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薪水低、身材走樣又沒什麼,我為何會因此不開心?關於社會壓力的真相


我不認為生命原本有那麼艱難,是我們把它變得艱難。我會努力擺脫一些事物,其中之一就是那些所謂「應該」做的事。
沒有「應該」做的事情
每當這兩個字潛入你的腦海中,就是罪惡感或社會制約在作祟。 因為「應該」而去做一件事,基本上表示你其實原本不想做,勉強自己去做只會讓你痛苦。 所以,我會盡可能把那些「應該」做的事從我的生活中移除。
跟自己競爭就好
在社會壓力下,我們「健身以保持好身材」,這是一種多人競爭遊戲,因為其他人看得到我們做得好不好,或者是要我們「賺大錢去買棟大房子」,這同樣是外在世界的多人競爭遊戲。然而,訓練自己保持快樂,卻完全是內在的事,沒有外在的進步標準來衡量,也不需要外在的確認。這是一種單人遊戲,你是在跟自己競爭。
我們是群居動物,往外發展是與生俱來的設定和傾向。我們很容易陷入多人遊戲的競爭裡不可自拔,卻不知道怎麼玩單人遊戲,更別提在單人遊戲中取勝了。
事實上,人生就是一場單人遊戲。出生是獨自一人,死去也一樣。你對這個世界的所有詮釋、所有記憶都是你一人的。在你出生之前,世界就在運轉;當你離開人世,世界依然運轉。人的一生,從頭到尾都是單人遊戲。
巴菲特有個很好的例子,他問:你想當世界上最棒、但名聲最差的情人,還是世界上最差、但名聲最好的情人?一個對應的是內在計分卡,另一個是外在計分卡。
人生有兩種履歷,一份是你一生的簡歷,另一份則是別人對你的感念,真正的計分卡都是內在的。
放下嫉妒心,成為他人沒有比較容易
對我來說,嫉妒是很難克服的一種情緒。年輕的時候我常嫉妒別人。後來,我學會擺脫這種情緒,但偶爾還是會冒出來。嫉妒是一種非常有害的情緒,因為到頭來你並不會因為嫉妒而變得更好。你只會變得不快樂,而你嫉妒的人卻還是一樣成功。
有天,我想通了一件事。我雖然嫉妒有些人,卻無法只挑選擁有我嫉妒的那一小部分,我不能說我想要某人的身體、某人的錢、某人的個性。當你真的想要成為那個人,就要全盤接收他的一切、他的渴望、他的家庭、他的喜怒哀樂、他對人生的看法,還有他的自我形象。每個人都有他的難處,如果你不願意完全百分之百跟那個人交換,那就沒必要嫉妒他。
每個人都有他的難處,不管外表看起來多麼風光。當我想通了這一點,嫉妒的情緒自然就消失了。我不想成為任何人,我只想做自己,擁有自己專屬的幸福,這樣的我,才是最快樂的。
(本文出自《快樂實現自主富有》,天下雜誌出版)
