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 Management > 人力資源
feature picture
ShutterStock

減薪、縮編,只會失人心!想降人事成本,更該考慮的2個節流法

2019-03-18 整理‧撰文 楊修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如果企業想增加利潤、降低虧損,第一步就會想到「節省成本」,而人事費用通常是開銷中最大一塊,難免成為首要削減的目標。不過,隨意減薪反而會打擊員工士氣,導致業績下滑,不可不慎!

《主管該有的錢意識》作者、被喻為日本中小企業經營之神的小山昇指出, 壓低人事費用的方法,絕對不是馬上「裁員」,而是要「減少無謂的工作」,從頭檢視工作流程,找出可以提升效率的做法,讓員工免於加班,也能達到公司的財務目的,可以說是雙贏。

1. 調整工作流程,不讓人力閒置

舉例來說,某印刷公司的製造流程是早上由正職和兼職人力做完色彩調配,其他的印刷工作則是在下午四點、兼職人員下班後開始。也就是說,早上人手充足時,相對工作量較輕,印刷的大部分工作集中在接近正職下班才啟動,導致加班成為常態,每天都要支付加班費,人事費因而被推高。

重新審視流程後,發現製造部門的調配工作不一定要集中在早上,根據訂單需求不同,有些可以留到午休結束後處理, 把早上人力較充足的時間,用在產出更多印刷成品,最終工作結束的時間就有機會定在下午四點以前。這麼一來,所有人能準時下班,節省一大筆加班費開銷。

2. 捨棄無意義的「移動」,聚焦經營

此外,「移動」也是無謂工作的一環。在移動中,我們幾乎難以提供生產力,所以工作所需的移動要愈短愈好。小山昇提醒,中小企業在思考擴張服務範圍時,務必要謹慎,只要將目標放在有機會攻下市占第一名的地區就好。服務範圍愈小,愈能縮短移動時間。

例如他曾輔導一家位於奈良的低溫配送公司,為了滿足顧客的要求,不得不挪用一輛公司車,專門用來運送貨物到較遠的和歌山。而奈良縣內配送不足的缺額,則找其他業者外包。

他指出,外包業者只會做已經承諾的工作,不如自家員工能隨著供給量隨機應變,像是遇到客戶臨時的提問,也只能回頭詢問公司。但社長居然要員工去跑量較少的和歌山路線,增加無意義的長距離移動,而將運送量較大、更需要彈性應對的縣內業務交給外包業者。「這簡直本末倒置。」小山昇坦言,反過來做才比較正確。

經過調整,該社長將員工和外包業者的大半工作對調,一年就增加了 2500 萬元的利潤。重新檢視工作的方法,便能把固定支出的人事費運用的更恰當,不需要裁員,也可以降低人事支出。

(本文取材自《主管該有的錢意識》,大是文化出版)

繼續閱讀 人力資源管理
相關文章

主管該有的錢意識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