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 Success > 時間管理
feature picture

浪費你的時間,還讓你變得不快樂!趁早遠離這 5 種人吧

2016-04-11 作者 吳淡如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對很多人而言,「人」的問題是最難處理的。如果這個人是你的至親,你辛苦了很多年,一直期待他改變,倒也不必了,改變他不如改變自己。

到底是什麼人,占據了你的時間又讓你不快樂?

我有一位心理諮詢師友人,曾經告訴我一句話:「就算親如至親,個性和想法也可能天南地北。如果真的不能相處,也不用太費力,放過你自己吧!」

不必一直想「他為什麼要這樣對我?」或「他為什麼跟別人的父母(或小孩)不一樣?」「世界上怎麼會有這種人?」如果他真的讓你心靈受創很深,遠離他,也是好的。

這與時間管理也息息相關。我們必須盡力在可以盡力的地方,操之在己的命運可以逆轉,不操之在己的,存在他人內心深處的陰暗,並非凡人可以照亮。

如果讓你不快樂的,是你的伴侶,在步入婚姻之前,你最好懸崖勒馬想一想。步入婚姻後,你更要想一想:你是否只是在浪費原來可以過得很美好的人生。不快樂的問題在他?還是在你?

如果你覺得他對你很壞,而你不能離開是因為他不能沒有你,那麼這又是一個高估自己的問題。記住,沒有誰能成為誰的救世主。

向這些「時間殺手」說不

有些人,你把他當朋友,他未必也這樣想。我愛我的朋友,但在接受朋友時,也有「亮紅燈」的時候,這 5 種浪費你時間的人,一定要避開:

1. 愛八卦的朋友

當來到一個陌生的場合,一坐下來,馬上有人說:「我告訴你們一個八卦喔……」遇到這樣的人,我的紅燈會立刻亮起,態度有禮的想辦法離席。

人是物以類聚的,如果你熱愛八卦,談論八卦讓你如魚得水,就不要嫌八卦的友人浪費你的時間。八卦鐵定是關心與自己無關的事,如果你本身相當熱愛,根據吸引力法則,你就會引來有同樣習慣的人。

有些事聊聊可以,當傳播站最好不要。我們在傳遞別人的謠言時,別人也在製造你的,結果,大家都在為莫須有的冤枉生氣。

2. 大部分時間都在抱怨的人

有一種人,一見到你,開口閉口都在抱怨。

你聽他講了一個小時,才發現他只是要宣洩、只希望你點頭說他全都對,並不需要你的建議與安慰;而每一次抱怨的內容都一樣,都有人對不起他,都有東西出問題,他就是不認為自己可以改變現狀。

我曾經遇過一位貴婦,一碰到我,就把我當垃圾筒。她應該是無意的,因為她對每個朋友都一樣。

有一次某同臺男主持人遇到我,問我說:「那個艾莉莎(化名)是你的朋友嗎?她是不是有點情緒化?我跟她不熟,但剛剛我和她一同搭電梯,電梯裡只有我們兩個人,只不過是到十二樓,她講起醫生說她的乾眼症是老化現象,竟然大哭起來。」

這位男主持人是一個溫文儒雅的中年男士,他說,他很怕這一位,因為他很不會安慰女人呀。我私底下也真的很害怕跟她講話。因為工作,我必須看到她,而她只要有一分鐘的空檔,就眉飛色舞的說盡她名人朋友的八卦。

乾眼症?我聽了嘆一口氣。這不是她上上星期才在我面前哭過的事情嗎?在此之前我已聽她為小事哭過數十次,包括孩子不聽話、妹夫生了病、有人猜錯她的年紀、減肥不成功、頭上的白髮愈來愈多等等,什麼都可以激動痛哭,我真的很傻眼。

記得那一次她因為孩子頂嘴,傾訴了很久,眼眶泛紅時,我也正為祖母被送進加護病房,發了病危通知而擔心不已。我真的很想對她說:「你停停吧,這世界上的災難,並不只發生在你身上。」

3. 老是不準時的人

和他一起工作,他總是那個大 trouble,有很多不準時的前科,誰能信任他呢?這樣的人,必然不只有工作無力的問題,就像一艘到處漏水的船一樣,全身上下都是問題。

4. 不解決問題,只是創造困難的人

如果你參與過團隊合作,定會對這樣的人很傷腦筋;他總不會從「怎樣解決問題」下手,讓團隊往前進,只像一隻總是在製造悲觀寓言的烏鴉,不斷的問:「萬一怎麼,那又怎樣?」「萬一不對,你要負責嗎?」

他在乎的不是這件事成不成功,而是自己有沒有錯;對於任何創新的做法,他都抱著唱衰的態度。這樣的悲觀者,提供的是阻力而不是助力,只能祝你幸運了,還是早日脫離他比較好。

5. 自己很茫然,卻又想要左右你方向的人

我每個月都會請一位塔羅專家來上廣播節目。有時候人遇到兩條路,這也好那也好時,都希望冥冥之中有天意來指點迷津,所以這個節目頗受歡迎。

對我而言,這是一個娛樂單元。正面功用在於遇到困擾時,至少有人可以稍微聊一聊。想找到真正的路徑和出口,還是要靠自己。

我常常在節目上接到這樣的問題:「我是替我兒子問的,我兒子想要唸設計,但是我弟弟說唸電子比較好,我老公認為他最好去考公務員;請問我兒子到底要怎麼辦?」

我總會回答:「請先問一下你的兒子,說不定你不需要替他煩惱,他早就找到他的興趣、他的未來,知道要往哪裡走。如果只是你自己很茫然,就不用操太多心了。」

不要拿自己的茫然來左右別人的人生。然而,許多自認為是「長輩」的大人卻理所當然這樣做—主宰不了自己命運,卻想主宰下一代的。

我們不該讓自己的煩惱成為下一代的絆腳石。

延伸閱讀 / 會讓你沒朋友的 6 種行為,自己一定要有警覺

圖片來源 / an untrained eye via Flickr , CC Licensed
(本文出自「天下文化」)

超從容時間管理術

成功 Success > 職涯發展
feature picture
攝影 / 賀大新

消滅「手動」的煩人庶務!掌握 Vibe Coding 三原則:一天做完8件事,保留更多時間給自己

2025-08-18 林柏源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8 年前,中文系出身的 Webbrain AI 共同創辦人 Sofia 決定嘗試學 Python。當時,她滿懷期待地報名了線上課程,卻在最基本的環境設定就被卡住。只為了跑出一行「Hello World」(程式設計的第一個小測試,代表環境設定成功),她耗掉兩周時間,卻什麼都看不懂。

終於,她選擇放棄。這段經驗,成了她心裡的陰影 ——「學程式」,似乎是文科生跨不過的鴻溝。

好消息是,近年生成式 AI 的出現,徹底改變了她的想法。也為許多文科人才,開啟 Coding 的新可能。

文科人才正在起飛!掌握3原則,用 Vibe Coding 解決煩人庶務、開啟全新機會

Sofia 回憶,第一次透過自然語言指令,讓 AI 生成並運行一段程式碼時,她驚訝地發現:原來語言本身,就是最強大的程式能力。 而這,便是 Vibe Coding 的核心:只要能清楚描述需求,就能讓 AI 自動產出可部署的程式模組。

Sofia 的第一個 Vibe Coding 專案,就是解決工具切換後的難題。公司決定「全面匯入 AI」後,原本依賴 Asana 的行銷工作流被撤換,她必須在 Google Workspace 裡重新建立流程。過去,四面八方的訊息透過 Asana 自動化分類;但現在,這個系統不見了。

總不能每天人工去翻吧?於是,她透過 Google Apps Script,把 Email、網站表單、社群訊息通通接到 Google Chat 的同一個 Space;接著,再用 OpenAI 的 API 自動產生摘要,判斷訊息是否有用,甚至幫忙過濾掉 spam。

結果,團隊能更快聚焦在真正需要回覆的訊息上。當訊息一口氣變得清爽、只剩下真正需要處理的內容時,大家都鬆了一口氣。這就是 Vibe Coding 的 first win —— 一個小小的腳本,馬上把混亂變有序,省下無數零碎時間,也讓團隊第一次真切感受到 AI 的威力。

這段經驗讓她體會到,寫程式的重點不在語法,而是 Prompt 是否說得清楚:要處理什麼情境、要完成什麼任務、最後要輸出到哪裡。 這三個原則,看似簡單,卻是文科生最能駕馭的地方。因為核心並不是「會不會寫程式」,而是「能不能清楚表達需求」。

關鍵原則 Prompt 說明 Sofia 的案例
明確情境 先描述清楚工作場景 客服訊息分散,需要集中管理
清楚任務 指定 AI 要完成的具體工作 自動分類、產生摘要、先擋掉垃圾訊息
具體輸出 說明要在哪裡、以什麼形式落地 生成能在 Google Apps Script 部署的程式碼

「你不需要完全看懂所有程式碼,只要理解哪個 function 代表哪段邏輯,剩下的 debug 都交給 AI 來解決。」

不事事求人、用說的就能寫程式!一套「工具箱思維」讓專業被看見

原來,Vibe Coding 的主要進入門檻,是透過自然語言把「需求」講清楚。想清楚這一點,或許會讓許多文科生豁然開朗:寫程式不再是懂 Code 人的專利,而是人人能擁抱的新機會。

Sofia 比喻,AI 像是永不翻白眼的同事,不管問題多「笨」,都能耐心回答。過去學 Python 時,複雜的設定和艱澀的邏輯讓她挫敗,即便找到同事請益,也會擔心打擾對方。

如今,AI 能直接協助 debug、解錯誤訊息,讓學習過程變得安全而有信心;這種分工方式,也讓她更快跟上公司的全 AI 浪潮。「AI 幫我解決了寫 Coding 會遇到的基礎、初階問題,真正無法解決時再請人協助。」

有了幾次成功經驗了後,她進一步建立了一套自己的「Vibe Coding 工具箱」。在她眼裡,每一個 AI 模型、每一個小工具,就像是工具箱裡的不同零件 —— 有的擅長生成文字,有的擅長寫程式,有的更適合做跨平台整合。關鍵不是死守一個工具,而是懂得比較、測試,找到最適合自己工作的組合。

這樣的「工具箱思維」,也成為她在 《職場必備 Vibe Coding 實作課》 微型線上課的設計核心。在微型線上課裡,Sofia 會帶著你親手打造屬於自己的工具箱:

  • 學會怎麼描述需求,挑對 AI 模型來產出成果
  • 學會用 Google Apps Script、各種小模組,把工作瑣事自動化
  • 實作成果可應用在職場中,包括團購表單、名片掃描小幫手、互動提案網站、導購產品頁面
  • 獲得示範成品,直接套用整理過後的程式碼,小幅修改就能上線

Vibe Coding 不只是 Prompt 技巧,而是一個讓你能靈活組裝的工具箱。當這個工具箱在你手裡,你就能在職場裡隨時拿出最合適的解法,讓你的專業被看見。

省下更多時間給更重要的事!效率鬼速提升,5 分鐘就看見成果、展現專業

Sofia 說,自從兩年前開始用生成式 AI 幫忙處理日常工作後,時間大幅縮短。過去需要一周完成的 8 件事,如今一天就能完成;這讓她能把更多心力投入到行銷策略規劃上,而不是被重複性的貼文、報表埋沒。

效率好壞,往往是團隊能否成功推進多個專案的關鍵。台灣不少公司人力有限,卻要同時承擔策略與執行。能善用 AI,才有餘裕專注在最有價值的部分。

或許你也曾經覺得,Coding 離自己很遠;或許你也像 Sofia 一樣,曾經被複雜的語法和環境設定嚇退。但現在,新的機運之門已經打開了。

在這個 AI 時代,別再把自己鎖在 PPT 和文件裡。勇敢試試 Vibe Coding,讓你的文字與想法,成為世界看見你的舞台。

《職場必備 Vibe Coding 實作課》

資料來源: 《職場必備 Vibe Coding 實作課》 微型線上課、數位關鍵字 EP 192. 文組人也能上手的 Vibe Coding!AI 如何協助行銷人員解決重複性工作

繼續閱讀 AI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