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給 30 歲的真心勸告:別用開什麼車,評價一個人的成功


有時我會看到一些所謂「成功學」的文章,裡面講了很多似是而非的道理。某次我看完知名週刊上的一篇文章,談到成功人士都開什麼車子時,突然讓我有了不同的體悟,那就是:成功人士是不吃「便當」的。 (提醒您:請記得看完文章再下結論) 說在前面的是:我跟「便當」沒有什麼心結,相反的,我覺得「便當」確實非常方便,價格便宜,能夠節省時間與精力,可以說是全民用餐皆「便當」;但是,吃了「便當」,在方「便」之外,你珍貴的機會可能因此被「當」掉了。
在 25 歲時,我也跟大多數的人一樣,總是吃便當過日子。那時我工作很努力而認真,但財務總是捉襟見肘,沒有得到多大的改善。
後來有一天我跟一位成功人士吃飯,餐桌上我注意到他雖然話不多,卻不急不徐,一口一口用心地把飯吃下去,我突然想通了一些事。
不曉得你有沒有發現,我們所認識的成功人士,很少在用餐時吃「便當」解決的!相反的, 他們會珍惜每一次用餐的機會,跟不同的工作夥伴建立更深厚的關係。
你看過唐納.川普吃便當嗎?你看過巴菲特吃便當嗎?
我承認,不吃便當花的費用更多,但是相對於未來所產生的價值,這一點費用就不足為道了。
成功人士跟一般人最大的差別就是:成功人士永遠會放眼於未來,而一般人永遠只看現在。成功人士永遠會投資現在的金錢在未來,而一般人節省現在的花費,卻輸掉更長遠的未來。
下一次當你要吃「便當」時,想一想,你是離成功人士更近一點?還是離一般人更近一點?當你在開車時,你開的是成功人士的車子,還是一般人的車子?
最重要的是……(接下來真的很重要!你要注意看!)
成功人士一眼就辨識得出,上面的文章以及許多類以風格的文章,完全就是一篇廢文! 只能用來唬唬涉世未深的人。一些似是而非的理論,再倒果為因一下,就可以吸引到一些讀者。
如果再擺上一些名人的圖像,引用一些名人的話⋯⋯你也許就更信了!我不想寫得太像激勵文,因為怕有人真的相信了!之所以會有上面這篇廢文,其實是因為看了週刊上的那篇談成功人士都開什麼車的文章,心裡面有些想法,所以依照格式,寫了這篇類似文章。文章看起來有道理,內容卻都是錯的。
關於成功的「思考」
網路上經常會出現「激勵文」或「雞湯文」,如何分辨真假?我有一些簡單的判斷,整理如下:
你成不成功,跟開什麼車,或用不用長皮夾沒有關係!沒有關係!真的,沒有關係!
30 歲時的我,也曾經奉行類似的觀念,為了讓自己看起來像「成功人士」,貸款買了 BMW 525 ise,結果除了讓自己爽一下之外,業績並沒有變得更好,還增加了許多養車負擔,手邊完全沒有現金。如果時光可以倒流,我一定建議年輕的我買台便宜的小車,把錢存下來先還掉房貸,然後投資在自我學習和成長上。
我身邊幾位很傑出的好朋友,雖然都買得起進口名車,卻很少人這麼做。而且這些朋友沒有人會用「車」來評估「人」是否成功,也不會用「車」來呈現自己是否成功!
我不是成功學大師,但以我的淺見,多看書、多學習、有勇氣嘗試、找到自己擅長的天賦、正向思考……都會幫助你朝向成功前進。
社會是現實的,你應該要持續努力。所謂「錢不是萬能,沒有錢卻萬萬不能」,這我同意,但是成不成功,跟你開不開進口車「沒有關係」。
如果有人根據開什麼車來判斷一個人,只能說是他的問題,跟你沒有關係!只要持續努力、不斷學習、不斷讓自己變更好,就能幫助自己突破表象的束縛,追求更好的內在。
(本文出自《工作與生活的技術》,商周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