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功創新的團隊,長什麼樣?領導者該提供的 3 個協助,凝聚成員向心力


要創立事業不必先有團隊,但是當事業隨著時間經過變得更加複雜,你很可能會需要增加人手。做好心理準備,你的團隊結構將隨著時間經過逐漸成長、進化,最後達到產品與市場適配的狀態,建立起正確的路徑,然後得以擴大規模。
團隊的行為可以歸納為 6 種類型,這是引領團隊成功的重要指標。
成功團隊的特徵|成員應該如何行動?
1. 活用數據
你不一定要完全依照數據去行動,但是一定要活用它。團隊沒有大把時間心力消化待辦事項清單(product backlog)上的每一個項目。經由數據產生的洞見將形塑待辦事項清單和策略。
2. 遵循實驗
這種團隊願意犯錯、願意做實驗,而不是只專注在產品功能,而且也會針對最有風險的假設做實驗,並且從中學習。累積一定數量的疑問後,請搭配適合的實驗方法解決問題。
3. 顧客為尊
現今要創造新事業,團隊必須清楚工作背後的緣由,這可以從持續與顧客交流做起。而且,我們不應該局限在注重新的顧客體驗,而是要將產品的裡裡外外都了解透徹。
4. 創業精神
迅速行動、盡快驗證。團隊必須迫切、積極的尋求商業上可存續的結果,並且迅速、有創意的解決問題。
5. 疊代方法
這種團隊會利用反覆循環的行動達成想要的目標。這種疊代方法會假設你可能不清楚解決方案,所以你會使用不同的戰略不斷疊代來取得成果。
6. 質疑預設
團隊必須願意常常挑戰現狀與事業。他們一反常理,不願意總是打安全牌,反而會毫不畏懼檢測可能帶來大幅成功的破壞性商業模式。
組織環境|如何設計讓團隊敢於創新的氛圍?
團隊需要有充滿支持的環境才能探索新的商業機會。一旦要求他們不許犯錯,團隊將無所適從。失敗一定會發生,但是失敗不是目標,目標是要比競爭者學習得更快,並且把教訓放到行動當中。領導者必須刻意打造環境,讓上述流程順利進行,否則,即使有理想的團隊結構、正確的行為,團隊最終也會動彈不得而放棄目標。
領導者應該要讓團隊能夠......
1. 專心致志
團隊需要能夠專心工作的環境。同時執行許多專案會在無形之中扼殺所有進展;比起無法專心工作的大型團隊,能夠致力於某件工作的小型團隊可以取得更多成果。
2. 獲得資金
在沒有預算或資金的情況下,團隊根本無法運作。做實驗需要錢,所以請根據團隊在利害關係人審查會議上的分享報告,仿照創投公司的做法,分批挹注資金給團隊。
3. 獨立自主
對於工作,團隊必須有「作主」的空間。不要事事干預團隊,導致進度減緩;而應該給予空間,讓團隊主導該如何朝著目標前進。
公司必須提供⋯⋯
1. 支持
領導
團隊需要有正確領導型態支持的環境。引導式的領導風格最理想,因為你還不知道解決方法。請以發問的方式領導,而不是一味給答案;並且銘記,瓶頸永遠都在領導階層。
教練
團隊需要教練的指導,尤其是第一次合作的時候。無論是外部或內部的教練,都可以在團隊碰壁、找不到下一個可以執行的實驗時,協助他們、指引方向。如果團隊只做過訪談和調查,具備廣博的實驗方法與經驗的教練會對團隊很有幫助。
2. 連結
顧客
團隊必須有辦法接觸到顧客。多年以來,我們都習慣把團隊和顧客隔開,但是,為了解決顧客的問題,這種方式已經行不通。如果團隊一直受到阻礙,無法接觸到顧客,他們最終只能靠著瞎猜來做產品。
資源
團隊必須有辦法接觸到資源才能成功。限制資源有好處,但是不給資源就無法產出結果。團隊必須有足夠的資源才能取得進展、產出證據。根據新商業構想的不同,資源可能是實體資源或是數位資源。
3. 方向
策略
團隊需要方向與策略,否則很難根據資訊轉換方向、堅持下去,甚至可能扼殺新的商業構想。如果沒有清楚、貫徹的策略,你會忙得團團轉卻無法取得任何進展。
指導
團隊需要一些約束才能專注在實驗上。無論是在關聯性市場(adjacent market)或是要開拓全新的市場,想要啟動創造收益的新團隊,就需要指引他們應該在哪裡下功夫。
關鍵績效指標
團隊需要關鍵績效指標(KPIs),才能了解他們是否朝著目標前進。一路上如果沒有指標,就很難判斷要不要投資新事業。
凝聚團隊|如何確保團隊成員團結一心?
團隊組成時,經常會缺乏共同目標、背景與語言。如果沒有在團隊剛成形與開始運作時解決問題,日後可能會導致大災難。史提凡諾.馬斯楚齊亞科莫(Stefano Mastrogiacomo)創造的「團隊凝聚圖」(Team Alignment Map)是一項視覺工具,可以讓參與者為行動做好準備,例如舉辦更多有生產力的會議,架構對話的內容。它也能幫助團隊在啟動會議中更有生產力、更投入,增加商業上的成功機會。
每一個重要項目都是你必須與團隊討論的關鍵資訊。愈早知道團員的認知差距,可以預防團隊在無形中變得分崩離析。
- 任務:定義任務。
- 時間:設定大家都同意的時間限制。
- 共同目標:訂定團隊的共同目標。(我們要一起完成哪些事?)
- 共同協議:為團隊成員協調工作量。(誰要做什麼?)
- 共通資源:記錄需要哪些資源才能成功。(我們需要哪些資源?)
- 共通風險:寫下可能面臨的最大風險。(哪些因素會阻擋我們取得成功?)
- 討論如何透過訂定新目標與協議,來處理最大的風險。
- 討論如何處理資源的限制。
- 訂定期限、取得團隊共識,並且落實。
(本文出自《商業構想變現》,天下文化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