greenwashing)」的標籤。
2. 對供應鏈的尊重是永續的基石
農民不僅僅是供貨商,更是品牌的合作夥伴。將農民的形象資產視為己有,在未確認交易前就逕行使用,反映出企業在採購權力結構中的傲慢。真正的公平貿易(Fair Trade)精神,包含了對生產者話語權與肖像權的絕對尊重。
3. 品牌信任如同瓷器,打破容易修復難
大苑子花了近 20 年建立「新鮮、在地」的招牌,卻可能因為一次便宜行事的行銷操作而蒙塵。在永續議題上,消費者對於「誠實」的要求,遠高於對「完美」的要求。承認做不到,比假裝做到了更好。
大苑子這次「認錯」,是止損的第一步。未來如何建立更嚴謹的採購審核機制,確保每一句行銷口號背後都有扎實的進貨單據支撐,將是其重拾消費者信心的關鍵。
對於台灣產業而言,這是一次昂貴的機會教育:在追求永續光環的路上,精準與誠信,永遠比動聽的故事更重要。
附錄:大苑子道歉全文
首先:
對於未經農友張鴻濱先生同意,使用在該果園拍攝的「石虎柳丁」的影片,表示最大歉意。
11 月 21 日早上由大苑子董事長邱瑞堂率領幹部同仁,前往南投中寮向張鴻濱先生等人,親自道歉,也獲得張鴻濱先生的諒解。
事件緣起:
今年九月中,大苑子受邀參與地方相關單位之農業輔導與推廣,預定於 11 月中進行發佈會。
同時,為推廣在地農產品特色,大苑子邱瑞堂先生特別邀請友好品牌共同參與推廣,向消費者溝通石虎棲息地保育的重要性。
因此,大苑子邱瑞堂先生於 10 月 23 日到南投中寮果園拍攝,宣傳中寮石虎棲息地的柳丁,準備在發佈會中公開播放,並將與張鴻濱先生的合作作為重點!
之後,大苑子於 11 月 16 日接獲執行單位通知原定的發佈會,暫訂延至 11 月 25 日之後…
但是大苑子的柳丁計劃在 11 月中旬開始轉換至南投中寮產區。
基於決定合作基礎下,且確定參與發佈會,所以先行將影片公開。
卻疏忽了事先應該向張鴻濱先生說明,這是我們有欠考量的疏失,慎重抱歉!
事件發生後,大苑子採購主管連續多日向張鴻濱先生溝通並表示歉意,且表達按原來的採購計劃進行,張鴻濱先生曾表示:所有柳丁皆已轉銷出去了…
自 2018 年與張鴻濱先生合作迄今已長達7年,大苑子邱瑞堂先生仍在爭取與張鴻濱先生的合作,即便今年無法合作,明年也將繼續合作。
大苑子從本次事件中深切檢討,未來更謹慎處理與農友、社區及相關團體的合作與影像使用事宜,更加尊重生態保育的專業及農友權益,避免類似情形再次發生。
大苑子承諾將持續以實際行動支持台灣農業與在地農民。
資料來源:大苑子;本文初稿由 AI 協助整理,編輯:林柏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