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 Management > 人力資源
feature picture
ChatGPT

出差沒打卡,還有什麼意思!Z 世代為何不惜砸錢升等機位、房型,硬把商旅變網美行程?

2025-11-26 經理人用戶成長中心 支琬清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過去提到「商務差旅」,人們腦海中浮現的畫面往往是疲憊的上班族提著公事包,孤單地在機場候機,或是獨自在飯店酒吧喝悶酒,往返於毫無風景可言的會議中心。然而,隨著 Z 世代與千禧世代(Millennials)逐漸成為職場主力,這種苦情戲碼正在被改寫。

對於年輕世代而言,出差不再是一件苦差事,而是一張通往「奢華體驗」的入場券,甚至是免費的度假機會。

根據 Hotels.com 的最新《商務旅行報告》顯示,高達 85% 的 Z 世代和 88% 的千禧世代將商務旅行視為「升級生活方式」的絕佳良機。這群年輕工作者不滿足於公司提供的基本待遇,他們願意自掏腰包或善用信用卡點數,將原本平淡無奇的出差行程,改造成令人羨慕的 Instagram 精選動態。這種現象被稱為「混合旅遊」,意即將商務與休閒結合,已成為年輕世代最推崇的職涯加值妙招之一。

延伸閱讀:抱病上班,沒人會給你「乖寶寶貼紙」!Z 世代直呼:這不是敬業,是自私

旅途發文量暴增 5 倍,Z 世代把出差當成「帶薪網美行程」

對於 Z 世代來說,如果出差沒有在社群媒體上「打卡」,那這趟旅程彷彿就沒發生過。與習慣低調的資深前輩不同,年輕世代在商務旅行期間,每天發文頻率是年長同事的 3 到 5 倍。

數據顯示,約有 75% 的 Z 世代承認,他們會為了拍出更好的照片或影片內容,而特地花錢去高級餐廳用餐或尋求更昂貴的娛樂體驗。這不僅是為了紀錄生活,更是經營個人品牌的一部分,展現自己過著主角般的生活。

來自加拿大的內容創作者莎拉・勒穆恩(Sarah LeMoine)就是典型的例子。當她在邁阿密(Miami)參加會議時,恰逢她的 24 歲生日,她便安排朋友隨行,將工作行程轉變為迷你假期;而在另一次前往洛杉磯的出差中,她利用周末探索城市並為她的 TikTok 粉絲產出內容。她在影片中直言:「妳不需要男人帶妳去免費度假,妳只需要一份有差旅福利的工作。」

寧願多花一點,讓出差更享受!6 成年輕人願意自費升等機位

為了追求更舒適的體驗,年輕世代展現了驚人的消費意願。調查指出,Z 世代自費升級機位的可能性是嬰兒潮世代的兩倍以上,其中 62% 的人會選擇支付額外費用換取更好的座位,而年長者僅有 25% 願意這麼做。

在住宿方面,近 75% 的 Z 世代曾自掏腰包升級到更好的飯店,而老一輩員工中僅有一半的人會有此舉動。對於像勒穆恩這樣的精算小資族來說,只要價格合理,他們會毫不猶豫地刷卡升級。

除了直接付費,聰明的年輕職員更懂得利用公司的「企業特約優惠」來延長享受時光。舉例來說,有員工利用公司折扣,在開會後邀請朋友續住,成功以 389 美元入住原價 800 美元的豪華房型;也有人把握入住高級酒店的機會,帶著伴侶一同度假。年輕世代正透過各類福利與積分技巧,提高商務旅行的價值。

延伸閱讀:年輕人高喊「午睡權」睡著了!Z 世代求職新準則:沒休息室就不來

專家示警:過度炫耀恐傷荷包與職場形象

然而,這種看似雙贏的旅遊方式也暗藏風險。職場專家格蕾絲・麥卡里克(Grace McCarrick)警告,許多年輕人對職場的理解建立在網路流傳的理論而非實際經驗上,誤以為商務艙是常態,實際上可能正深陷「先買後付」的債務泥沼。

此外,高調炫富也會讓「報公帳」環節變得敏感尷尬。如果老闆和資深同事都搭經濟艙,最年輕的員工卻自費升級並瘋狂打卡,不僅在申請費用核銷時容易引發團隊緊張,更可能被貼上「特權」的標籤,影響職涯評價。

這場商務旅遊的變革,對企業主來說也是一場賭注。雖然員工的行為可能帶來管理挑戰,但專家也提醒,對於這群「為了生活而工作」的年輕世代而言,若公司過度干涉差旅自由或缺乏彈性,恐將面臨人才流失的風險。畢竟,若工作必須把人送往遠方,允許適度的享樂,或許是以最低成本留住人才的方式。

資料來源:Business InsiderWellbeing WhisperESSENCE;本文初稿由 AI 協助整理,編輯:支琬清

繼續閱讀 人力資源管理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